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再抬头!钟南山:重点关注这类人群,科学防护不必恐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09:09 2

摘要:新毒株活跃,感染率持续攀升沉寂近一年的新冠病毒近期再次“抬头”。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以来,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攀升至16.2%,连续十周位居呼吸道传染病首位,住院病例阳性率同步上升至6.3%。南方省份尤为明显,新毒株NB.

新毒株活跃,感染率持续攀升
沉寂近一年的新冠病毒近期再次“抬头”。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以来,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攀升至16.2%,连续十周位居呼吸道传染病首位,住院病例阳性率同步上升至6.3%。南方省份尤为明显,新毒株NB.1取代JN.1成为主流,其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但致病力未显著提升,重症率仍低于流感等病毒。

钟南山:抗体保护期已过,高危人群需警惕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全国约85%(11亿—12亿人)曾感染新冠,但抗体保护作用在4—6个月后逐渐减弱,面对变异株XBB系列时效果更差。他特别强调,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者及孕妇等群体,感染后重症风险较高,需重点防护。例如,北京近期新增病例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超20%,且多伴随呼吸系统并发症。

应对策略:药物+疫苗+日常防护
目前国内七款抗新冠药物已上市,包括国产先诺欣(400元/盒)和阿兹夫定(180元/盒)等。专家建议高风险人群感染后3天内及时用药,可大幅降低重症风险。此外,钟南山团队呼吁推进针对XBB的mRNA疫苗研发,并建议脆弱人群补种加强针。

日常防护方面,疾控部门提示:
1️⃣ 密闭场所佩戴口罩,减少聚集;
2️⃣ 备齐退烧药、抗原试剂,基础病患者可咨询医生提前储备抗病毒药物;
3️⃣ 加强营养与睡眠,提升免疫力。

专家:疫情可控,无需过度恐慌
尽管感染率上升,但当前重症率维持低位(如北京新增病例中普通型仅占9.6%),医疗资源储备充足,抗病毒药物可及性高,疫情整体处于可控范围。钟南山表示,随着人群适应性免疫增强,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将逐步上升,社会面传播风险有限。

结语
病毒仍在,但恐慌不必。科学防护、重点人群加强管理、及时就医用药,仍是应对关键。转发提醒身边老人与慢病患者,多一分准备,少一分风险!

来源:晓冬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