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有些事儿,刷新你的三观,让你觉得活在这世界上,简直是场大型魔幻现实主义戏剧。
女大学生看演唱会被取消贫困金赞助,想对方赔违约金:他违约了
这世道,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总有些事儿,刷新你的三观,让你觉得活在这世界上,简直是场大型魔幻现实主义戏剧。
而我们,都是台下的观众,偶尔还得客串一把。
01
最近,就听说了这么一档子奇葩事。
一个律师,在直播间里跟大伙儿唠嗑。
聊着聊着,就接了个烫手的山芋。
一个女大学生,跑来咨询。
说她被人给“违约”了,要讨个说法。
律师嘛,见多识广,心想多大点事儿啊。
结果听完原委,估计也是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这姑娘,是个正儿八经的贫困生。
有个好心人,通过她老师搭的线,一直资助她。
每个月给一千块,不多不少,够她基本生活。
双方还签了个什么“赞助协议”。
听着还挺正规。
结果呢,这姑娘拿了赞助金,转身就去潇洒了。
买了张演唱会的票,据说还不便宜。
好巧不巧,这事儿让那好心人给知道了。
人家一琢磨,我这钱是让你雪中送炭的,不是让你锦上添花的。
于是乎,赞助就给停了。
这下姑娘可不干了。
她说,协议签了,你怎么能说停就停?
你这是违约!
得赔我违约金!
听到这儿,我估摸着直播间里的网友,下巴都掉地上了。
02
那律师也是个明白人。
他就问了:“你们那协议,有没有规定你必须拿钱干嘛,或者说,你得为他提供什么服务?”
姑娘支支吾吾半天。
最后憋出来一句:“那倒没有,就是无偿资助。”
无偿的。
这就有点意思了。
律师估计心里也是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
但他还是耐着性子解释:“你这情况啊,想要违约金,恐怕有点难。”
是啊,太难了。
这压根儿就不是一个频道的事儿。
人家凭着一颗善心帮你,不求你感恩戴德,起码也别把这当成理所应当吧。
更别提反咬一口了。
这姑娘倒好,觉得自己委屈得不行。
她说,这位赞助者,是她老师的一个朋友。
当初看她可怜,才伸出援手。
现在说断就断,这不是坑人吗?
每个月一千块呢,突然没了,这日子还怎么过?
越说越气,最后直接开喷,骂人家是“渣男”。
我真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儿来形容这种脑回路了。
人家好心帮你,你不珍惜,反倒成了“渣男”?
这逻辑,真是清奇得可以上天了。
03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她去看演唱会的理由。
她说:“其实我也不想去的。”
哦?那你去干嘛?
“全校的人都去了,如果我不去的话,就是不合群。”
这话说的,理直气壮。
好像不去演唱会,就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一样。
为了所谓的“合群”,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拿着别人的善款去追星。
这种“合群”,不要也罢。
我寻思着,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没钱看演唱会就排挤你。
如果真是那样,那也不是什么值得交的朋友。
说到底,还是虚荣心作祟。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别人享受的,我也不能落下。
至于钱从哪儿来,那不重要。
反正有人给。
这种心态,跟那些心安理得啃老的巨婴,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啃的对象,从父母换成了一个不相关的“好心人”。
而且,她似乎完全没意识到,这“赞助”的性质是什么。
那不是投资,不是雇佣,更不是什么包养。
那是一份不求回报的善意。
善意这种东西,是经不起这么挥霍和践踏的。
你把它当成驴肝肺,那它自然就会收回去。
很简单的事儿。
04
要我说啊,这好心人就该硬气到底。
不仅不给什么违约金,还得把之前给的钱,掂量掂量,看能不能要回来一部分。
当然,法律上估计不支持。
但从道义上讲,这姑娘确实不配得到这份资助。
咱们老话讲,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退一万步说,就算做不到涌泉相报,起码也得知情识趣,别给人家添堵。
你喂条狗,它还知道冲你摇摇尾巴呢。
这位女大学生的操作,可真是让人寒心。
典型的“白眼狼”,喂不熟的那种。
如果这次好心人妥协了,给了所谓的“违约金”。
那下次呢?
她会不会说:“同学们都开宝马奔驰,我没有,不给我买就是不合群,就是违约!”
到时候又该怎么办?
这种口子,一旦开了,就收不住了。
所以啊,善良也得带点锋芒。
不是谁都值得你倾囊相助。
有些人,你帮了她,她不仅不感激,还会觉得是你欠她的。
对于这种人,及时止损,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别让自己的善心,成为别人得寸进尺的资本。
这年头,想做个好人,真挺难的。
你得擦亮眼睛,还得有颗强大的心脏。
否则啊,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这些奇葩事儿给气出内伤。
人生啊,果然处处是修行。
只是这修行的难度系数,好像越来越高了。
来源:丁妈妈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