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入行的心理咨询师常常发愁:空有一身本事,却没人来找我做咨询,怎么办?别着急,其实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关键是主动迈出第一步。结合实战经验,分享一套 “从0 到 1” 的获客策略,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
刚入行的心理咨询师常常发愁:空有一身本事,却没人来找我做咨询,怎么办?别着急,其实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关键是主动迈出第一步。结合实战经验,分享一套 “从0 到 1” 的获客策略,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
一、先搞清楚:你能帮谁解决什么问题?
很多新手一上来就想 “我要接所有类型的个案”,反而让客户觉得 “不够专业”。正确的做法是:
·找自己的 “特长标签”:比如你学过儿童心理学,又当过老师,那就专注 “孩子厌学、叛逆、考前焦虑”;如果你擅长婚姻情感,就主打“夫妻吵架频繁、冷战、第三者沟通”。把自己的优势浓缩成一句话,让别人一听就知道 “你能帮什么忙”。
·换位思考客户需求:想想你的目标人群每天在烦恼什么?比如职场人常说 “每天加班到崩溃,晚上睡不着”,妈妈们常说“孩子顶嘴、不好好学习,怎么办?”,把这些痛点记下来,你的服务就是 “对症开药”。
二、线上获客:用内容吸引 “对的人”
现在大家都刷手机,与其干等客户,不如主动 “送上门”:
1. 拍短视频:3 招让别人记住你
讲 “小技巧” 不聊大道理:比如 “30 秒缓解焦虑的呼吸法”“如何跟孩子好好说话?3 句话代替吼骂”,这种短平快的内容,用户一看就觉得“有用,想关注”。
标题戳中痛点:别用 “浅谈焦虑的成因”,换成 “为什么你总是忍不住讨好别人?3 个童年经历告诉你”,或者 “30岁还在为同事关系内耗?这个方法帮你少纠结”。
直播连麦互动:每周开一次直播,比如 “今晚 8 点,免费解答情感问题”,让观众觉得 “这个老师很亲切,愿意帮人”,自然会有人私信咨询。
2. 写文章 / 回答:藏好你的 “钩子”
在知乎、公众号写心理科普文,比如 “分手后怎么走出来?做到这 3 点不反复回头”,结尾加个 “福利”:“私信‘焦虑’领取《情绪调节手册》”,或者“点击预约 15 分钟免费心理评估”。记住:先给价值,再谈转化。
3. 入驻专业平台:让 “流量池” 推你一把
简单心理、壹心理这些平台有现成的客户,注册时把资料填详细:“擅长用 CBT 帮职场人 3 周缓解焦虑”“已帮助 50+妈妈改善亲子沟通”,多回复用户的免费提问,积累好评后,平台会优先推荐你。
三、线下破冰:用活动建立信任
线上吸引的是 “潜在客户”,线下见面更能快速建立信任:
1. 主动联系社区 / 企业:免费讲课攒人气
别不好意思开口,直接找社区工作人员、企业 HR说:“我可以免费来讲一堂《职场压力怎么调节》《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叛逆期》,不用任何费用,帮大家做点实用的心理科普。” 讲课的时候留 10 分钟“一对一答疑”,现场加微信,很多人会觉得 “这个老师讲得好,下次找他咨询”。
2. 和 “轻社交场所” 合作:比如瑜伽馆、书店
比如和瑜伽馆老板说:“来你这儿练瑜伽的朋友,很多可能有情绪压力,我可以提供‘9.9 元 30 分钟心理沟通’的福利,帮她们放松心情。”对方不用花钱,还能给客户增值服务,一般都会同意。把你的名片和宣传海报放在显眼位置,低成本获客。
3. 做公益咨询:积累口碑和经验
刚开始可以接一些低价或免费个案,比如公益热线、高校心理援助,别觉得 “吃亏”,这些客户可能会推荐朋友来找你,比如“虽然是免费咨询,但老师真的帮我想了办法,你也去试试”。
四、让客户来了不想走:靠效果和细节留住人
1. 第一次咨询 “给甜头”
设计一个低价体验套餐,比如 99 元 / 30 分钟,专门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这周怎么睡个好觉”“怎么开口拒绝同事的无理要求”,让客户觉得“花小钱解决了大麻烦,值得继续聊”。结束时说:“下次我们可以一起看看,为什么你总是被这些问题困扰,慢慢解决根本原因。”
2. 用心 “售后”:别做完咨询就不管了
用笔记本记下每个客户的情况,过几天发个消息:“上次教你的放松练习试了吗?感觉怎么样?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 客户会觉得“这个老师很关心我”,不仅自己续费,还可能推荐给朋友。比如可以说:“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推荐朋友来的话,你俩都能领 50元优惠券哦。”(送书、送测评之类的也行,看客户群体喜欢什么)
五、让别人知道你专业:打造 “靠谱人设”
1. 朋友圈别只发广告,多分享 “干货 + 日常”
比如发:“今天和一位妈妈聊到孩子写作业拖延,发现很多家长越催孩子越慢,其实可以试试‘5 分钟启动法’……” 或者“今天督导时学到一个新方法,下次可以用在焦虑个案上,期待!” 让别人觉得你是个 “有血有肉、真正在做事的咨询师”。
2. 整理 “匿名案例”:用结果说话
经过客户同意后,写一些 “咨询前后对比”,比如:“来访者小张第一次来的时候,每天失眠到凌晨 2 点,经过 4次咨询,现在已经能正常入睡了。我们一起做了……” 不用写名字,只讲变化,潜在客户会觉得 “原来真的有用,我也试试”。
六、心态放稳:熬过 “播种期”,才能等来 “收获期”
刚开始没客户很正常,别焦虑。给自己 3-6 个月的 “积累期”:
·每周花时间做 3 件事:拍 1 条短视频、写 1 篇文章、联系 1 家合作机构;
·记录每个渠道的效果:比如 “抖音这周涨了 50 粉,转化了 2 个客户”,重点做效果好的;
·每周留时间学习、做自我体验,保持状态在线。
记住:心理咨询师的客户就像滚雪球,刚开始很慢,但只要你持续输出价值、用心服务,老客户会介绍新客户,平台会推荐你,慢慢就会好起来。最怕的就是“今天做短视频,明天放弃了;后天联系社区,被拒绝一次就不干了”,坚持才有机会。
没人一开始就成功,关键是迈出第一步,边做边调整。记住:你的专业和用心,终究会被看到。
奇才心理目前正在招募心理咨询师,分配真实个案,如果有意可以留言咨询。
来源:琳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