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前些天村口老李头又来卫生室坐诊,说最近咳嗽咳得厉害,原以为是换季感冒,捂几天就能好。结果一查,好家伙,是感染了新冠,肺子都快成“筛子”了。他那句“我还以为就是个小感冒”让我心里一咯噔。现在不少人一听“新冠”这词儿,反应已经不像头几年那样紧张了,甚至有人干脆不当回事,可你要知道,这回的“新冠”可不比以前软,躲得了一时,躲不了后遗症。
说句实在话,不少人现在把新冠当成了“特殊流感”,一发烧一咳嗽就说“我这可能是感冒吧”,然后自个儿扛着,熬几天看看能不能好。可你知道吗?新冠这种病毒就像田里的草籽,藏得深,根扎得狠,一旦落到地里,不好好管,长出来的可不是一茬小草,而是一片荒地。
新冠病毒全名叫“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听着拗口,但它干的事儿可不含糊。它最早是被发现于二〇一九年底,到现在已经“转世”好几回,变异速度堪比农村土狗生崽。它不是普通的感冒病毒,感染后轻则发热咳嗽,重则引起急性肺炎,甚至呼吸衰竭。更要命的是,有些人表面上轻松扛过去了,肺子却悄悄留下了“老账”,哪天突然气短胸闷,才发现早就种下祸根。
这病最怕的就是“拖”。你以为它是个感冒,它却拿你当宿主;你以为自己挺过来了,它却在你肺里留了烙印。
我前阵子看了份数据,挺吓人的。国家疾控部门发布的资料显示,最近一波新冠感染潮中,超过六成的病例初期被误当作普通感冒处理,不少人靠民间偏方、抗感冒药“硬抗”,等到真顶不住了去医院,一查肺部纤维化、肺功能下降的都有。你说这不是拿命赌吗?
我有个亲戚,就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春天那会儿开始咳嗽,一开始还笑着说“这点小毛病,我年轻时候一天干八小时地都不喊累,哪能怕这个?”结果三周后进了市里的三甲医院,医生说他肺部有明显的炎症残留,CT片子一照,肺叶边上磨玻璃影一片片的,像老墙皮一样剥落脱落。医生叹了口气说,这叫“肺纤维化”,说白了就是肺子像布片一样,硬了、旧了、不能用了。
你可别以为只有老年人才这么倒霉。现在这新一波毒株,特爱盯年轻人,尤其是那种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熬夜加班的。你看着人家白天精神头十足,其实身体早就被掏空了,免疫力一点不剩,病毒一来,直接扎根。
咱农村有句老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病就像是你屋顶漏水,刚开始只是滴几滴,你要是不管,时间一久,梁柱全烂。新冠感染后的肺部损伤也是这么个理儿,一开始你咳几声、喘口气,觉得不是事儿,可慢慢地,咳着咳着就喘不过气来了,走几步路就气吁吁,哪怕上个楼都得歇一歇。
说到这儿咱得捋捋这新冠到底是怎么个“厉害法”。
这病毒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通过飞沫传播,空气里飘着的这些“看不见的小颗粒”,一不小心就吸到肺里去了。尤其是在密闭空间,比如公交车、办公室、网吧、麻将馆,这些地方通风不好,空气不流动,病毒最容易“发家致富”。
它进了你身体,最先攻击的就是你的呼吸道黏膜,那些平时帮你挡灰尘、挡细菌的“第一道防线”一旦被突破,病毒就像进了无人之境,开始复制、扩散,最可怕的是它还会引发“免疫风暴”——你的身体为了对抗病毒,反倒把自己烧得稀里哗啦,这才是那些重症患者最怕的。
轻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低烧、咽痛、干咳、乏力,有些人还会丧失嗅觉和味觉。这听着不算吓人,但问题是你根本分不清这是感冒还是新冠,很多人就是因为“以为是感冒”,结果拖成了肺炎。重症的就更别提了,呼吸困难、胸闷、心悸,严重的还可能需要吸氧、插管。
那这病能治吗?当然能。但关键不在“治”,而在“早发现、早处理”。一旦你发现自己症状不对劲,比如咳嗽超过三天、发烧反复、胸口压着疼,那就别犹豫,赶紧去医院。别等着自己好,病毒可不讲人情。
现在市面上虽然有不少治疗手段,但没有哪个能保证“百分百恢复”,尤其是肺部已经受损的,后遗症可能跟你一辈子。有人感染后几个月还在咳嗽,一走快就喘,整个人像是老了十岁。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实实在在的经历。
说到底最好的办法还是“防”。现在大家对口罩、通风、勤洗手这些事儿已经有点松懈了,可你不能指望病毒也跟你一样“松快”。它可是天天变着法子找机会。尤其是公共场所,别嫌麻烦,口罩该戴还得戴,家里老人和娃更得注意,免疫力低的人感染后后果更严重。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都打过疫苗了,还怕啥?可你得清楚,疫苗不是护身符,它是“减震器”,不是“防撞墙”。能帮你减轻症状,但不能让你百毒不侵。就像咱们种田施肥一样,肥料下了,庄稼是长得壮点,但你不管草、不防虫,那收成还是要打折扣。
还有一点重要的,别随便乱吃药。现在药房里感冒药一大堆,但不是每种都适合你。特别是抗病毒的药,乱用不仅治不了病,还可能让你肝肾出问题。感冒药里不少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这类成分,吃多了对肝脏可不客气。一味地靠药压症状,反而会掩盖病情发展,等你发现不对劲,病根已经长满了墙角。
那平时该怎么养肺护身子呢?我这有几条“老法子”,虽然土,但管用。
第一早睡早起,别熬夜。熬夜是“百病之源”,身体跟庄稼一样,得有个规律。第二多喝水,少喝酒。水是润肺的,酒是伤身的。第三常锻炼,不贪凉。每天走走路、晒晒太阳,别空调吹得冷飕飕,肺最怕寒。第四,饮食清淡,别老吃辣油炸。这些东西吃多了,容易上火、伤肺。
有时候我看年轻人一边喝奶茶一边熬夜打游戏,咳嗽了还说“小问题,扛扛就过去了”,我心里真替他们捏把汗。咱老一辈常说,年轻时不把身体当回事,等老了身体也不会拿你当人看。这话说得糙,但理儿一点不假。
所以别再把新冠当感冒了。它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软”,也不是说过去就过去的。有些伤害是一辈子的,就像一块破布,补得再好也回不到原样。身体这东西,是用来敬重的,不是用来赌命的。
参考资料:
1. 国家疾控局《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指南》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研究中心《新冠病毒肺部损伤机制分析》
3.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发布《新冠病毒长期影响与康复建议》
4.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专题报道《新冠肺部后遗症引发关注》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开文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来源:普外科王医师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