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叫李安,现在在太仓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工作,是一名政企事务官。对德合作是高新区管委会一项重点工作,我们管委会是被中德两国授予的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所以平时与德企对接比较多,这样就需要用到德语。团太仓市委的青年夜校恰好推出了5周的《商务德语与演讲
下班后年轻人都在干什么?
“夜宵”or“夜校”?
“游戏”or“夜校”?
现在,一种全新的“夜生活”模式开启啦!
那就是——上“青年夜校”!
从舞蹈声乐、非遗手作、运动健身
到短视频拍摄、PPT制作、视频剪辑
各地“青年夜校”五花八门的“潮课”
为青年们奉上各式技能包
主打一个丰富多彩、物超所值
丰富了青年的精神文化供给
“能量补给站”
我叫李安,现在在太仓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工作,是一名政企事务官。对德合作是高新区管委会一项重点工作,我们管委会是被中德两国授予的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所以平时与德企对接比较多,这样就需要用到德语。团太仓市委的青年夜校恰好推出了5周的《商务德语与演讲》课程,内容涉及德语基础语法知识、德国文化交流、德语商务场景听说运用基础、公众演讲锻炼等,这些内容正中我的“心趴”,当即就报了名。
5周课上下来,我收获满满。虽然只是初阶课程,但课程设计、上课形式一点也不马虎。两位老师一位负责讲授语法知识等内容,一位负责分享德国文化、生活等内容,老师们备课用心、上课认真,拿出的都是干货。我现在希望夜校可以推出进阶课程,我一定会持续学下去的。
我还在夜校上过吉他课,两个月十次的课程学下来,现在也可以随手拿起吉他奏上一曲啦,文艺范儿拉满。我还上过“非遗缠花”的课程,作为一名苏州人,学习掌握一些“非遗”技艺,也是很开心。我觉得夜校丰富多彩的课程就像帮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兴趣爱好的窗,小时候没时间、没机会进行的,现在都可以一一来探索,不断地给人生增添快乐、能量,多好啊。
(生动活泼的课堂,李安(中)和同学们沉浸其中)
江苏各级团组织从2023年12月开始探索青年夜校项目,充分依托基础条件较好的青年之家和青年常去爱去的特色街区、咖啡馆等阵地,坚持“青年下班、夜校开门”,开设既有引领性、又有烟火气的公益课程。
老师说
我叫袁东,江苏南京人,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名中医内科博士、副主任中医师。苏州市“青年夜校”对去夜校上课的老师,在学历、工作单位等都是有一定考量的,找到我,我在临床经验、教学经历上都可以满足要求。
今年春季,团苏州高新区委就和苏州李良济联合以“青年夜校+中医课堂”的形式,为青年朋友们开办了一场为期8周的“中医养生局”。
现在的年轻人相对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身体多会出现气虚、痰湿等状况,精气神不足,中医比较注重保健、养生,所以用中医来调理、保养身体非常好。所以,我们的课程特别热门,一上线名额就被“秒光”。
我给同学们带去的第一堂课是关于中医九种体质辨识及养生方法的内容,面对面地教大家如何辨别体质,详细分析了每种体质的特征以及对应的养生方法。
上课的氛围很热烈,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有些同学干脆就自己身体的某些症状请我当场问诊。一个半小时的课程结束,同学们还舍不得离开,还要询问很多问题,很多同学加了我的微信,期待以后有问题再交流。我也愿意与大家分享,不仅为大家提供健康和养生建议,也传播了中医文化。
(袁东在给同学们上课)
中医理念受到越来越多年轻群体的推崇, 青年们对中医养生的兴趣日益浓厚。
11月12日,职业花艺师娇娇(图左)为连云港连云区“连青夜校”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场花朵与艺术的碰撞。花艺课上,娇娇老师从花艺知识、色彩搭配、花材挑选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指导学员进行花泥塑性和插花造型。学员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原本普通的花材巧妙地组合成一个个独具匠心的花艺作品。
“可学艺,可社交,可放松……”
主理人说
我叫石远宇,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一年前,我与搭档黄睿琦一起创办了“叁野灯”青年夜校。这个夜校起初是我们的一个小工作室,后来成为许多青年追求梦想的地方。
去年11月5日,我们第一次开课。那晚,南京下着倾盆大雨,我们忐忑地坐在教室里,心里满是疑问:会有人冒雨前来吗?当学员们陆续走进来,有人甚至背着吉他,有人从十几公里外赶到,那一刻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与感动。雨声滂沱,但教室里的气氛温暖而踏实。
从那场雨夜开始,我们的夜校逐渐走向更大的舞台。团南京市鼓楼区委找到我们,邀请合作新春体验课,后来又在多个社区开设青年夜校课程……我们成为第一批“鼓楼青年夜校合伙人”,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涵盖书法、绘画、扎染、绒花等传统艺术,也涉及摄影、剪辑、职业礼仪等实用技能等。“叁野灯”传承了本土文化,也为青年提供了技能提升的平台,满足了他们对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如今,“叁野灯”青年夜校以“艺术点亮夜晚”为标语,专注课程研发,涵盖文化艺术、实用技能、兴趣拓展、非遗专项四大类别,致力于填补青年文化生活的空白。石远宇说:“青年夜校不是一阵风,它是学习的场所,更是一次心灵的深刻触动,承载了城市的文化温度,见证了个体的成长与蝶变。”
主理人说
我叫李颖博,一名汉服文化的资深爱好者。起初,我和几位朋友只是因为兴趣组成了“云起明来国风小组”,分享穿汉服的日常与活动记录。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传播,我们吸引了不少同好,也引起了团盐都区委的关注。几次沟通后,“登瀛华章”青年夜校汉服社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当地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
我和副社长范航宇深耕汉服文化多年,作为夜校社团主理人,我们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汉服展现传统文化之美,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传统之魂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每次课程设计都以青年兴趣为出发点,例如我们打造的“素人改造”明代妆造课,结合文献资料,既让学员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学到实用技能。
夜校的价值远不止课堂,它还是一个社交与成长的移动空间。令我难忘的是社团第一次路演。为了完美呈现活动效果,我和范航宇投入了大量时间,从内容到形式反复打磨。活动当天,许多社员主动帮忙,还有人下班后特意赶来支持。这种共同努力的场景深深触动了我,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活动举办得很成功,反响特别棒。
“登瀛华章”青年夜校汉服社目前开设了汉服文化讲座、汉服展览、汉文化非遗等相关体验活动,课程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内容中,撮其要、删其繁,选取精华部分,又和现代日常结合一起,寓教于乐,让青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蓬勃的生命力。李颖博说:“从梦想延续到社群凝聚,从技能提升到文化传承,夜校正成为青年创造热爱的新天地。”
“青年喜欢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
团干部说
我是孙翔宇,是团泰州海陵区委书记。今年5月,社交、媒体平台上青年夜校已有很高的热度,为了丰富海陵区职场青年的夜生活,回应青年的期盼,我们决定在海陵区筹办青年夜校。
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下班后的青年搭建一个开阔眼界、学习本领的平台,开设一些提升自我的课程。前期,我们组织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听取各方建议,比如办夜校要注意什么、要围绕哪个方向发力、夜校如何贴近青年等。之后,我们为夜校设定了三个方向:闪闪发光的职场青年、健康自律的向上青年、十项全能的斜杠青年。
夜校工作得到了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经费方面,全部资金由区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列支,把夜校办成一项公益服务;在师资力量上,团属社会组织、青商会会员、青联委员主动加入,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承接课程;根据青年流量,我们在主城区的青年之家、高校聚集区的青年驿站、商业繁荣区的青年一站式服务中心分别开设课程。
正式开课前,我们开设了短期的预热季进行探索,通过调查问卷,根据青年诉求对课程进行针对性调整。预热季为夜校的运营、管理积累了经验,第一期正式课程上线,仅三分半钟名额就被抢完了。
每一期课程结束,我们都会根据调查问卷动态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改进,职场美妆与形象塑造、自媒体运营、中医养生、活动摄影等多门课程受到了青年的追捧。
我们观察,夜校已经成了青年更感兴趣的去处,各行各业的青年因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或学习、或交友,夜校也成了团组织联系青年的又一个阵地。
夜校不仅是青年的“第二课堂”,也是团干部的“学校”。班级统筹协调、青年学员的个性化诉求、运行过程中的意外处置,这些都对团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课堂,跟青年沟通、交流,同时做好协调工作;和青年打交道时,说话做事不能太“官方”、太僵硬,否则青年可能不太“感冒”。
随着青年夜校的“出圈”,“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已经成为各地青年的新生活方式。
团干部说
我是刘可心,是无锡江阴璜土镇团委书记,今年初,我们和宣传、工会等部门携手在璜土镇青年之家开办了青年夜校。
我们考虑,夜校的场地要选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让青年步行三四分钟就能上课,不需要考虑开车、停车的问题。
夜校的课程分为定期课程和不定期课程,定期课程由我们来统筹,像瑜伽、形体课程等,和任课教师签订协议;不定期课程如墙绘、扎染等,我们请活跃在璜土村“胡子小镇”里的艺术家来授课。
目前,夜校已开办三期,每期课程都很抢手,吸引了各行各业的青年走进夜校,他们有的是个体户,有的是公司白领,有的在工厂里上班,还有放假返乡的大学生。
每期夜校开课时,我们都要到第一节课的课堂里跟青年交流,听听他们的诉求,“青少年口才课”就是在交流中产生的。年轻的爸爸妈妈要上夜班,想让孩子晚上有个活动的地方,我们就针对这个需求开了课。
公益性质的课程让不同行业的青年产生交集,他们每次上课都能交到不同的朋友,我们也尝试跟不同的青年交朋友,听听他们对夜校有什么建议或想法,尤其是共青团工作,哪些地方做到位了、哪些地方还有不足,都可以给我们提出来。我觉得,通过夜校这个阵地,我们和青年联系的频次更多了。
青春不打烊
“夜校”不停歇
又一个夜晚来临
看当代青年如何用汗水与梦想
编织出又一首青春奋进之歌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