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医学专家,是个从实验室干到管理岗位的实在人。他前半辈子跟显微镜打交道,后半辈子忙着给老百姓办实事,最拿手的就是把专业知识变成老百姓用得上的服务。
(个人信息开头)
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医学专家,是个从实验室干到管理岗位的实在人。他前半辈子跟显微镜打交道,后半辈子忙着给老百姓办实事,最拿手的就是把专业知识变成老百姓用得上的服务。
这人读书的时候就认准了医学这条路。在清华大学医学部那些年,专门研究细胞病变是怎么回事,就跟咱们平时琢磨庄稼为啥生病是一个道理。后来在《肿瘤微环境》杂志帮着审稿子,两年经手了43篇专业论文,练就了火眼金睛。最有意思的是他2016年搞的那个肺癌细胞培养方法,现在都写进实验手册了,全国搞研究的都得按他这个法子来。
转行干公共服务之后,他干的都是接地气的活儿。前几年跑遍乡镇卫生院,把17个卫生站的B超机挨个换了新,还都登记在册。2021年评上管理干部后备人才,转头就去帮着修订实验室安全规范。现在正忙着给7类公共服务定规矩,让各个部门办事儿能对上茬儿。
要说他厉害的地方,就是把书本上的病理学知识用活了。彭州市现在83个社区医疗点,老百姓走不到两里地就能看病。去年全市做了12.7万例病理检测,用的都是他参与搞的数字化系统,现在每天能处理173个切片,比原先快多了。他还牵头定了两个硬标准,一个是检测样本怎么转送,一个是病理片子怎么保存,让整个流程清清楚楚。
在技术保障方面,他带着团队每年要给318台设备做"体检",保证误差不超标。最绝的是给老建筑做三维建模,27处历史建筑的温度湿度全天候盯着,文物保护也整得明明白白。跟大学合办的培训班每年教400多号人,专门培养会管实验室的人才。
现在彭州市的人才库里有2.7万专业人才,每10个人里就有2个是干医疗的。特别缺的病理检测人员每年新增8%,他牵头的培训项目功不可没。要说这人有什么特点,就是既能坐得住实验室,又能跑得下乡镇,把专业知识揉碎了用在老百姓需要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不是传播任何负能量,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等不良引导。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并做出整改。
来源:公积金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