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中堪比典韦的第一虎将魏梁,为何剧中降智成了铁憨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11:13 1

摘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折腰》中魏劭身边的四员大将,魏梁、魏渠、魏朵、魏枭,不像是征战沙场的将领,反而像4个带刀侍卫。

你好啊,这里是小舟追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折腰》中魏劭身边的四员大将,魏梁、魏渠、魏朵、魏枭,不像是征战沙场的将领,反而像4个带刀侍卫。

这4人的戏份不是在插科打诨,就是化身红娘,变相撮合男女主。

我就纳闷了,哪个大将一天到晚这么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哦,原来是剧中魏劭家的。

举个例子,魏劭带着小乔等人到达渔郡,魏劭把小乔留在城外,让魏梁、魏渠、魏朵、魏枭四人留下照拂。

说实话,这里看得我眉头紧皱。

哪个主公把夫人留在城外时,会让手下四位虎将一并留下?

曹操会让典韦、许褚、张辽、夏侯淳去城门口照顾他的夫人吗?

刘备会让关羽、张飞、赵子龙、马超去城门口照顾他的夫人吗?

手下的将领就这么不值钱?这得是昏君才能干出来的事儿吧?

最离谱的是,恰逢天降大雨,四位将领在城门口冻得瑟瑟发抖,不得不拿个火盆烤火。

哪家的武将混得这么惨啊?这确定不是武将,只是带刀侍卫吧?

这四人还眼睁睁看着女君坐在马车里淋雨,女君的贴身丫鬟冒雨拉拽缰绳。

好歹是大将,就不能让人先到城门洞子里避雨吗?手中这点权力都没有吗?

要不是我看过原著,我差点真以为魏劭的将领都是这种铁憨憨了。

那么在原著中,魏劭身边的大将又是什么样的呢?

原著中,魏劭身边的大将主要有魏梁、李肃、李崇、李典、贾偲、张俭等人。

以魏梁为例,他是一个类似于战神典韦般的存在。

魏梁首次出场,是代替魏劭到兖州乔家迎亲,书里是这么描述的:

虎贲中郎将魏梁是魏家宗族,身高九尺,环目髯须,全身肌肉虬结,身配长刀重达三十六斤,乃魏劭帐下十将之一,以勇猛善战而著名。

迎亲途中,魏梁敏锐地觉察到身后有人尾随,他先命人折回察看,发现并无异常,但仍不敢放松警惕,当晚亲自持刀守护在小乔室外,次日起加强戒备,行路也愈发紧赶,终于在年底前,护送小乔顺利抵达了冀州信都。

由此可见,魏梁此人,貌似粗鲁,实则心细如发。

当魏梁护送小乔去往渔阳时,小乔被陈瑞设计掳走,魏梁星夜赶到了石邑,在城门下高声怒骂搠战,声音直达城头。

陈瑞带着一列步弓手射箭逼退了魏梁,魏梁命军士留下继续刺探城内动静,自己上马折返了回去,他心急如焚,加上自责愧疚,一路疾赶没片刻停留。

傍晚时分,赶到距离石邑一百多里之外的庆云之时,远远看到魏劭的队伍,他直冲入阵,下马便翻滚落地,跪在了地上,叩首道:“请君侯赐死罪!君侯将护送女君之重任交托给末将,末将失职,致使女君身处险地。末将本无颜再来面对君侯!等末将攻下石邑,救回女君,末将再请自裁以谢罪!”

为了赎罪,在两军对阵时,魏梁主动催马出列,连杀陈瑞麾下两员大将,众人惊骇于他的气势,纷纷后退。

陈瑞无奈,自己挺了出去,两人马上一个照面,魏梁一把大刀砍杀而下,力如千钧,陈瑞竟然手臂发沉,勉强才格开脱身,骇异于魏梁神力,这才有些后悔自己轻敌,心知缠斗下去应该讨不了好。

魏梁因心怀愧疚,攻城作战时奋不顾身,不慎身中数枚火箭,伤实在不轻,面色已如金纸,却依旧谈笑风生。

可以说,魏梁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将领,天生神力,勇猛无双,在弄丢女君后,甘愿以死谢罪,难怪深受魏劭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

为了破坏陈翔和薛泰结盟,魏劭命魏梁带领两千人马,去把陈翔的女儿和粮食全部劫来。让陈翔丢了女儿粮帛,薛泰偷鸡不成蚀把米,看他二人还如何做成一对好亲家?

魏梁同样不负使命,带人埋伏于一山坳,等陈翔的送亲队伍进入山坳,一声金鼓,前后两头伏兵呐喊涌出。魏梁一声“汝爷爷来也”,拍马上前便挥出手里大刀。

对方将领哪里是魏梁对手,不过三个回合便被斩于马下。同行左右偏将见魏梁凶悍,人马又密密包围,心惊胆战,虚晃两下便各自拍马夺路而去。

综上,原著中的魏梁是一位久经沙场的猛将,粗中有细,悍勇无双,绝不是电视剧中呆瓜般的形象。

在我心里,原著《折腰》中砍掉言情部分,可以当做低配再低配的小三国了,其中征战天下,纵横捭阖的情节都很精彩。

不是简单几个“古偶”、“言情”、“世仇联姻”等标签可以概括的。

眼看着《折腰》被魔改成无脑言情剧,就如同看着喜爱的权谋剧被改成了狗血爱情剧,懂的人都懂,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虽说电视剧大多是按集数卖钱的,但希望以后的编剧别再为了拉长剧集,疯狂注水了。

来源:巧克力电视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