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朗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文章内容,或者让听者能理解文章内容,所以一般来说,朗读的节奏,是针对内容来安排的。
大嘴老师的直播课
#深度好文计划#
听大嘴廖老师的直播课,讲到一个断句题。题目是这样的:
朗读下面三个句子,其中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C】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
直观一看,B是正确的,A和C都有问题。这样的判断,不符合题目要求,但涉及到朗读的意义。
朗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文章内容,或者让听者能理解文章内容,所以一般来说,朗读的节奏,是针对内容来安排的。
内容的表达,一般又是通过一定的语法结构呈现出来的,语法结构和内容表达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来分析。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第一句,“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大概意思是: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所谓心到眼到口到。从这样的意思来说,“读书有三到”这几个字是紧密联系的,中间不能断开理解,所以朗读的时候,也不应该断开。
最后一句,“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大概意思是说,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从这样的意思来说,前一句,“有志”是一个前提,“断不甘为下流”是基于这个前提推出的结果,这个意思由前后两部分构成,所以朗读时也应该这样分为两部分,可以在“有志”后面断一下。后一句是一样的原理。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
但是这里面还涉及到两个问题。
一是关于朗读习惯的问题。
朗读是一种声音表现,声音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很多时候,短暂的停顿并不影响对意思的理解,所以有时会在无需停顿的地方刻意来一个停顿,来引起读者的注意。
比如,很多人朗读作品时,喜欢在某个主体后面刻意停顿一下,让听众注意到现在是什么主体出场了。比如这句话,“一进门,就看见妈妈正在抹眼泪”,从语法和内容来说,都应该在“看见”后面停顿,但具体朗读的时候,如果在“妈妈”后面停顿,然后集中力量把“正在抹眼泪”读出疑惧的感觉,就更能表达“妈妈抹眼泪”这件事给人的冲击力。
从这样的朗读习惯来看第一句的断句划分,“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你会发现,“余”和“读书”分别是两个主体,在主体后面停顿,从朗读的声音表现来说,也是有道理的。
朗诵是一种声音艺术
二是关于独立断句的问题。
从语文的阅读分析来说,有一个基本原则: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一个句子如果脱离具体语境,它的意思就可能变得丰富起来,从断句角度来说,就可能有不同的断法。
比如那个流传甚广的句子,“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不同的断句,就可以表现不同的意思: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这样断句的意思是,即使是下雨天,也要把客人赶走。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这样断句的意思是,客人原本应该走了,但是忽然遇上了天下雨,那该不该让客人走呢?很纠结。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这样断句的意思是,不用纠结,毫无疑问,下雨天,客人就应该留下来,住到下雨了再走。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你瞧,当一个句子脱离具体的语境,来进行独立断句的时候,是有各种不同断法的。
前面题目中最后一个句子的断句,“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这样的断句,其实让这个句子出现了一个新的意思:一个有志气的人,就应该当断则断,不甘心与下流同流合污;一个有认识的人,就(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丰富内蕴,做学问是没有止境的。可见,如果从独立断句的角度来看,这样断句也是有道理的。
所以,这道断句题的命题本身并不严谨。这样不严谨是怎么出现的呢?
试题不严谨的现象常出现在日常考试中
过去文言文的写作没有标点,所以到了唐代韩愈这里,才特别提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果不会断句,就读不懂文章,所以老师教小孩子读书,先教断句,“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可见断句对于读懂文言文的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来说,文言文中的断句,是必须要从内容和语法角度来断的。
但纯粹从朗诵艺术角度来解,断句停顿更多地会考虑声音艺术的表现力,并不完全遵从内容和语法的基本规律。
这道题目的出现,意味着命题者不太理解断句的基本原理,只把断句当作一种考试形式搬上了试卷。
专家的水平都是很高的啊
日常教学中这种情况还比较常见,试卷上很多资料可能只是从网上扒下来的,错误的东西也没人发现,通过试卷强行以讹传讹,把整个学习生态搞得乱七八糟。我常常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专家权威享受着优渥待遇,却做不好这种细节上的事情,究其原因,恐怕是沉迷于形式主义,没心思提升专业素养的缘故吧。这个是瞎猜的。
更多学习智慧,请持续关注。
来源:走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