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爱的朋友们,今年的5月29日,是中国计生协第27个“会员活动日”。在中国计生协“会员活动日”来临之际,我们开启了“我眼中的计生协”作品征集活动,今天进行第三期作品展示,一同去探寻大家与计生协的珍贵瞬间与动人故事,感受那份温暖与力量。
有情岁月,让爱无尽
——计生协为幸福保驾护航
有人说,计生协是个“小”单位,但是在我眼中,计生协却做了很多大事。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人民”重于千钧,“人民”就是一切,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自2020年底我来到计生协,以计生协工作者的身份接触到许许多多计生特殊家庭,我深深感到计生协以“暖心家园”为阵地,给很多计生特殊家庭带来物质上的帮扶和精神上的慰藉。
保定市计生协组织计生特殊家庭
开展“包粽子 迎端午 暖人心”活动
协会多年来用心、用力、用情做服务。新的一年要到了,协会为老人们献上一场戏曲盛宴,并围坐一桌一起吃“团圆”饭;端午节到了,协会提前准备好粽子叶、糯米、蜜枣、棉线,组织计生特殊家庭一起包粽子、吃粽子;重阳节到了,协会带老人们看精彩的节目演出,共度佳节;春天,带老人们户外赏花;夏天带老人们体验采摘乐趣……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提升老人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保定市计生协组织计生特殊家庭
开展母亲节插花活动
现在每每与老人们见面,他们总是热情地和我们握手、拥抱,像对子女般关怀。还有几个老人专门送来锦旗,上写“不是亲人胜亲人,万般呵护暖人心”。每当这时,我心里都万分感慨,觉得自己的工作意义非凡,它不像是工作,更像是帮这些老人们乐观生活的一剂良药。
计生协早已褪去旧衣衫,换了新形象。协会的服务覆盖生命全周期,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计生协工作者和会员、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家庭幸福和谐保驾护航。
——河北省保定市
计生协工作者
庞晗
代码之外,暖意成篇
在科研单位的办公楼里,我每天面对的是密密麻麻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报表,但在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却有着计生协最温暖的故事。
小林是我们单位的一名技术骨干,也是一位坚强的母亲。她的孩子早产并被诊断为脑瘫,这个消息击碎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初为人母的喜悦被漫长的康复之路取代。
计生协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他们协助小林联系专业医疗机构,寻找最适合孩子的康复方案;还定期为小林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在计生协的牵线搭桥下,小林加入了一个由脑瘫儿家庭组成的互助小组。在这里,她不再是独自面对困难的“孤岛”,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互相鼓励,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在日常工作中,计生协还经常组织健康讲座、亲子活动、心理辅导课程……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计生协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每一个家庭与社会的关爱。计生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服务群众”的深刻内涵,关注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那些在电脑屏幕前录入的信息,那些反复核对的档案,最终都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关怀,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计生协工作的参与者,我深知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和计生协一起,用数据传递关怀,用行动守护幸福,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力量。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
生命的刻度与温度
又一年中国计生协“会员活动日”的到来,我的思绪飘回二十五年前那个蝉鸣聒噪的夏天。那时的乡镇计生办,一间办公室、两张木桌、两个文件柜承载着全镇万余人的档案,我和主任提着装满各类表格的塑料袋,穿着雨鞋走在泥泞的道路上,详细了解每个家庭的生育情况。
随着时光的推移,一晃,时间来到2021年3月,当“江西卫惠保”的政策文件摆在桌面时,我触摸到了新时代赋予计生协的温度。这个突破传统保障框架的惠民政策,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民生保障的新天地。
“江西卫惠保”的每一场宣传推广会,协会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回复群众,把复杂的保险条款用方言转化成乡亲们听得懂的“治病钱”“救命金”。
当锦旗展开时,红绸上“为爱呐喊暖人心 为民排忧办实事”的金字刺痛了我的眼眶。那位肩关节置换患者的儿媳说:“年过七旬的婆婆,忍受剧痛,不愿意手术。如今,卫惠保不仅报销了大部分医疗费用,而且非常方便快捷,让全家回到了往昔的欢乐。”
二十五载春秋流转,计生协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清晰。它既是民生政策的解读者,更是群众冷暖的感知器。当暮色中的办公室亮起灯火,我看到的不再是堆积如山的表格,而是万家灯火里绽放的笑颜。这份认知的蜕变,恰如破茧之蝶,在时代的春风中舒展着为民服务的翅膀。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
以爱之名,编制生命的暖网
在每个家庭需要关怀的时刻,计生协总能带来温暖。我们不是超人,却想以凡人之力守护生命的希望;我们没有魔法,却想用爱与责任编织起一张抵御风雨的网。我眼中的计生协,是万家灯火中一盏不灭的灯,是平凡岁月里一束温柔的光。
生命之初的守护者:从“孕育”到“新生”的全程护航
当准妈妈为产检奔波时,鱼台县王庙镇计生协的“优生优育课堂”已备好孕期营养指南与新生儿护理手册;当新手父母因育儿焦虑时,计生协“向日葵亲子小屋”里传来婴儿的笑声与早教老师的歌声。计生协用行动诠释着“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困境中的摆渡人:以暖心行动抚平生命褶皱
我们镇上王阿姨的丈夫因病离世,独子在外打工。直到我们计生协志愿者敲开她的门,在每个节日陪她包饺子、话家常,她的脸上才多了一丝笑容。如今,王阿姨成了王庙镇呈祥社区“暖心家园”的编织课老师,用毛线针织出对生活的热爱。
在计生协的帮扶档案里,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安装“一键呼叫”设备,给留守儿童开设“两点半课堂”,为计生困难家庭申请大病救助……我们把“雪中送炭”变成“细水长流”。
新时代的破局者:在变局中书写“以人为本”的答卷
当生育政策调整,计生协迅速转型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推动者。我们联合企业打造“妈妈小屋”,让职场哺乳期女性不再尴尬;在为民服务大厅开设全天候“银龄课堂”,教老人用智能手机预约挂号、视频通话;推出“家庭健康顾问”服务,为三高人群定制营养食谱。
永不熄灭的星火:扎根基层的“生命守望者”
在计生协的队伍里,有退休医生二十年如一日为村民义诊,有年轻社工用漫画科普生殖健康知识,更有无数志愿者默默整理着“计生家庭档案”,记录着每户家庭的悲欢冷暖。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脚步丈量着民生的温度。
疫情期间,计生协为封控区的计生特殊家庭送去“爱心菜包”;暴雨洪灾中,用皮划艇转移被困孕妇;乡村振兴路上,为留守妇女开设电商培训课……这些零散的片段,拼凑出了基层最温暖的民生图景。
我眼中的计生协是用生命温暖生命的“人间烟火”。我们要像一株株扎根大地的蒲公英一样,将健康、希望与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以不变的初心回应时代的命题。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
在爱的微光里,我们彼此温暖
我是一名县区计生协的主要负责人。三年前,我第一次认识“暖心家园”项目,项目服务计生特殊家庭,陪伴他们走过生命中最寒冷的季节。起初,我以为自己只是组织活动的负责人,后来才发现,这份工作早已超越了职责本身。
记得第一次见到计生特殊家庭的李阿姨时,她坐在活动室的角落,那天,我们做手工插花,她颤抖着拿起一朵向日葵,我轻轻抱住她。自此,我去李阿姨家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去陪她聊聊天,了解她近况。慢慢地,李阿姨的话越来越多,越来越愿意分享她的每一天。再后来,李阿姨成了“暖心家园”的常客,她开始放声地笑,甚至主动教其他家庭做手工,更令人欣慰的是,她能够帮助我们关怀新的计生特殊家庭。有一天,她拉着我的手说:“小赵姑娘,谢谢你。”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我们给的不仅是陪伴,更是让他们重新触摸生活的勇气。
我们计生协的小伙伴还创建了“拥抱阳光·生育关怀”服务品牌,我们为每一个家庭建立了服务档案,及时更新他们的需求,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实现小心愿。有人问我这份工作的意义,我想起李阿姨现在开的小花店,想起张姐热气腾腾的饺子,想起每次活动后那些微微挺直的背影......爱能让裂缝里长出新的生命。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
当一名“耕耘者”,
让“向日葵”开满山
在我眼中,计生协是扎根乡土的育儿园丁,是用乡音浇灌希望的播种人。作为翔安区计生协"向日葵亲子小屋"工作者,我在锄山村的石板路上走了三年,在各级计生协的大力支持下,终于让科学育儿的春风吹进了深山。
家长带着孩子们在“向日葵亲子小屋”快乐玩耍
在这个村庄里,大多数幼儿由祖辈养育。记得第一次举着宣传册入户时,阿公们蹲在门槛上抽烟:“娃娃能跑能跳就行,整这些洋玩意干啥?”我们索性收起专业术语,用闽南俚语把育儿经编成“种田谣”——备孕是松土,胎教是施肥,早期教育就像给秧苗间苗。在古榕树下摆开竹编筛子,教阿嬷们用黄豆练抓握;拿田间地头的苦瓜、地瓜当认知教具。
最难忘的是杨阿嬷的转变。起初她觉得“玩玩具不如学干活”,直到看见孙女在感统训练后不再怕生。现在她能用藤条编出串珠架,骄傲地说:“带娃和种菜一样,光使蛮力不行。”这样的星火渐成燎原之势,曾经紧锁的院门次第敞开,石板路上多了祖孙携手上课的身影。
我们摸索出“三入”工作法:用乡音入门、用土法入心、用示范入行。如今翔安区11个“向日葵亲子小屋”通过“定点+流动”模式,把育儿课堂搬到古厝檐下、田间地头。累计开展的上百场活动,有教阿公制作感官瓶的“百草课”,带阿嬷跳亲子操的“竹竿舞”,还有用红砖教形状认知的“古厝学堂”。
我愈发坚信:计生协既是新时代生育支持的践行者,又是千家万户幸福密码的传递者。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山乡育儿的“耕耘者”,让更多“向日葵”绽放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让科学的育儿观像春茶一样,在每片绿叶间舒展传承。
——厦门市翔安区
计生协工作者
吴文增
温暖与希望的传递者
我眼中的计生协,是永不熄灭的温暖火炬,照亮万千家庭的幸福之路;更是连接党和群众的坚固桥梁,一头系着国家政策关怀,一头牵着百姓生活期盼。
记得走访计生困难家庭曾先生夫妇时,我们为老人送上生活物资,耐心讲解帮扶政策,曾大叔眼眶泛红,感激地说:“现在家庭遇到困难,政府没有遗忘我们,让我们在这温暖的大家庭中,倍感幸福……”这一刻,我真切感受到,计生协的每一次行动,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最生动的实践。
在入户访视0-3岁发展障碍儿童家庭时,我们分发“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科普材料,现场指导科学育儿方法,并且联动专家制定干预方案。三个月后回访,家长欣喜分享孩子的点滴进步——改变即使微小,对家长来说却是弥足珍贵,正是计生协点燃家庭希望的有力见证。
计生协聚焦“一老一小”需求,从社区里手把手教科学育儿的“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到广场上将政策融入游戏的“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从为独居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到开展心理疏导,计生协用细致入微的服务,编织起一张温暖的网,让党和政府的关怀浸润千家万户。
举办“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向群众分发“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科普材料
计生协的工作虽平凡,却以点点滴滴行动诠释“民生无小事”。我将不忘使命,继续传递温暖和希望,让幸福的光芒照亮每一户家庭。
——厦门市同安区祥和街道
计生协工作者
张圆
快来为你心仪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每期投票时间为期一周。
下一期精彩作品正在路上,
您是否也有话想说?
投稿邮箱:cfpa529@163.com
CLICK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
来源:中国计划生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