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塌”与“钱飞”:凤阳鼓楼疑坍塌 去年刚花340万维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09:16 2

摘要:那鼓楼立在凤阳城中,少说也有几百年光景。风霜雨雪没能把它怎样,倒是这"维修"二字,成了催命符。砖石瓦砾间,还看得见新刷的朱漆,新补的青砖,如今都成了废墟的点缀,比戏台上的布景还要虚假三分。

凤阳鼓楼这一塌,倒是塌得及时。三百四十万维修款才花出去不到一年,这楼便急不可耐地躺下了,活像是个得了赏钱就装死的乞丐,教人哭笑不得。

那鼓楼立在凤阳城中,少说也有几百年光景。风霜雨雪没能把它怎样,倒是这"维修"二字,成了催命符。砖石瓦砾间,还看得见新刷的朱漆,新补的青砖,如今都成了废墟的点缀,比戏台上的布景还要虚假三分。

340万这个数字,在账本上写得清清楚楚。只是不知,这钱究竟修进了楼里,还是修进了某些人的腰包?若是前者,何以楼塌得这般干脆?若是后者,那这"维修"倒真是立竿见影——钱一到位,楼就到位(躺)了。

最妙的是官方的回应。"疑似坍塌"四字用得巧妙,既不说死,也不说活,留足了转圜余地。想来也是,万一这楼忽然又自己站起来了呢?毕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连"临时工"都能背起千斤重担,何况一座鼓楼?

围观者中,有摇头叹息的,有拍照发朋友圈的,还有忙着计算340万能买多少斤猪肉的。唯独那几个负责验收的专家,此刻不知躲在何处,或许正在连夜补写新的"验收报告",好证明这楼塌得有理有据。

古建筑保护,向来是门玄学。修是死,不修也是死;修快了是破坏,修慢了是渎职。而今凤阳鼓楼这一塌,倒是给这门玄学添了新课题:如何让古建筑在维修款到账后,多撑些时日?

来源:灾难中的小王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