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则医药行业“核弹级”新闻刷屏: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亿美元天价授权合作,首付款高达12.5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新药BD交易新纪录!这不仅是一场“钞能力”的胜利,更标志着中国药企从“仿制跟随”迈向“全球创新”的历史性拐点。背后,一场由中国创新药出海掀起的“BD风
12.5亿美元天价首付款!中国创新药出海“狂飙”,BD模式成破局关键
导语
一则医药行业“核弹级”新闻刷屏: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亿美元天价授权合作,首付款高达12.5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新药BD交易新纪录!这不仅是一场“钞能力”的胜利,更标志着中国药企从“仿制跟随”迈向“全球创新”的历史性拐点。背后,一场由中国创新药出海掀起的“BD风暴”正席卷资本市场。
BD模式:中国创新药的“出海加速器”
BD是什么?
BD(Business Development),即商务拓展,简单说就是“买买买”和“卖卖卖”——药企通过授权合作(License-in/out)快速获取技术或打开国际市场。而这一次,三生制药把自研的PD-1/VEGF双抗药物SSGJ-707卖给辉瑞,直接狂揽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0亿元),刷新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金额纪录!
为什么BD成中国药企“必杀技”?
弯道超车:传统药企靠仿制药赚钱的时代终结,创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BD模式能快速变现管线价值。
全球市场定价权:国产创新药凭借临床优势,正打破欧美药企垄断。辉瑞愿意掏出12.5亿美元首付款,正是看中SSGJ-707在肺癌、结直肠癌中的“碾压级”数据:客观缓解率70.8%,疾病控制率100%,远超默沙东Keytruda同类数据!
政策东风:国内药监改革+医保谈判倒逼创新,叠加FDA对国产创新药开放态度,BD成为出海“最优解”。
60亿美元天价交易背后:中国创新药“硬刚”全球巨头
三生制药“一战封神”
交易细节炸裂:12.5亿美元首付款(约占总包20%)直接覆盖研发成本,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上市后每一步进展都有钱收),外加双位数销售分成。辉瑞还斥资1亿美元增持三生股票,堪称“钞能力+信仰充值”双杀。
为什么是SSGJ-707?差异化设计:全球首个PD-1/VEGF双抗,同时阻断两个免疫逃逸通路,疗效碾压单抗;
临床数据封神:针对PD-L1阳性肺癌患者,单药治疗有效率70.8%,疾病控制率100%(对比Keytruda仅30%左右),几乎无对手。
资本市场沸腾:创新药估值逻辑彻底改写
三生制药估值暴涨:按风险调整后总包60亿美元计算,公司估值达720亿人民币,股价直接“起飞”;
A股创新药板块狂欢:恒瑞、科伦、华东医药等“BD潜力股”集体大涨,市场逻辑从“炒概念”转向“看管线”。
谁是下一个“三生制药”?三大主线掘金中国创新药出海
1. BD能力强的“卖铲人”:稳赚不赔的“中间商”
恒瑞医药:手握PD-1/VEGF双抗(SHR-1701),海外临床数据即将揭盲,辉瑞“跟风者”已就位;
科伦药业:ADC(抗体偶联药物)领域“专业户”,与默沙东签下118亿美元大单,下一个爆款或诞生于此。
2. 临床数据“卷王”:用实力说话
康方生物:双抗赛道黑马,AK112(PD-1/VEGF双抗)肺癌Ⅲ期数据即将公布,剑指百亿市场;
百济神州: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超10亿美元,“中国药王”实至名归。
3. 低估值“潜力股”:市场忽视的宝藏
一品红:AR882痛风药海外临床进度领先,市值不足百亿,对标三生存在翻倍空间;
信达生物:PD-1虽国内承压,但与礼来合作升级,海外市场或成反转关键。
风险与机遇并存:创新药出海“不进则退”
短期狂欢≠长期胜利
临床失败风险:SSGJ-707后续Ⅲ期数据若不及预期,板块或遭重锤;
政策变天:FDA审查收紧、医保谈判降价,都可能让“天价BD”变成“纸上富贵”。
但趋势已不可逆:
全球市场蛋糕巨大:肿瘤药、自免疾病领域,中国创新药仅占不到5%份额,增量空间惊人;
BD模式成标配:2023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超50起,总金额破300亿美元,未来只会更多、更大。
结语:中国创新药,正在改写世界游戏规则
三生制药与辉瑞的“世纪交易”,不仅是一次商业合作,更是中国创新药从“追赶者”变身“规则制定者”的宣言。随着PD-1/VEGF双抗、ADC等前沿领域接连突破,国产创新药正用临床数据撕掉“廉价仿制”标签。
对投资者而言:紧盯BD能力突出、临床数据扎实的企业,但切记“风险与收益并存”——别被短期炒作冲昏头脑,真正的赢家属于长期主义者。
对中国药企而言:创新没有捷径,但BD模式让中国智慧更快走向世界。这一次,我们不再是旁观者。
来源:林毅没有v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