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城不拆了改腾退,到底图个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18:59 1

摘要:这两年老北京人见面打招呼都换词儿了:"您家腾退了吗?"这话听着新鲜,可要是搁十年前,大伙儿都问的是"您家拆了没"。东西城这片皇城根儿底下的老胡同,从拆迁变成腾退,这里头的变化可大有门道。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个事儿。

这两年老北京人见面打招呼都换词儿了:"您家腾退了吗?"这话听着新鲜,可要是搁十年前,大伙儿都问的是"您家拆了没"。东西城这片皇城根儿底下的老胡同,从拆迁变成腾退,这里头的变化可大有门道。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个事儿。

先说这腾退和拆迁有啥不一样。拆迁就像推土机作业,连人带房全搬走,老胡同转眼变高楼。腾退更像是"抽丝剥茧",老宅子留着不动,只是让住户搬出去。您要是住过胡同大杂院就知道,五户人挤在个四合院里,上公厕得排队,冬天烧煤炉子取暖,日子确实不舒坦。政府给补偿款让搬去五环外住楼房,乍看是桩美事儿。

可为啥突然不拆了呢?去年我路过南锣鼓巷,看见工人们拿着小铲子修老门楼,那精细劲儿跟绣花似的。街坊王大爷说:"早些年拆掉的砖雕门墩,现在花大价钱仿制都做不出那个味儿。"这话在理儿。前些年大拆大建,多少明清老宅子说没就没,现在想拍个老北京电影,都得跑影视基地找布景。政府这是回过味儿来了——老北京城拆一片就少一片,得留着这些活历史。

腾退这事儿也没那么简单。住西单的老李头去年签了腾退协议,拿着补偿款在房山买了套房。可住进去就傻眼了,菜市场离着两公里,看病得坐一小时公交。他老伴天天念叨:"这新楼房是敞亮,可街坊四邻都不认识了,想找人下盘棋都得打电话约。"像老李这样的不在少数,补偿款看着不少,真搬出去才发现生活全变了样。

现在胡同里挺有意思。腾空的院子有的改成了"共生院",老住户和设计师住一块儿改造老房。前门那边有个院子,八十岁的赵奶奶还住东厢房,西厢房改成了咖啡馆。年轻人来喝咖啡,顺道听赵奶奶讲她小时候看见的北平城。这种新旧混搭,倒让老胡同有了新活法。不过也有街坊抱怨,说是保护老城,可修好的四合院都改成会所了,普通老百姓再也住不回去。

说到底这事儿得两头看。保护老北京城确实该点赞,可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也得顾着。腾退政策要是能更灵活点,比如让老街坊有选择回迁的机会,改造时多听听原住民的想头,老城保护才能真接地气。就像钟鼓楼晨昏定省的钟声,既要留住历史的回响,也得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舒坦,这才是老北京该有的样儿。

来源:北京安置房大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