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的评估与训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17:10 1

摘要:饮水量30ml,观察记录饮水时间,有无呛咳、饮水状况,并记录患者是否会出现异常的饮水情况,如含饮、谁从嘴唇流出、啜饮等。

一、评估

1、筛查试验

①洼田饮水试验:

饮水量30ml,观察记录饮水时间,有无呛咳、饮水状况,并记录患者是否会出现异常的饮水情况,如含饮、谁从嘴唇流出、啜饮等。

②反复唾液吞咽试验:

患者坐位,卧床患者采取放松体位,检查者将食指横置于患者甲状软骨上缘 嘱做吞咽动作,当确认猴头随吞咽动作上去越过食指后复位即判定完成一次吞咽反射。当患者诉口干难以吞咽时,可在其舌上滴注少许水,以利吞咽,尽快反复吞咽并记录完成吞咽次数。评定标准:老年患者在30秒内能达成三次吞咽即可。一般吞咽困难的患者即使第1次吞咽动作能顺利完成,但接下来的吞咽动作会变得困难,或喉头尚未充分上举就已下降。

2、吞咽器官的检查

①唇、颊的运动:观察唇颊两边的位置是否对称,有无流涎、说话时唇的动作,咬肌是否萎缩,是否有力。

②下颌的运动:静止时下颌的位置,言语和咀嚼时颌的位置、颞下颌关节活动有无异常。

③舌的运动:静止时舌的位置、伸舌运动、舌抬高运动、舌的双侧的活动、舌的交替运动、舌的感觉等。

④软腭的运动:发“a”音观察软腭的抬升、说话时鼻腔是否漏气、刺激腭弓是否有呕吐反射出现。

⑤喉上抬:检查者将手放于患者下颌下方,手指张开食指轻放于下颌骨下方的前部,中指放于舌骨,无名指放于甲状软骨的上缘,小指放于甲状软骨下缘,嘱患者吞咽时,无名指的甲状软骨上缘能否触到中指来判断候上台的能力,正常吞咽时甲状软骨能触及中指(2cm)。

⑥呼吸功能:呼吸频率,呼吸模式,胸式呼吸还是腹式呼吸,平静呼吸的时间。

⑦吞咽染色试验:适用于有气管切卡或有误吸风险的患者,给患者进食一定量的染色混合食物,吞咽后,观察或用吸痰器或在气管套中抽的痰吸,观察是否有染色食物。

评定标准:若患者有咳出或从气管套析出有染色食物证明有误吸应做吞咽造影检查。

摄食评估:糊状(米糊,浓粥)-流质(水)-半流质(稀粥)-半固体(烂饭)-固体(正常米饭,面包等)
进食数量:2.5ml-5ml-10ml-15ml。

二、训练

①发“啊”“一”“呜”“呀”音,维持5s,5次/组

②闭唇鼓腮,咧嘴,下颌的左右移动训练

③舌训练:舌的上下左右移动训练,伸舌训练,卷舌训练

④呼吸训练:吹气,吹风车,吹气球,吹蜡烛等训练。

⑤感觉训练:冰刺激和酸刺激训练

⑥头抬升训练:患者仰卧于床上,尽量抬高头使眼睛看向自己的足趾,但肩不能离开床面重复数次

⑦摄食训练:低头吞咽,仰头吞咽,头侧健侧吞咽,转头吞咽

来源:健康盛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