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品牌,正在步入被大品牌垄断的危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0 06:38 1

摘要:结合年初Brand Finance发布的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里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几乎看不到什么新鲜血液。

-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3337天

01

在前不久,著名的咨询机构Brand Finance联合深圳工业总会发布了“2025中国品牌价值500强”。

结合年初Brand Finance发布的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里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几乎看不到什么新鲜血液。

著名的品牌调研机构IPA也专门发了一份报告,如果中小企业还不采取措施了解自己的品牌如何突破大品牌的控制,那么未来就更容易受到垄断和集中化的影响,甚至永远都做不大。

那么,在今天,中小企业的品牌有哪些方式能够在大品牌的影响下突围而出呢?

02

首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过去我们所接受的的品牌建设理论在今天已经完全不适用了。

在今天视播时代的媒体环境中,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具备广泛知名度的“大众名声”变得异常困难,为什么呢?

第一、曾经能够快速触达大众的媒体渠道,比如说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的影响力正在下降,覆盖90%以上成年人的单一渠道很早就不复存在了。

第二、今天短视频直播平台使得内容变得极其丰富,但同样也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真正能够形成大众共同观看的“共享时刻”变得极度稀少和珍贵。像春晚这种优质资源的价格一直在不断攀升,2025年的春晚,淘宝独家合作的总支出高达25亿,只有财力雄厚的大品牌才能够负担得起。

第三、规模经济让大品牌能够以更低的单位成本进行运营,并且在供应链管理、分销网络和市场营销方面投入巨额资源,跟零售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从而占据主要的市场渠道,对价格敏感型和大众消费者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记忆力。

这些长期积累的品牌认知度让消费者在有品类需求的时候,往往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牌,降低自己的决策成本。这就像是营销大师拜伦·夏普在《品牌如何增长》中说的,品牌增长的关键在于“规模”。

那些成功的品牌营销,不是因为他们一直做对了什么,而是他们的规模足够大了。

所以,这就构成了一个“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中小品牌不仅难以获得同等的市场准入机会,而且容易去过度追求短期的投资回报率。

这些容易被获取的用户就像低垂在树上的果实,当他们被千篇一律的效果广告采摘完之后,企业的增长就陷入停滞,更高一层的新用户就越来越难被触达到,被吸引到。

03

当然,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困难有很多,但这其中也孕育了机会。

它的核心解决方案,就是企业借助于全域不同渠道、不同纬度构建的矩阵账号,追求“碎片化名声”。

大企业为了维持大众人群的广泛触达,需要像一个巨大的探照灯一样覆盖整个市场。

但中小企业并不需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品牌,而是要在特定的渠道、细分的目标用户中建立深度影响力和知名度,这就像用多个小探照灯一样,去照亮不同的小圈子。

它会基于企业的定位、产品的独特性和目标用户的兴趣和需求,而不是曾经宽泛的市场概念。

而且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今天中国的互联网环境跟国外并不一样,我们的社交媒体正在从一个连接朋友的平台,转变为基于算法推荐内容的“视播平台”。

也就是平台算法会主动根据用户的标签,包含年龄、地域、兴趣、行业属性、用户行为去推荐个性化的视频内容和直播内容,帮助品牌触达可能对自己感兴趣、有需求的特定用户。

这些用户不仅会看到品牌,还会发现更多有共同兴趣,但以前未曾接触过的人,从而创造新的连接,品牌的影响力也就随之传递到相邻的重叠人群。

如果我们的矩阵账号所展示的内容能够真正与这些人群产生共鸣,就可以创造出信任度极高的粉丝群体,这些粉丝不仅会购买产品,还会积极传播和维护品牌。

像前两天,我在上海讲创始人IP特训营,有同学就告诉我,他们的视频内容激活了之前的老客户,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这是老客户。

这些老客户过去可能因为对接人员的流失、信息的储存手段被企业遗忘,但今天借助于算法推荐和内容盘活,老客户就像每天看新闻联播一样看他们的内容,从他们的动态和分享中了解到企业整体的信息,又有了新的触达和成交机会。

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新订单,就是来自于新用户对内容的持续追更,逐步从创始人IP开始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了信任。

当然,想要借助于全域矩阵营销实现碎片化名声,还需要注意这些原则。

第一、情感共鸣。

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情感吸引力,特别是创始人IP,因为在所有的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品牌的内容需要与用户原创内容以及其他品牌内容竞争,算法更倾向于推荐人们喜欢和觉得有趣的内容。

内容本身要具有高度的情感、热点、以及娱乐价值,鼓励用户分享,从而通过社群的邻接效应和口碑传播,扩大触达范围,甚至溢出到大众渠道。

当然,不要忘记内容本身是为了企业的业务所服务,也就是最终落脚点是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上。

我们研究了目前企业传播的两个借力点。

一方面把中国文化元素整合到内容展示、品牌和产品设计中,像在视播平台上,中国非遗产品就非常火。我们有位河南学员是做汴绣的(她们今天更多放到了刺绣上),她们把这种传统工艺和文化巧妙地融入到产品设计和品牌形象,借助于日常的应用和家庭场景配合节假日送礼的习惯进行内容展示,拿到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各位今天就是520,你想好今天的的内容要怎么设计了吗?

另一方面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消费者的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

利用民族自豪感和消费者情感是中小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更强连接的关键,像“国潮”的兴起正是这种民族自豪感的体现。

特别是这次中美关税冲突影响了我们很多企业,但同时,它给企业、行业、产业带来的影响和变化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品牌传播节点。

怎么样去激发消费者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怎么样利用热点去建立更深层次的品牌连接,都是我们可以去设计的地方。

未来比产品设计更重要的是内容设计和策划,优秀的广告本身就是人们愿意主动消费的内容。

第二、清晰、独特的品牌价值。

品牌需要有自己明确的、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和主张,尤其是要思考我们跟其他品类有什么不一样的差异化和独特性。

当然,我们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细分出具体的顾客,不能泛而全,有了清晰的目标对象之后,就要去思考他们会有哪些应用场景,我们怎么解决他的问题?

这个过程当中有哪些是独特的、有趣的,用户能够感知到的价值。

视频内容赋予了企业打造自己独特的视觉、听觉和IP元素,这些是确保品牌矩阵能够在不同内容和渠道中都能被用户快速识别的关键。

当然,品牌的核心信息和创意风格要保持一致性,避免翻车。

第三、借助于AI提高运营效率。

在昨天单仁行618的文章里,我们讲到今天的电商平台包括淘宝天猫、京东、抖音都在推行AI工具,有文生图,文生视频,还有像单仁牛商研发的文思子牙专业营销AI系统。

今天的中小企业想要实现全域矩阵营销的效果,在各个渠道和平台照亮自己所在的行业,就一定要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整体成本,特别是改善重复劳动的环节。

所以,中小品牌突破大品牌的控制,并不是无法企及的。

只是需要我们一次一个碎片地去攻占,在全域中深耕矩阵、内容创新,拥抱推荐算法和AI工具,找到和链接自己的目标用户,实现品牌的成长和扩张。

来源:单仁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