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在印巴冲突期间协助巴基斯坦调整卫星覆盖范围,并重新部署防空雷达,导致印度空军行动‘如同裸奔’被巴方全程监控。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8日,印度国防部下属智库“新德里联合作战研究中心”主任阿肖克·库马尔接受彭博社采访俚时称:
中国在印巴冲突期间协助巴基斯坦调整卫星覆盖范围,并重新部署防空雷达,导致印度空军行动‘如同裸奔’被巴方全程监控。
他还说:“印度如今的所有部署与规划,全都考虑到了‘两线作战的局面’。”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4日,印度外交部声明:印度外交部声明称中国对藏南地区(印方非法称“阿鲁纳恰尔邦”)的地名标准化处理是“妄图命名”,“既徒劳又荒谬”。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4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及《印度斯坦报》报道:印度政府依据《2021年信息技术规则》,以“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为由,封禁《环球时报》社交媒体账号(针对其报道印度战机被击落)。
至于社交媒体上,知名不知名的印度人疯狂的叫嚣更不知凡几。
印度军队80%的武器装备依赖进口,形成“万国牌”装备体系,导致后勤维护混乱、实战协同效率低下。
此次冲突中,印军高估“阵风”战机性能、低估巴基斯坦国产装备(如中国制歼-10CE与红旗-9BE)的反击能力,暴露出外购装备难以支撑长期高强度对抗的本质。
通过炒作“中国介入”,印度试图转移外界对其军工自主化失败、国防工业空心化的批评——
例如,其自研“光辉”战机研发周期超30年,至今未大规模列装,而巴基斯坦已通过中国技术实现雷达、导弹等关键装备国产化。
2025年一季度通胀率攀升至7.8%,食品价格波动引发民生不满。
“印度制造”政策推行十年,制造业占GDP比重反而从17%降至13%。
外资撤离(如富士康印度工厂裁员)与本土就业不足问题突出。
在此背景下,煽动“外部威胁”成为转移国内矛盾的惯用手段——
历史数据显示,印度政府每逢经济危机,往往通过边境议题或对外强硬言论凝聚民粹。
碰瓷中国多次,而且都成功了。中国不搭理,他们上嘴唇和下嘴唇一碰,胜了。
君不见他们举行的“胜利十日”大游行。
此次将军事失利归咎于中国,既能车国民转移注意力,又没什么当场实质损失。
一直以来印度阿三自许五常之下我最大,南亚我称霸。
现在被他们一直未放在眼里的巴基斯坦打得七零八落,这心理优势还怎么保持?
当然唯有只能碰瓷中国了。
在印度人眼中,永远对标的是中国,巴基斯坦视为“次级对手”。
要不然也不会,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媒体上,处处事事与中国对比,
所以就算是失败,也只能败过中国,毕竟中国揍过毛熊揍过鹰酱,输给中国也不丢脸。
因为中国有很多高精尖武器,却在边境冲突仍然坚持“不开第一枪”原则。
这样就算中国亲自下场,也只是冷兵器对抗,战后还极力救援,损失最小,影响却最大。
要不然之前,美国的“四方安全会议”一直以印度为支点。
退役将领拉古纳特·纳拉万也不会在《印度教徒报》采访中说“中国不擅长作战”的搞笑言论。
这与之前“中国没有实战经验”一样,中国武器明明最好,性能性价比,但别人就是不买账。
其实,我们一直在给自己上难度,谁让我们眼里盯着的是美国,心里想的却是中国对全世界。
咱们目标永远都只是星辰大海。
更何况一只向你蠕动过来的蛆,你还不睡赶紧绕道,难道你还入粪坑踩其一脚,恶心不恶心。
来源:光头老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