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中国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正式启动港股全球招股,计划募资最高130.8亿港元,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规模最大IPO。发行价区间41.45-44.05港元,较A股近十日均价折价19.3%,此次IPO募资75%用于研发(GLP-1、ADC等管线)、20
2025年5月,中国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正式启动港股全球招股,计划募资最高130.8亿港元,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规模最大IPO。发行价区间41.45-44.05港元,较A股近十日均价折价19.3%,此次IPO募资75%用于研发(GLP-1、ADC等管线)、20%建设海外基地,加速突破FDA审批瓶颈,市场情绪普遍看好。
如何在恒瑞医药港股打新中把握机遇?本文将深度解析恒瑞医药的核心竞争力、风险点及战略价值。
基本面支撑——转型成功的创新药龙头
业绩逆势增长,创新药成核心引擎。2024年,恒瑞医药营收279.85亿元(+22.63%),净利润63.37亿元(+47.28%),业绩回升至2020年水平。核心驱动力来自创新药:19款1类新药已上市,2024年创新药收入138.92亿元(+30.6%),占总营收46.3%;仿制药占比则从60.3%降至42%。GLP-1、HER2 ADC等潜力管线加速推进,未来三年预计47项创新成果获批。
研发投入全球领先,国际化合作破局。2024年恒瑞医药研发投入83亿元(占比29.4%),连续4年入选全球研发管线规模TOP2;对外授权14笔交易(总金额140亿美元),与默沙东、IDEAYA等巨头合作,首付款收入27亿元。尽管FDA审批“双艾组合”遇阻,但通过License-out模式,恒瑞正逐步构建全球化商业网络。
港股打新吸引力——折价发行与资本共振
恒瑞医药港股发行价区间41.45-44.05港元,较A股平均价折让19.3%,显著低于药明康德(27.4%)等A+H药企。豪华基石阵容(GIC、高瓴等)认购43%股份,注入41亿港元资金,新加坡主权基金GIC的参与尤其彰显国际资本认可。
2024年港股医药新股首日平均涨幅11.8%,宁德时代等标杆IPO带动打新热潮。恒瑞作为稀缺性龙头,叠加港股国际投资者偏好研发管线价值的逻辑,上市后或吸引长线资金配置。
如何配置资金,怎么打?
4万港元以下优先现金一手申购,超过4万港元可以用10倍杠杆上甲尾,提高中签率。
1.仓位上限建议
散户:不超过总流动资金的20%:考虑中签率低及破发风险(港股医药新股破发率约23.8%),避免过度集中。
大户:乙组+多账户甲组组合:乙组配置70%资金,剩余30%分散至甲组账户提高中签概率。
2. 退出机制规划
目标止盈点:若首日涨幅超25%(对应股价55港元以上),可分批卖出;若涨幅不足10%,持有观望至纳入港股通(预计6月20日)
止损线:若破发超5%,建议斩仓;若因大盘调整(如恒指单日跌2%以上)拖累,可等待反弹机会。
3. 关键指标监控
孖展倍数:若超200倍(对应冻资千亿港元),中签率或低于1%,需降低收益预期。
国际配售动态:基石投资者占比43%,若国际配售超购3倍以上,暗盘上涨概率增加。
根据互联网券商Wealth Broker的数据显示,截止5月19日 12:09,恒瑞医药的超购倍数为143.47倍,AI预测将达186.51倍。
需要留意的风险点
政策上,集采压力与医保博弈。第九批集采导致8.44亿元仿制药收入下滑,虽新品填补部分缺口,但创新药医保谈判价格年降幅超50%。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规则趋严,恒瑞需平衡价格与放量节奏。
国际化层面,恒瑞海外收入仅7亿元(占比3%),远低于百济神州171亿元(63%)。“双艾组合”两次被FDA拒批,暴露生产合规与临床数据短板;虽有GLP-1等管线授权合作,但短期难以贡献稳定收入。
总体而言,恒瑞医药是业绩优秀的大盘股,首日破发的概率比较低,值得关注!
关于Wealth Broker
Wealth Broker 是一家持牌合规的全球投资平台,成立于 2017 年,总部位于新加坡,持有澳大利亚 ASIC、新西兰 FSPR 牌照,确保交易安全合规。平台支持港股、美股、ETF、新股申购、期权等多品类资产投资,资金由第三方银行托管,提供AI 智能投顾、低成本交易、全天候客服支持。无需赴港,10 分钟在线开户,助力投资者轻松进入全球市场,安全合规、便捷高效。
本文资料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Hawk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