印媒:亚洲最强战机即将问世,比中国歼20技术还要先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14:07 2

摘要:印度和中国,作为两个亚洲地区的大国,虽然近年来一直不太对付,但实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除了从历史上看,两个国家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外,在备受屈辱的近代,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就目前而言,中国和印度,同样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而且近年来的发展势头都颇为引得世界瞩目

印度和中国,作为两个亚洲地区的大国,虽然近年来一直不太对付,但实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除了从历史上看,两个国家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外,在备受屈辱的近代,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就目前而言,中国和印度,同样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而且近年来的发展势头都颇为引得世界瞩目。

当然,虽然近年来印度在人口上超过了中国,但中国的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能力还是远超印度的。所以,印度也一直把中国作为自己追赶甚至是超过的目标。这种目标感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除了经济、产业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军事方面。

正如三国时期,刘备把曹操作为自己的方面典型一样说到,自己虽然不知道怎么干,但是只要和曹操反着来,总是对的。而印度同样如是,很多东西都在对标中国,其中就包括中国目前的主力战机歼20,宣称将制造出超过歼20的战机,并且还将成为亚洲最强。

印度制造的希望

而印度所说的将会超过歼20,并且成为亚洲最强战机的,就是印度的“advanced medium combat aircraft”,也就是先进中型战斗机,简称为AMCA。也就是在2024年,印度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公布了关于AMCA战机的详细设计方案,并且在方案中提出,该款战机将在2030年首飞,在2035年服役。

在印度官方正式公布了AMCA的设计方案之后,印度国内的媒体,诸如《今日印度》《印度斯坦时报》等,纷纷对AMCA战机进行了分析和报道,其中不乏使用了“亚洲最强战机”、“超越中国歼-20”等标题和词汇。不仅充分展现了印度国内对AMCA战机的信心和希望,更引起了国际军事界的广泛关注。

实际上,这并不是印度第一次提出要进行AMCA战机的研制项目。早在2008年的时候,AMCA项目的初步设想就已经提出来了,AMCA项目的初步设想于2008年10月提出,当时的印度空军要求印度航空发展局列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报告,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探讨发展研制一种具备隐身特征的中型战斗机。

此后直到2010年年中的时候,印度空军发布了对AMCA的战术技术需求。到2010年年底的时候,印度的《印度防务在线》报道,印度的航空发展局向印度政府申请了一笔总额达到20亿美元的资金用以研发AMCA项目,同时AMCA的气动设计工作已经接近完成,主要性能指标基本确定。

印度之所以要提出研发AMCA项目,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从军事层面看,印度研发AMCA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为了摆脱印度空军长期以来对外国的依赖。在印度着手进行AMCA项目研发之前,印度的飞机主要有自行研发的“光辉”(Tejas)轻型战斗机。“光辉”(Tejas)轻型战斗机从上世纪80年代启动,历经多次推迟,终于在21世纪初实现了首飞。

虽然“光辉”战斗机的问世,一定程度降低了印度对于外国战斗机的依赖程度,并且提升了本国航空制造能力,但是光辉战斗机实际上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好,性能、可靠性和高昂的价格都使得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光辉战斗机的一些核心技术,还是对外国的依赖度较高,缺乏系统整合能力,从而导致了故障率较高

国产不争气,所以印度还是必须大量依赖俄制苏-30MKI、法制阵风、米格-21等外购战机,然而,这些国外进口的战机,不仅价格高昂,而且零部件、日常维护等都要依赖国外的技术,导致了后续的成本都非常高昂。目前印度的现役7种机型来自4个国家,导致了后勤成本大约占到总军费的23%。同时事故率也居高不下,2020-2023年坠毁27架军机,其中米格-21占到了63%。长此以往,自然不是个办法。

作为一个有成为“五常”级别大国理想的印度来说,实现战斗机的国产化,是必须要实现的。同时,对于印度来说,其一直将中国的强大视为最大的威胁。而印度军方认为,中国的歼-20已经在西藏进行了部署,已经对印度形成了战略上的威慑。为了应对这一威胁,AMCA项目被视为了“对抗歼-20的关键武器”。

如果放眼整个印度工业产业来看。莫迪政府非常希望AMCA能像“光辉”战机一样,有效推动本土航空产业链发展,从而助力印度制造再上一个台阶。首先,印度对于AMCA战机的要求是要国产化率到达75%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势必会推动印度在航空领域技术的发展和大幅度摆脱对外国的依赖,比如印度国防材料研究所开发的“隐形纳米涂层”、国产的“乌塔姆”AESA雷达以及国产“卡佛里”发动机等。如果AMCA核心技术能够实现自主化,印度将成为全球少数能研发隐身战机的国家。

此外,还将推动印度航空工业体系的发展,首先是强化了本土的供应链的构建。在复合材料方面,由印度国家航空航天实验室研发碳纤维机身部件,替代进口。在精密制造方面,塔塔先进系统公司承接了AMCA机翼的生产线,同时引入了自动化机器人加工。而在电子产业方面,印度的BEL公司为AMCA提供了数据链系统,从而推动了军用通信技术升级。

后续,这些技术都可以转用到民用无人机、卫星通信等领域。同时,在带动就业、工程师培养等方面也会有一定作用。印度政府预估,AMCA项目未来10年将可以拉动150亿美元的相关产业投资。

相形见绌的性能

所以,综合上述各方面原因来看,AMCA项目是印度势在必行的一个研发工程。但是,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印度信誓旦旦地将AMCA项目比肩歼20,不妨看一看能否达到这个水准。且不说中国的歼20已经在2018年开始列装,而AMCA项目即使按照印度自己计划要在2030年首飞,在2035年服役。就先拿AMCA战机已公布的理论性能值和歼20的实测性能比一比。

作为新一代战机,首先要看的肯定是两者的隐身性能。AMCA战机的设计是采用隐身涂层依赖于进口,可能会从法国或者以色列进口,材料的耐久性还有待验证。同时,他的进气道设计还是略显保守,可能会影响到侧向雷达的反射。所以,AMCA的理论上的RCS的面积接近早期F-35的水平,也就是0.5㎡。

而歼-20采取的是全动垂尾+DSI进气道的设计,隐身优化更加彻底,但早期的几个批次战机的隐身涂层也还是需要频繁维护,但这个问题近年来已经有所改进。歼-20在实测中的RCS面积是 0.01-0.05㎡,接近F-22水平,而且已经经过了实战的部署验证。在隐身能力方面,歼-20显然优于AMCA。

在动力系统方面,两者的差距更大。对于AMCA而言,他的选择有两种,一是使用美制的F414发动机,该款型已经相对成熟,可靠性较高,但是F414的推力不足,为98kN,影响了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且并非为印度国产,违背了印度当时设计AMCA的初衷。但如果要考虑选择国产,那目前印度只有国产“卡佛里”的发动机,但是研发进展停滞,可能还是需要长期依赖外购。

对于歼20,早期使用的是俄制的AL-31F发动机,到2023年换装国产WS-15,完全国产化,供应链自主可控。推力为180kN,差不多是F414两倍,可以实现1.8马赫以上的超音速巡航。可见,歼-20在动力系统方面全面碾压AMCA,AMCA的发动机性能可以落后歼-20至少10年,而且印度发动机的自主化仍然任重道远。

在航电系统和作战系统方面。AMCA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计划集成AI辅助决策系统,类似于美军“天空博格人”项目,可以有效提高任务规划效率和人机协同配合能力。同时还采用了开放式的架构,便于后期升级,为AMCA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性。不足的地方则还是集中在国产的AESA雷达上,一个是它的性能还没有经过验证,而且探测距离也只是150km。最为要命的是,印军由于目前外购装备的比例很高,俄罗斯、法国、美国等不同国家之间装备的数据是不兼容的,要整合这些数据链条的难度很大。

而对于歼-20来说,装备的是全球顶尖的AESA雷达+EOTS光电系统,探测距离超过200KM,可远程锁定目标,先敌发现、先敌攻击。同时,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所展示的“忠诚僚机”的协同作战能力也非常令人刮目相看,AI空战体系更成熟。

而在最关键的武器配置方面,AMCA与歼20也存在一定的差距。AMCA的特点是兼容性较好,可以兼容搭载欧洲“流星”、印度“阿斯特拉”等导弹,在选择上较为灵活。但相对于歼20来说,他的弹舱容量较小,仅可以搭载6枚的中程弹,持续作战能力有限。同时,如果按照国产化标准,印度国产的“阿斯特拉”导弹的射程只有110km,赶不上中国的PL-15。

而歼-20的主弹舱可以挂载8枚导弹,包括可以挂载PL-15远程弹,而PL-15远程弹的射程是145km,同时还在侧弹舱有2枚PL-10格斗弹。同时,目前还在尝试整合高超音速导弹,已经在测试中。无论是弹舱容量和导弹的射程上,歼-20都要优于AMCA。

充满未知的变数

所以,综合上述各项性能指标来看,虽然印度对于AMCA的雄心非常值得肯定,但是现实上还有不少巨大的挑战。首先,AMCA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如果放眼全世界来看,不单单限于和歼20比较,AMCA战机的各项设计指标还算是先进的,如果可以研制成功,那将会成为继歼20之后,亚洲的第二款隐身战机。

同时,AMCA战机由于近年来才开始研制,也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在设计上可以借鉴F-35和歼-20的经验,理论上隐身的构型更加实现优化,同时设计比如上文提到的集成AI辅助决策系统等。还可以获得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在发动机、电子战系统方面的关键领域的技术支持,从而缩短部分研发周期。

但是,印度面临的挑战也同样非常巨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国产化进展缓慢的问题。如果按照印度自己对于AMCA战机的技术国产化要达到75%以上的要求,那在发动机、雷达等方面都要实现国产化。然而,从目前看,印度的国产化程度较低,一些关键的部件上,隐身涂层、发动机、航电系统等等都没有完全实现自主,还长期需要依赖于进口。

更为要命的是,印度国产化的速度异常缓慢,比如,印度国产的卡佛里涡轮风扇发动机,从1989年就已经开始了全面地开展研究工作,但直到2014年才正式下马,用时25年。再比如印度的上一款国产战机光辉战机,早在1983年就已经提出了战斗机研发项目,到1988年底才完成任务规划,1990年完成初始设计,再之后的11年,直到2001年才实现首先,更是到了2013年才开始服役。从项目提出到服役用时30年。

时间慢都还不是主要问题,制约印度军事的另一个因素是工业能力太差。“光辉”战机虽然历时30年,但是到目前为止,服役差不多10年了,但至今还是只装备了40架,而且性能远远都还没有达标。如果AMCA战机再次重蹈光辉战机的覆辙,在工业化能力上没有带动和推动作用,而是继续依赖于进口,这将严重削弱“印度制造”的公信力,同时导致军工体系的改革停滞,私营企业的信心受挫。

此外,还有一个外部因素。比如资金问题,印度的国防预算本身就有限,而印度政府对于AMCA的预计耗资是150亿美元,很有可能挤占其他的军购项目,或者为了满足军购项目而挤占了AMCA研发资金。美国提供的F414发动机,但是隐身材料等关键技术肯定是不会转让的。法国的达索公司曾经表示过愿意参与其中的合作,但前提是印度需要支付高昂的技术转让的费用。此外,如果印度过于亲近西方,俄罗斯也可能不会再提供SU-57的相关技术。综合上述因素,AMCA的研发进度可能会大幅延迟,2035年服役目标过于乐观。

实际上,如果印度真要拿AMCA和歼20 相比,都不用说性能什么的,光光是时间上,印度就已经输了。对于AMCA来说,即使不考虑上面这些变数,就算按照印度自己的计划,到2035年服役,而此时,歼20早已经列装了17年。2018年的时候,歼-20开始列装,而且年产量达到了200架以上,到2022年的时候,空军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第五代战机歼-20已经遍布东南西北中。

从来没有听说,拿一个还没有问世的东西和已经服役多年的东西比。难道这个世界上就印度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国就不会研发新的战机了?实际上,如果按照中国的计划,我国的六代机很有可能在2028年就实现首飞,甚至 可能比AMCA还要更早服役。所以说,很有可能AMCA尚未出世就已经落后了,中国对标的对手只有美国的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机NGAD,而绝不是AMCA。

可以说,AMCA是印度迈向“国防自主”的关键一步,但是需要克服技术、管理、资金等不少的困难和障碍。但是只要印度能够成功克服这些困难,AMCA就会成为“印度制造”的标志性成就,虽然与歼20仍然不能相比,但也将成为南亚地区重要的空中力量。

信源:

1.印将启动AMCA项目研发第5代中型隐身战斗机.环球网.https://mil.huanqiu.com/article/9CaKrnJpAM9

2.印度雄心勃勃重启五代机研发计划.中国青年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4086960643249879&wfr=spider&for=pc

3.印度自研五代机AMCA: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环球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251167946802481&wfr=spider&for=pc

来源:孔甲丙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