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大战,把家里最老的和最小的都哄迷糊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9 23:00 1

摘要:很难想象,如今AI用得最溜的人已经不是整天泡在网上的时髦小年轻了,而是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

很难想象,如今AI用得最溜的人已经不是整天泡在网上的时髦小年轻了,而是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

前两天回了趟老家,就发现我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成了AI的资深用户。

当我还在笨拙寻找聊天框入口的时候,人家已经熟练打开手机里的APP,从最近有什么新剧到某个电器坏了要怎么修,问AI比跟我说话还多。

与此同时,网上另一个最爱用AI的群体是年轻爸妈——让AI去应付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自己就可以在一边躺平玩手机了。

距离Deepseek在国内卷起AI浪潮,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年。

这半年里,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字节押注豆包AI,腾讯为元宝疯狂砸钱。

业内人士谈的是都大模型、响应时间、学习能力……看似大家都在争夺技术上的老大,试图卷出更聪明的AI。

谁能想到最先被哄迷糊的居然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现实似乎在告诉我们,当“电子保姆”,才是国产AI们的最好归宿。

相比于一年前各种看不懂的术语,如今跟AI有关的新闻越来越接地气。

新闻主人公不再是满嘴时髦词语的精英年轻人,而变成了“我爸我妈”“我爷我奶”“我大姑我外甥”。

字节拼了老命扶持的AI豆包,最近在网上的知名title是中老年人的“赛博孩子”。

你经常能刷到一类视频,年轻人拍爸妈捏着手机跟豆包聊天,脸上笑出的褶子比跟自己说话的时候还多。

@想去散步

“这个保健品能不能买?””“某某电视剧的大结局是什么?”“旅游时拍的小视频发朋友圈要怎么写文案?”

以前需要问孩子的问题,爸妈现在通通问豆包。

@餐餐

虽说在绝大多数时间里,AI给出的答案都跟年轻人自己在网上随手搜的没啥区别。

但胜在绝对不会说不知道,且永远耐心、永远情绪稳定。

真孩子听到老人问自己“腰疼需要怎么缓解”,可能只会催他赶紧上医院检查。

但“赛博孩子”不仅能分析从肌肉劳损到肾结石等一系列病因,还会贴心问你“持续多久了?是一侧疼还是双侧疼?”

真孩子被爸妈问“最近在干嘛”“睡觉没有”,可能很快就会不耐烦。

但AI会说“你怎么也没睡啊,听你讲晚上吃的好吃的,可有意思了”——可谓是情绪价值拉满。

@悬木

除了“赛博孝子”之外,如今豆包还在另一个赛道上一骑绝尘。

那就是“赛博带娃保姆”,专门用来应对语言爆发期的小孩。

年轻爸妈们亲切称为“他豆包姨”,号称AI的普及解放了自己因为哄娃而疲惫不堪的头脑。

每天解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听孩子第三十遍讲同一个故事还要给出即时反应,这对于成年人来说堪称一种地狱级别的情绪劳动,幸好如今有了豆包姨。

我之前刷到过一个视频,里面的小孩对着豆包讲了十几分钟自己今天吃菠萝蜜的故事,而AI全程句句有回应,堪称捧场王。

@派派的一天

还有家长干脆训练出了“奥特曼”版本的豆包,无痛实现让孩子“追星”的效果。

“给奥特曼打了一个小时电话,把这个月做的事儿全讲给奥特曼了。”

@小冉冉Leo

如果说豆包占据的是提供趣味知识和情绪价值的“保姆生态位”,那么腾讯的AI元宝似乎致力于成为打工人的助理。

仔细想想也很合理——毕竟微信群早就变成工作群了,能直接在微信里用的AI成为工作助理,也算顺理成章。

在很多职场博主口中,你打工可以不带脑子,但不能没有元宝。

找工作时可以靠AI筛选出有前景、收入稳定的神仙公司;签合同之前问问元宝,能有效防止被无良公司坑

@职场教练Echo

等真正入职了,它又是你摸鱼的最好帮手。

充斥着职场黑话的PPT可以靠它生成,领导发来的废话文件可以靠它总结重点。

甚至加班太多emo了,还能让元宝给你生成一段彩虹屁——

到底能不能让人干劲满满尚且存疑,但打工人的私人助理的人设AI设算是立住了。

@海术吐泡泡

相比之下,最早掀起国产AI势头的Deepseek倒成了老实人。

工作能力虽然强,但既不能说话,人设也不突出,还老显示“服务器繁忙”。

业内文章在分析国内AI厂商的发展时,都会把年初的Deepseek大火看作是分水岭。

在此之前,无论是像字节、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厂,还是一些专做AI业务的小厂商,都把“技术储备”作为主要的发力点。

简单来说就是集中力量卷技术,提升算力也好、优化大模型也好,总之是想办法做出更聪明、学习能力更强的AI。

直到Deepseek在全民范围内掀起热度,国产AI们也开始从技术储备往应用上转向。

比如年初腾讯就把元宝从负责大语言模型研发的团队中切割了出来,被认为是正式转为面向To C市场的产品。

大厂们似乎终于想明白了。“打入用户心智有很多种渠道,不一定非要卷AI的聪明程度。”

@李李鑫鑫

如今豆包成为老人的“赛博保姆”,元宝成为打工人的“摸鱼助理”,很难说是用户们自发的选择。

更多是大厂们在有意塑造产品的定位和“人设”。

像豆包AI的策略是整合很多玩法,从深度思考到ai生图、拍照答疑、语音通话,主大一个不求功能完美、但求先有。

它是较早开放了语音通话功能的国产AI——也正是这个不算难做的功能,让豆包深深植入了中老年人的心智。

你只要见识过家庭群里成串的60秒语音,就知道“不用手动打字”这件事对长辈们来说有多大的吸引力。

相比于聪明程度、信息搜索能力,豆包在“网感”上卷得更努力。

能蹭的热度通通蹭上,此前推出五一前Gpt4o生成Iphone“自拍”的功能爆火,豆包很快就推出了同样的功能。

就像导航地图爱找明星录语音包,豆包也在APP里搞了一大堆“智能体”,也就是人设不同的AI,用户还能自己生成智能体。

这个功能后来在网上产出了一系列整活视频,什么“让豆包冒充自己给闺蜜打电话”啦,“生成一个豆包版AI妈妈跟真妈妈对峙”啦……也把豆包的知名度扩散到了更大的网友群体中。

@三笠青钢影

相比之下,腾讯元宝走的是另外一套人设。不同于豆包使用自研模型,元宝是直接接入了Deepseek。

在后续宣传中,反复强调腾讯元宝是“第一个接入Deepseek的大厂”“能联网搜索公众号文章”,体现实用性、专业性。

或者也可以说,是在打造一种“班味”人设。

网上拍视频推荐元宝的很多都是职场博主、考研博主,教你如何利用AI高效做表格、抓取资料核心信息。

“周报10分钟交差”“让AI帮你复盘错题”,哪个打工人考研党能抵挡的住这种诱惑。

豆包卷“整活网感”,腾讯元宝就打入现实中的下沉市场。

跟不少地方上的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展开合作,强调AI在技能学习方面的方便。

比如用AI知识库缩短月嫂培训时长、厨师研发融合菜时用AI查阅不同菜系菜谱发展情况等。

就像苹果的iPhone 4当年横空出世改变了手机的发展方向,从而也诞生出“IOS应用程序开发商”这个行业。

新的技术发展必然带来新的行业和新的市场需求。

而如今大厂们也意识到,自己不一定要做“更好的手机”,才能在AI发展中分一杯羹。

当一个出色的“应用程序开发商”,同样是AI时代的机会。

03、搞技术哪儿有跑马圈地香

一个事实是,尽管普通大众都在等待更牛的AI技术出现,但各个AI厂家们已经提前进入了“跑马圈地”的抢用户阶段。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中国AI原生App活跃用户数达到2.4亿,净增用户超1.15亿,用户黏性也出现了快速增长。

大厂们一方面在拼命花钱投广告。

今年一季度,AI产品的全行业投流费用约为18.4亿元,超过2024年的任何一个季度。

其中,元宝在3月的投放费用达到了11亿元,硬生生靠砸钱给自己短暂砸到了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榜第一的位置。

另一方面,本身拥有极大互联网社交资源的字节和腾讯,也开始给自家旗下的AI产品引流。

图源字母榜。

而最近元宝也开设了微信账号,被用户添加为好友之后,就会常驻于微信聊天列表中。

图源字母榜。

从功利角度来说,目前豆包和元宝都是免费使用的,主要盈利方式还是通过内置广告,因此需要用各种方式提高下载量和日活量。

但即使从AI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厂们卷人设、争夺用户的举动,其实也是AI发展趋势中必要的一环。

有人要对更尖端的技术发起冲锋,也有人要让这些技术落地。

一个非常实际的现状是,基本盘市场对于某项先进技术的认可,往往就是看它好不好用、自己能不能用。

目前的豆包、元宝们或许还不够智能,但也真真切切解决了一些需求。

比如有人用AI练习英语口语,也有家长习惯拿AI里的“搜题”功能帮自己辅导孩子写作业。

前阵子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父亲跟AI的故事——父亲得癌症去世后,她翻看父亲手机,发现他生病之后经常会问豆包问题。

在离世前一个月的某天,父亲在对话框里打下,“我要去世了,豆包。”

在面对死亡的惶恐和跟家人善意的隐瞒中间,是并不完美的AI托了他一把。

无论大厂们怎么费尽心思投广告、引流量,这场AI之战的胜者最终还是靠消费者们来决定。

不过劝大厂们在卷花活、抢用户的同时,也能分出心思做好技术的研发和迭代。

毕竟看一眼今年一季度的AI下载榜单,就会发现经常被吐槽“页面简单”“服务器总是繁忙”的DeepSeek,依然把其他APP狠狠甩在了后面——

咱们广大网友或许不懂AI,但还是懂“什么都不如真本事”这个朴素道理的。

来源:创意民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