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0日,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跟随媒体探校团走进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校区(以下简称“福实侨香校区”),深度参观探访校园特色课程和特色课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君健接受了记者的深度访谈,就学校课程改革特色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徐丽 通讯员 刘霞辉
12月10日,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跟随媒体探校团走进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校区(以下简称“福实侨香校区”),深度参观探访校园特色课程和特色课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君健接受了记者的深度访谈,就学校课程改革特色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作为一所 2005 年 9 月建成的区属学校,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精准定位,并实现稳健发展,逐步成为福田区、深圳市乃至广东省都颇具特色的学校呢?其发展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成功密码?接下来,请随记者的镜头一起探寻。
创感教育
培养完整而有创造力的现代人
“福实侨香校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安托山九路6号,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80个教学班,3700余名学生,曾获广东省课程建设实验基地、广东省校本教研示范基地、深圳市课程改革领航学校、深圳市教育改革领跑学校、深圳市最具来来特色学校、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福田区首批课程建设基地学校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级荣誉称号;教师70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区级等各项教学技能比赛和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中获奖。
王君健介绍了侨香学校以“培养走向世界的,完整而有创造力的现代人”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创感教育理念。他表示,“创感教育”的灵魂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有深厚的民族情感、系统的完整的思维结构、超强的创新意识、与人合作善于表达等特质。
侨香实验学校,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王君健表示,孩子们阳光自信、喜欢老师、喜欢学校、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这才是一个学校最成功的地方,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丰富平台
为师生的多彩展示提供支撑
侨香的校训是“全纳、开放、多元、卓越”,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一处连廊上展示的都是各个年龄段学生们的作品:有粘土做的唐代美女图,油画棒描绘的敦煌系油彩画,树叶拼接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高雅别致的旗袍纸艺作品,色彩斑斓的爱马仕丝巾,版画图案的马克杯,刚劲有力的毛笔书法,学生自制的日报等。
特别令人印象深刻是,教书法的孔远基老师居然是数学老师,他表示,书法只是兴趣热爱,他会在每天趁着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抽空到书法室教学生练习书法,他说很感谢学校给予他这个平台,让他有机会用兴趣热爱感染很多学生。
该校办公室主任杨娜介绍,除了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们的公开课、重要比赛信息也会被展示,让老师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被认可,也让更多孩子看见老师的努力,会更加了解老师,更加喜欢老师。
好的学校对老师的态度是什么样子?大概就是这样搭建不设边界的平台,鼓励老师追求热爱,发挥兴趣特长,这样发着光的老师自然会吸引学生,这种无声的教育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精彩课程
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土壤
获奖无数的侨香健美操团体是记者团想关注的重点,体育馆内,健美操团体的学生们,面带自信笑容,伴随动感节奏,轻盈舞动,手臂与脚步配合默契,动作活力满满,仿佛化身舞台焦点。馆内墙壁上,满是孩子们健美操比赛的获奖留影,见证其努力与荣耀。
该校京剧社被评为福田区第一届品牌课程,京剧教室内,孩子们正在专注地跟国家一级演员荀派艺术继承人何青贤学京剧,他们着精致戏服,昂首、凝神,婉转唱段脱口而出,唱腔与身段一招一式皆入木三分,举手头足尽显国粹韵味。
教室外的走廊上,陈列着学生自己制作的地球仪和山脉图,学生自豪地介绍着制作这些作品用的是什么材料,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等等。
走廊上新奇的彩色蘑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学生兴奋的介绍“我们一天天浇水,看着蘑菇一点点长大,让我们看到付出有收获,这个过程真的很惊喜。”
令人感叹的是,每个学生在表达创作过程,真实的展示他们在实践中创作后收获的快乐时,都非常阳光自信,侃侃而谈,除了因为学校给予他们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发展多元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成长体验让他们闪闪发光。
冯主任介绍,学校有100多门选修课,每年选修课的时候,学生们必须卯足劲,心中还要备选其他三个项目,才能抢到心仪的课程。
科创探索
给予学生逐梦星辰大海的勇气
桥牌训练室里,学生们正在专注训练,他们四人一组,眼神专注,蹙眉沉思,赢下一轮时兴奋击掌。已经参与桥牌课程六年的姚周杰同学,曾荣获省赛双人冠军,他告诉记者,学校系统性的桥牌训练磨砺了他的逻辑思维,也让他懂得如何和团队打好合作,是成长中难得的体验。
STEAM物理课科技制作实验室内,学生子们正在制作简易避障机器人。他们熟练地向记者们介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障碍,怎么克服的等等,还特意介绍此前他们制作过太阳能风扇、电路报警器等。
在航天探索项目组,有五组航天模型与设备陈列。同学们分别介绍他们是如何钻研宇航员太空生存环境并尝试改进迭代,怎么模拟太空舱环境,测试隔热材料,探究水资源循环等等。
参与航空探索展示的居然还有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尽管还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创造思考,但他已经可以独立的拼接预想可以应用在太空上的电动车了。
令记者们动容的是,哪怕只是小学初中的孩子,但他们能够自如表达他们的大胆设想、创造方案、探索尝试的过程,眼中憧憬未来,仿若已在心中种下航天梦想种子。
三五个学生自行组织,一起头脑风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设计作品,让产品不断的优化和迭代。探校活动结束,正是学生们放学的时间,有学生三三两两在学校的走廊里围坐着写作业,也有大批的学生背着书包,彼此说笑着走出校园,一路跟记者们招手说“老师再见”。
深圳的12月,天气微凉,此刻的校园格外的生动和宁静,结束一天学习之后,孩子们带着收获的充实和满足走出校园,他们脸上的阳光灿烂,足以说明一切,就如王君健所说,这是一个学校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来源: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