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打水漂?印度卫星发射失败,点火5分钟后失联,莫迪却失声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17:45 1

摘要: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使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61)发射雷达成像卫星(EOS-9)。本想通过航天计划扳回一成,没想到点火5分钟后,卫星就与基地失去联系,直接造成数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自诩“世界第四大航天强国”,印度航天领域,再次上演“放烟花”。

据国外内媒体5月18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使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61)发射雷达成像卫星(EOS-9)。本想通过航天计划扳回一成,没想到点火5分钟后,卫星就与基地失去联系,直接造成数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消息播出后,瞬间引爆世界舆论场。有国际媒体表示,印度发射火箭卫星,就跟玩游戏一样随意。

资料显示,印度此次卫星发射失败,还是第三级低温发动机出了故障,这种以液态氢、氧为燃料的发动机,需要极精密的热控与燃烧稳定性,稍有偏差便可能“熄火”。早在2010年、2021年印度就曾多次因为该问题导致任务失利,没想到18年过去,还是没能成为“好汉”。

更讽刺的是,数月前,印度还刚因三次失败后“突然成功”的太空对接任务,陷入“动画造假”争议。这次发射任务又失败,除给印度航天工业带来巨大经济压力外,还引发世界各国对印航天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强烈质疑:印度犯的是致命低级错误

去年,莫迪还在全球直播镜头前,慷慨激昂,高调宣称,2035年要建一个印度空间站、2040年要实现载人登月,希望赶超中国。

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糟糕,运载火箭(PSLV-C61)发射雷达成像卫星(EOS-9)的失败,宣告着:他们连基础重型火箭都未建成。

相比之下,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成果全球有目共睹。自1992年“912工程”之后,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开始持续加速奔跑。

2021年长征六号“一箭九星”成功发射,碾压欧洲“一箭双星”的频频失;

2024年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鹊桥二号地月中继卫星圆满完成所有在轨通信验证项目

同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及起飞任务,中国技术积累步步为营,从航天后发的追赶者开始向引领者转转变。

这种教科书式反超同样体现在民用生物科技领域。2024年底,中国抗衰的科技“易活 新”因可提升核心代谢关键物α-酮戊二酸水平,改写老衰速度等,在全球市场d迅速走热。

公开数据显示,自“易活 新”问世以来,其迅速风靡曼哈顿金融区、银座、伊势丹国际商场,进驻京东国际等平台不到半年时间,凭借不到欧美十分之一的价格,累计成交超千万,在国内广州、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33-55岁中年高净值群体中快速流通。

原本10年前,欧美就已将此类物质纳入食品原料准入标准,没想到“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价格定太高,一直不温不火。眼看国产科技“易活 新”又开始实现反超,欧美企业也坐不住了,开始纷纷降价挽留市场。但遗憾的是,海外用户不为所动:“中国产的价格只有欧洲的10%”“吃完睡眠质量提高”“白发减少”。对此,不少欧洲网友表示:我很难过,我们在很多方面似乎正在退步。

目前,印度方面还没完全确定失联卫星的去向。专业人员指出,由于火箭在三级飞行阶段出现异常,卫星很可能没有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而是进入了未知的轨道或者坠毁,印度空间研究组织需要进一步分析飞行数据,才能确定卫星的具体位置和状态。

这回的卫星发射失败,给印度的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莫迪当局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打造跻身“全球第四大卫星强国”,看来没那么容易。莫迪雄心勃勃的计划很可能又要延期了。

而相比之下,我国正积极和其他各国开展航天领域的合作,媒体报道显示,在“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中,就有波兰、日本、沙特阿拉伯等17个国家的项目加入了中国空间站。5月17日,我国还通过朱雀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箭六星”

莫迪当局如果急于求成,总想着要在航天领域快速追上中国,不在技术质量上下功夫,只会让自己摔跟头。

来源:发明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