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发生在法兰克福领区一次史无前例的爱心大奉献,也是迄今最大的一次募捐行动。虽然时过境迁,距今已有17个年头,每当我回忆起这段往事,一桩桩、一件件感人之事,包括总领馆全力以赴和馆员们踊跃捐款的情景,都会历历在目。
这是发生在法兰克福领区一次史无前例的爱心大奉献,也是迄今最大的一次募捐行动。虽然时过境迁,距今已有17个年头,每当我回忆起这段往事,一桩桩、一件件感人之事,包括总领馆全力以赴和馆员们踊跃捐款的情景,都会历历在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汶川地震震后救援现场
地震发生后,胡锦涛主席立即指示:全力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抢险救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中国政府和全国上下团结一心的救灾行动和灾区秩序井然的情景令世界惊叹、动容。
这场人类巨大的灾难,震中在四川,震撼的却是全世界。当地德国媒体高度关注,大量报道;华文报刊《华商报》为此设立专版,跟踪报道。
从那一刻起,无数双眼睛紧盯电视屏幕和报纸。面对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一张张震撼人心的照片,很多人一遍遍不由自主地问:我们除了流泪,还能做些什么……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个共同的愿望:一笔赈灾资金、一顶挡风遮雨的帐篷、一床御寒的被褥、一句真诚的问候……对于灾区人民来说就是希望。
自那一刻起,领区中德人民携手赈灾拉开了序幕。
随即,我驻法兰克福总领馆领区(当时所辖德国5个州)的政经界、华侨华人、留学生、中资企业、德国友人以各种方式投入到赈灾行动之中。
总领馆所在的黑森州政府决定向灾区赠送大批救灾物资,领区华侨华人、留学生、中资企业等组织募捐活动,德国友人也纷纷伸出援手。
总领馆把服务于汶川抗震救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总领馆网站及时发布灾区和领区赈灾情况,组织协调赈灾物资和资金第一时间送往灾区,馆领导奔波在一场接一场的赈灾活动上,各项活动紧张有序地展开。
致函悼念
在获悉地震消息后,法兰克福领区的科隆市长施拉玛、杜伊斯堡市长绍尔兰德、威尔堡市长希克、德中经济联合会主席冯贝克、旅德浙江华人华侨联合会、世界台商联合会等第一时间致函总领馆,对四川地震死难者表示哀悼。
法莱美公司总裁石伟星在致函中对地震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坚毅、勇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无畏精神表示敬佩。他相信,在中国政府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渡过难关。
前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施拉普纳发来慰问电,对地震中死难者表示哀悼,对受灾群众表示慰问。
科隆市市长和市政府中国事务顾问、市经济大使孟宙传真总领馆并捐款,对大地震死难的同胞表示沉痛哀悼,表示相信中国人民定能克服困难,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发布消息
为使各界及时了解灾区和领区赈灾情况,总领馆网站开设了专栏,介绍中国政府采取的赈灾措施以及救援进展情况、领区各界到馆吊唁和各地踊跃捐赠等情况。
总领馆大门前(图源:作者提供)
馆领导利用参加赈灾活动、接受德国RTL电视台、《法兰克福评论报》《华商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采访之机,介绍地震灾情、我国急需的救灾物资和领区各界赈灾活动情况,高度评价德国各界义举和旅德华人身在海外、心系故土的骨肉之情,坚信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强领导下,在海内外朋友大力支持下,灾区定会度过难关、重建家园。
深切哀悼
总领馆分别在会客室和领事大厅设立吊唁簿和捐款箱,供前来吊唁和捐款的中外人士使用。
5月19日晨,在我国“全国哀悼日”首日,我馆隆重举行降半旗仪式。全体馆员身着深色服装,胸前佩戴小白花,庄严肃穆,在国旗下列队默哀,深切悼念地震遇难的同胞。
所在州的黑森州国务部长兼政府办公厅主任格吕内特等州政府代表分别前往总领馆吊唁并当场表示,州政府将向我灾区紧急提供救灾物资。
法兰克福市长罗特和议长布尔曼,以及巴基斯坦、印度、日本、埃及、塞尔维亚、埃塞俄比亚、墨西哥、意大利等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等到馆吊唁,在悼念簿上留言,深切悼念地震遇难者。
法兰克市议会议长布尔曼在悼念簿上留言。(图源:作者提供)
领区华侨华人、留学生和中资机构代表专程前往总领馆吊唁和捐款,表达他们的心声。
有一位侨胞,揣着自己仅有的250欧元,从外地乘火车3个多小时来到法兰克福。她流着眼泪对我说:“国家遭受这么大的灾难,我心急如焚。虽然钱不多,但这是我积攒的全部零花钱,请收下我的这份心意。”令我十分感动。
抢运物资
黑森州政府紧急从该州应急储备仓库中调拨80吨物资支援四川赈灾。这批物资里有帐篷、折叠床和卫生消毒用品等灾区急需物品,是当时德国赠送给中国最大的一批救灾物资。州政府迅速把物资运送到法兰克福机场仓库后,由总领馆负责将其转运至灾区。
时值汶川阴雨连绵,灾区人民急需外界支援。以最快的速度把救灾物资送到灾区人民手中,是我们当时的最大心愿。总领馆急灾区人民之所急,全力以赴投入到组织协调之中。馆领导多次亲赴机场,做机场调度部门和相关航空公司工作。
在总领馆积极有效协调下,国航、东航以及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纷纷为我救灾物资开绿灯。在几家航司共同努力下,这批救灾物资第一时间顺利运往灾区。当收到国内有关单位反馈,说这是收到国外最早运往灾区赈灾物资的消息时,我们感到无比激动和欣慰。
募捐活动
地震灾害牵动着成千上万德国友人,尤其是旅德中国同胞的心,随即开启了一场接一场的募捐活动接力赛。
1
中德携手
斯图加特中国学者学生联谊会与斯图加特红十字会合作,共同发起“帮助中国”行动。100多名志愿者不辞劳苦,在闹市区设置展板介绍灾区情况,走进大街小巷募捐,仅一周时间募得善款22000多欧元。这笔款项由德国红十字会作为专款统一捐往四川灾区,用于紧急救助及医院、幼儿园和学校重建。
在法兰克福市政府支持下,该市“公民倡议协会”开设了“法兰克福帮助四川/中国”儿童救助项目。首场活动由中国沙龙、中国文化经贸服务中心发起,并组织了在法兰克福市国际剧院举行赈灾义演。
法兰克福市政府外办主任何德华(右一)和笔者(右二)在赈灾义演活动上。(图源:作者提供)
演出由当地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勒拜耳主持,来自中国、德国、俄罗斯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十多位艺术家同台献艺,其中法兰克福大提琴演奏家沃尔夫现场演奏了他特意为这次义演而创作的曲子——《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四川》。
事后,该项目组织者派人专程前往四川绵竹,将首批善款1万欧元捐赠给该市两所中学的孤儿,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从左到右:胡允庆会长、笔者、哈根市市长副市长(图源:作者提供)
在哈根,市政府和创新企业协会为北川县陈家坝中心小学举办慈善募捐活动。哈根市市长Demnitz、副市长Dr. Schmidt、创新企业协会会长胡允庆等政经界代表出席,当地媒体威斯特伐利亚汇报、威斯特伐利亚邮报和哈根市电视台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2
华侨华人
在法兰克福,德国中部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举办了名为“今天我们都是四川人”募捐活动,欧洲温州同乡会德国分会、德国中西部促统联盟、旅德北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德国川渝同乡会、国家旅游局驻法兰克福办事处、中国学生会和中文学校代表200多人参加。
在杜塞尔多夫,德国东方商会和德国温州同乡会联合举办题为“情系灾区,天佑中华,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募捐晚会。
在诺伊斯,在德国华人华侨商贸总会呼吁下,各界人士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
在德莱艾希,中国贸易中心和杨氏贸易超市带领当地华侨华人踊跃捐款。
还有全德福建同乡联合会等华人组织,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孩童,纷纷赶赴现场捐款。有的侨胞驱车600多公里,亲自把大笔款项送到捐款点。旅德台湾同胞也伸出援手,组织募捐。仅上述募捐活动筹集到并交由总领馆转交的善款就高达20多万欧元。
3
义演义卖
在曼海姆市,由二胡演奏家邓晓梅倡议并得到各方支持的赈灾音乐会在“中国园”举行。除了邓晓梅乐队表演的中西合璧的节目外,一些知名的德国音乐家和歌唱家也前来助兴。该市前常务副市长艾格尔、多名市政委员、各界人士和华侨华人、留学生及中资机构代表等120多人出席。
在杜塞尔多夫,由中国中心主办并得到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支持的拍卖会上,成功拍卖出6名中德画家捐赠的7幅绘画作品,共募得善款5000多欧元。上述善款全部用于四川赈灾。
4
旅德学生
波恩、波鸿、达姆施塔特、海德堡、霍恩海姆、卡尔斯鲁、马尔堡、乌帕塔尔、乌尔姆斯等各地中国学联纷纷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组织募捐活动。他们纷纷表示,尽管和祖国远隔千山万水,但我们的心与灾区人民连在一起。
他们赶制展板、捐款箱,不少学生和当地华人慷慨解囊,捐出自己心爱的物品,供义卖之用。有的乐手从旁连续演奏悠扬而又哀伤的曲调,深受感动的德国民众踊跃购买义卖品或慷慨解囊。对伸出援手的民众,他们都会送上一份小小的礼物或一块自制的蛋糕。不少德国友人投下20或50欧元善款后默默离去;很多德国儿童在父母支持下,捐出自己节省下的零花钱。
在曼海姆音乐学院读研的张馨心同学自发组织募捐音乐会。她说:“我是一名学生,做不了什么大事,但也要尽我所能,为灾区人民贡献绵薄之力。”随后,她又专程来到总领馆,把义演所得善款亲自交给总领馆转往灾区。
5
中文学校
美因茨等中文学校以“学校帮学校”的方式,或在学校举办募捐活动,或师生一起拿着自制的捐款箱、捐款罐,走上街头散发传单,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为灾民募捐。
在斯图加特汉语学校组织的募捐活动现场,“心系中国,记住我是中国人”的横幅格外醒目。师生们观看大屏幕上播放的地震灾害图片,学生登台演讲、演出自编节目,有的学生们用绘画或文字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和对灾区人民的牵挂与祝福。
其中的一首诗朗诵表达了学生们当时的心声:“我也是中国的娃娃,我能为你做点啥?生日礼物我不要,还有我存满钱的小猪娃。妹妹,妹妹,你别怕,让我帮你把泪擦。我们的小手放一块,组成一朵美丽的花。”
有的同学写道:
“中国的温总理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倍地努力,绝不放弃!我们很感动,这么多人的帮忙,这么多人的爱,这就是受灾人们新的希望,新的生命和阳光。”
“被地震改变了生活的人们,你们不是孤独的!我们都想着你们,跟你们一起感受,跟你们一起奋斗!”
“我捐了5块钱。虽然不多,但那是我身上所有的零花钱了。我的老师说,每一分钱都是一份爱、一份勇气。每个捐钱的人都可以得到一块糖和一颗小红心,上面写着‘Help China’。”
正如陈薇校长所言:
“他们用孩童的眼睛去看世界,用真诚的心去体会世界,用稚嫩的笔去描述世界,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和关爱。我被人们在赈灾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心而感动,也为在海外有那么多可爱的下一代而骄傲。”
在这场中德同心协力、争分夺秒抗击自然灾害斗争中,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大爱无疆精神,也充分展现了中德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旅德华侨华人“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
活动现场(图源:作者提供)
一场地震,失去了无数同胞,让人悲痛;一场地震,也让中华儿女更加团结,更加坚强;一场地震,中德友谊经历住了考验,更加深厚。天灾浩劫,所幸有情。
注:此文曾发表在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五十年五十人》文集上,有改动。
2022年8月25日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