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朋友圈时,你有没有发现个奇怪现象?身边同事天天晒美食、晒娃、晒旅行,可领导的朋友圈要么一片空白,要么停更在几年前。难道领导不爱分享生活?还是他们太忙忘了发?其实这背后存在是个很扎心又很现实的真相。
刷朋友圈时,你有没有发现个奇怪现象?身边同事天天晒美食、晒娃、晒旅行,可领导的朋友圈要么一片空白,要么停更在几年前。难道领导不爱分享生活?还是他们太忙忘了发?其实这背后存在是个很扎心又很现实的真相。
一、朋友圈是虚拟职场,领导也怕“说错话”
在咱们眼里,朋友圈就是个记录生活、抒发心情的小天地,但对领导来说,这里处处都是“职场雷区”。现在的工作群动不动就上百人,同事、下属、合作方甚至客户都在列表里。发个朋友圈,就像在公司大厅开直播,说的每句话、晒的每张图都可能被人反复琢磨。
我认识一位部门主管,有次休假去海边玩,发了条九宫格照片配文“终于逃离加班苦海”。结果第二天,就有员工在工作群里阴阳怪气:“领导都度假了,我们还在苦哈哈加班”。还有更糟的,他随手晒的红酒价格被合作方看到,转头就有人议论:“这消费水平,谈合作怕是没少赚吧”。从那以后,他朋友圈彻底成了“静默区”。
领导说话得代表公司形象,发条朋友圈,发少了显得冷漠,发多了又怕影响威严。吐槽工作?下属会觉得你抗压能力不行;秀生活品质?员工可能怀疑收入来源;分享鸡汤文?又怕被说画大饼。思来想去,干脆不发最安全,毕竟“沉默是金”在复杂的职场关系里,有时候真的管用。
二、身份特殊,隐私要“藏起来”
普通人发朋友圈,顶多是被亲戚催婚、被朋友调侃两句。但领导不一样,他们的身份自带“放大镜”属性。你想想,要是领导晒了孩子上学的学校,会不会有人琢磨着能不能让自家孩子也搭个顺风车?要是晒了家庭住址附近的景色,会不会有人突然“偶遇”来套近乎?
我以前公司的总经理,有次发了张周末钓鱼的照片,定位显示在郊区水库。结果没过几天,就有供应商带着高档渔具“碰巧”来“偶遇”,还热情邀请一起组队钓鱼。从那以后,他不仅不发朋友圈,连微信步数都关掉了。对领导来说,保护隐私不只是为了个人生活清净,更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情往来和利益纠葛。
而且,领导的朋友圈内容很可能被竞争对手盯上。分享行业见解?说不定被人拿去做文章;晒团队聚餐?可能泄露公司业务进展。在商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少一份曝光,就多一份安全,这也是为啥很多领导的朋友圈比保险柜还严实。
三、时间宝贵,哪有空“刷手机”
咱们下班回家,瘫在沙发上刷半小时朋友圈是放松,但领导的下班时间,可能比上班还忙。开会、应酬、处理紧急事务,一天下来累得只想倒头就睡。我见过部门总监凌晨两点还在改方案,早上六点又要赶飞机出差,这样的生活节奏,哪有心思拍照修图发朋友圈?
有位创业公司老板跟我吐槽:“以前我也爱发朋友圈,分享创业日常。但现在每天睁眼就是员工工资、客户投诉、资金周转,连吃口热饭的时间都没有,哪还顾得上发动态?”对领导来说,时间就是效率,每分每秒都要用来解决公司的大小难题。就算偶尔有空,他们更愿意用这点时间陪陪家人,或者休息充电,而不是在朋友圈里耗费精力。
而且,领导需要保持专注力。刷朋友圈容易分散注意力,打乱工作思路。我曾观察过,领导们处理事情讲究“快准狠”,一旦被碎片化信息干扰,很难迅速进入深度工作状态。所以,不刷朋友圈、不发动态,反而成了他们提高效率的“工作习惯”。
四、格局不同,目标在“更远的地方”
普通人发朋友圈,是为了记录生活、获得点赞、和朋友互动。但领导的思维方式,早就跳出了这个圈子。他们关注的是行业趋势、公司发展、团队管理,朋友圈里的点赞和评论,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
就像我现在的大领导,平时沉默寡言,朋友圈常年不更新。但每次开会,他对行业动态的分析、对公司战略的规划,都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私下聊天时,他说:“与其花时间经营朋友圈人设,不如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在他们眼里,实实在在做出业绩、带领团队成长,比朋友圈里的风光更重要。
而且,领导的成就感来源和普通人不同。我们可能因为一条朋友圈收获几百个赞而开心,但领导更在意公司营收增长了多少、项目谈成了几个、团队培养出了多少人才。这种深层次的价值感,是朋友圈无法给予的。所以,不是他们不爱分享,而是他们的“舞台”,在更广阔的现实世界里。
下次再看到领导“高冷”的朋友圈,别忙着吐槽,多想想背后的无奈和压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状态,领导不发朋友圈,或许正是他们对工作负责、对隐私保护、对自我管理的体现。毕竟,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在各自的赛道上,为生活努力奔跑着。
刷朋友圈时,你有没有发现个奇怪现象?身边同事天天晒美食、晒娃、晒旅行,可领导的朋友圈要么一片空白,要么停更在几年前。难道领导不爱分享生活?还是他们太忙忘了发?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说说领导不发朋友圈的四个真实原因,看完你可能会对身边的领导多几分理解。
来源:纯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