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美食如何绵延发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11:53 2

摘要:喜马拉雅雪山融水,以及受益于印度洋季风的丰沛降雨,滋养了南亚次大陆的宏伟水系:印度河及其支流哲伦河、拉维河、苏特莱杰河、比斯河和奇诺布河,这五条河在波斯语和乌尔都语中被称为“旁遮普”;亚穆阿河-恒河;布里玛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

所评图书:

书名:《印度美食史:盛宴与斋戒》

作者:(加)珂琳·泰勒·森

译者:姜昊骞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5年4月

喜马拉雅雪山融水,以及受益于印度洋季风的丰沛降雨,滋养了南亚次大陆的宏伟水系:印度河及其支流哲伦河、拉维河、苏特莱杰河、比斯河和奇诺布河,这五条河在波斯语和乌尔都语中被称为“旁遮普”;亚穆阿河-恒河;布里玛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

水系发达带来肥沃沉积土,且有丰富的地下水储量,这为印度丰产作物创造了条件。在古代,印度主粮包括大麦、小麦、水稻、粟、高粱,类型要多于亚洲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

印度原产的蔬果品种很多,包括南瓜、甜瓜、瓠瓜。而黄瓜、冬瓜、尖角葫芦、蛇瓜、苦瓜、茄子、黑梅、木橘、菠萝蜜、芒果、椰子、芭蕉、甘蔗也有悠久的历史。印度还是很多种柑橘的故乡。葡萄、桃、梅、杏、石榴、藏红花、菠菜、大黄、苹果、大麻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从中国、中亚、阿富汗和波斯传入印度。大航海时代以后,印度又开始大量种植花生、腰果、木瓜、番石榴、佛手瓜、鳄梨、马铃薯、番茄、腰果、菠萝和辣椒。

更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还是姜、姜黄、胡椒、咖喱叶、绿豆蔻、黑豆蔻等的原产地。在很早时间,芝麻、孜然、芫荽、肉桂也传入了印度。

这些都为印度美食的发展创造出非常良好的条件。

按照现有的考古学、遗传学研究,南亚次大陆的最早居民,是在公元前70000年至前50000年从非洲沿着阿拉伯海抵达的,然后再有部分转向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欧洲。公元前6500年,印度次大陆的居民培育出了原始的大麦和小麦,并在之后培育了枣、葡萄、红扁豆、鹰嘴豆,还驯化了野山羊、野绵羊和野牛。

但印度文明真正发展成为体系,可供探寻验证的较早版本是公元前3000年至前1500年的哈拉帕文明,这也使得古印度文明被列入古代四大文明之列。根据考古发现,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的印度河谷,厨师已经能够使用姜黄、姜和大蒜进行调味,制作炖肉、炖鱼、炖蔬菜。

哈拉帕文明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走向衰亡,印度次大陆的文明主角换成了雅利安人。这个族群操持印欧语,从公元前5000年到前3000年,自东欧大草原一路向东,先是抵达中亚,然后进入南亚。印度-雅利安人重新定义了印度文明,创作于公元前1700年到前1100年的《梨俱吠陀》就是他们的作品。而人类学和历史学研究证明,印度-雅利安人的神灵体系,与古希腊罗马神话有对应关系——考虑到出现时间的先后关系,两者应当拥有共同的上溯起源。因陀罗相当于宙斯和朱庇特。

文化历史作家珂琳·泰勒·森所著的《印度美食史:盛宴与斋戒》一书,近日由东方出版中心引进出版。书中提到,印度-雅利安人在印度发展出的美食,注重仪式,引入致幻成分。印度文化发展出的瑜伽、吐纳、斋戒、冥想等产生非正常心理状态的方法之所以形成,很可能就是需要找到东西来替代致幻“苏摩”。当时的印度人的饮食中,牛奶和奶制品扮演着重要角色。

书中谈到,古代和现代印度人都喜欢搅拌酸奶制作黄油,然后加入牛奶,有时会加入胡椒或孜然提味。“将黄油煮沸,待水分蒸发后,固体物会沉到底部,上层融化的黄油就会变成酥油”,可储存相对较长时间。

这一时代的印度已经开始涌现种姓制。而这种制度形成的关键约束,主要针对人的两种基本活动:性与食。种姓之间不得通婚,不得一起吃饭,不能接受其他种姓的人提供的食物。

在公元前1000年到前300年,印度大地上种植水稻的面积大量增长,城市化、手工业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到了公元前6世纪,摩揭陀成为最强大的王国。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曾一度进入印度的旁遮普地区,而当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将们纷纷自立为王,在阿富汗地区就出现了印度-希腊王国犍陀罗,融汇了希腊和印度文化,而印度本土发源的宗教,也开始带有希腊化的神祗特征。到了公元前3世纪,印度终于出现了统一的王朝,即孔雀王朝。

在这样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变迁的时期,印度思想领域涌现出《奥义书》为代表的杰出版本,如书作者所说的那样,倡导一种通过摆脱轮回、解除业力来获得解脱的方式。这种思想倾向和文化观念注入到印度发源的多个宗教之中,也深深影响了印度的宗教,人们因此开始倡导素食主义。书作者强调指出,印度盛产水果、蔬菜和奶制品,因而确实有利于素食主义。

当然,《印度美食史:盛宴与斋戒》书中也提到,诸如孔雀王朝王公贵族的饮食,很可能不是素食,而是沿袭了波斯-希腊式的食物,肉类、美酒仍然占据很大比重。

总的来说,《印度美食史:盛宴与斋戒》这本书按照历史阶段,讨论了印度不同历史时期的饮食传统,发掘这些传统以及饮食文化与印度历史演变过程尤其是政治、经济发展阶段的相互影响。我们今天所知、所能了解到的印度饮食,与19世纪以前每个历史时期的印度饮食,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印度美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口味、食材类别、禁忌,既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又会随着域外政治强权的涌入以及饮食文化的引入发生变化。

而今,如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印度饮食传统保留了手抓食物,甚至徒手制作食物的方式,尽管印度政府一度禁令禁止路边摊食品,但效果不大,只有孟买等西方饮食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大城市,引入了欧式、美式的购物中心,其中的美食店铺开始提供卫生化的传统菜品,但这些占比显然很低。

来源:渝川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