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丨刘华洲:地理标志与文旅发展的深度洞察、擘画地标文旅发展新图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9 15:25 1

摘要: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老箴言与“诗和远方”的现代憧憬交相辉映,中国旅游日已然成为激发文旅活力、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自2011年设立以来,中国旅游日不断释放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强大动能,在推动地标文旅发展的进程中,以创新为笔、以文化为墨,描绘出一幅气势

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老箴言与“诗和远方”的现代憧憬交相辉映,中国旅游日已然成为激发文旅活力、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自2011年设立以来,中国旅游日不断释放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强大动能,在推动地标文旅发展的进程中,以创新为笔、以文化为墨,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宏、精彩纷呈的新图景。

地标是一座城市或地区的独特印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彰显着当下的发展风貌 。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承载千年文明的历史古迹,到上海东方明珠、广州塔等代表现代城市发展成就的建筑奇观,每一个地标都蕴含着独特的故事和价值。中国旅游日为这些地标文旅的发展提供了绝佳契机,通过主题活动、优惠政策、宣传推广等多种方式,让地标文旅资源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主题活动是中国旅游日激活地标文旅的重要引擎。每年旅游日期间,各地围绕地标文旅资源,精心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杭州西湖,游客可以参与“跟着诗词游西湖”活动,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循着古代文人墨客的足迹,感受西湖的诗意与浪漫;在敦煌莫高窟,沉浸式的壁画临摹体验、敦煌文化讲座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这些主题活动打破了游客与地标之间的隔阂,让游客不再只是走马观花的旁观者,而是能够深度参与、亲身感受的体验者,极大地提升了地标文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宣传推广则为地标文旅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借助中国旅游日的东风,各地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地标文旅资源。精美的短视频、生动的图文报道、精彩的直播互动,将地标文旅的魅力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重庆洪崖洞凭借网络短视频的传播,从一个本地的小众景点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西安大唐不夜城通过极具创意的文化演艺直播,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通过宣传推广,地标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政策支持是地标文旅发展的坚实后盾。在旅游日期间,各地纷纷出台门票减免、旅游消费补贴、交通优惠等政策,为游客提供便利和实惠。一些城市推出旅游日专属的联票优惠,游客可以凭借一张联票游览多个地标景点;部分地区还对旅游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其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动地标文旅产业的升级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不仅刺激了旅游消费,也为地标文旅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旅游日对于地标文旅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短期的游客引流和消费刺激,更在于长期的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通过旅游日的推动,各地不断完善地标文旅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同时,以地标文旅为核心,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文旅产业链条,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在文化传承方面,地标文旅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当地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地理标志正逐渐成为区域文旅发展的独特标识与核心驱动力。刘华洲表示,地理标志是一种具有独特品质、声誉或其他特征,且其特定质量、声誉和其他特征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的标志。它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地域文化、历史传承、自然环境与特色产品的集中体现,这与文旅产业所追求的挖掘地域特色、展现文化魅力、提供独特体验的目标高度契合。从旅游吸引力来看,地理标志产品往往自带“光环”,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例如贵州茅台酒,作为中国白酒的标志性品牌,其独特的酿造工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无可替代的风味口感,不仅让茅台酒成为享誉全球的美酒,更让茅台镇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游客们前往茅台镇,不仅是为了品尝美酒,更是为了探寻茅台酒背后的酿造奥秘,感受当地独特的酒文化氛围,体验从高粱种植、制曲、酿造到陈酿等一系列与茅台酒相关的工艺流程,这种深度体验式旅游正是地理标志赋能文旅发展的生动体现。

在文旅产业的实际运营中,地理标志能够有效带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刘华洲分析道,以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可以衍生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文旅项目与服务。在农业领域,围绕地理标志农产品,如赣南脐橙、五常大米等,可以开发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农事研学等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农产品的种植、采摘过程中,了解农产品的生长环境与种植技术,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同时,这些地理标志农产品还可以作为特色旅游商品进行销售,增加旅游收入。在工业领域,像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壶等地理标志手工艺品,不仅可以展示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还可以开展手工艺制作体验课程,让游客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瓷器或紫砂壶,带走独一无二的旅游纪念品。此外,地理标志还能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柳州螺蛳粉为例,柳州凭借螺蛳粉这一地理标志产品,打造了螺蛳粉小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螺蛳粉,小镇周边的餐馆、酒店、民宿生意火爆,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交通运输业的繁荣。

中国旅游日为塑造地标文旅发展新图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可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旅游日的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地标文旅资源的潜力,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品质,让每一个地标都成为闪耀的文旅名片,让中国的文旅事业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刘华洲还强调,地理标志对于文旅品牌的塑造与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品牌塑造方面,地理标志为文旅品牌赋予了独特的内涵与价值。它代表着地域的特色与品质保证,能够帮助文旅品牌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例如,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拥有平遥牛肉、平遥推光漆器等多个地理标志产品,这些产品与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塑造了平遥独特的文旅品牌形象,让游客一提到平遥,就能联想到古城的韵味、牛肉的美味和漆器的精美。在品牌传播方面,地理标志具有强大的传播力与吸引力。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推广,可以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提升文旅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比如,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各地地理标志产品的视频层出不穷,像潜江龙虾、阳澄湖大闸蟹等,这些视频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示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特点与魅力,吸引了大量网友的点赞与分享,进而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

近期,中国地标节万里行活动走进贵州仁怀盛世酉道酒业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酱酒文化探索与战略合作共赢的深度之旅。通过实地考察、行业研讨、文化体验等形式,大家深入酉道酱酒生产基地,实地参观原料仓储、酿造车间,近距离感受其严苛的质量管控体系。体验酉道酱酒打造的茅台镇酒旅融合民宿,集酱酒文化展示、酿造工艺体验、健康品鉴等功能于一体,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通过深度感受酱酒文化魅力。走进苟坝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感悟长征精神中深化对“匠心坚守”的理解。

地理标志与文旅发展的研究与思考,为我们揭示了两者之间紧密而深刻的联系,也为各地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地理标志这一独特资源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在未来,随着地理标志与文旅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相信将会涌现出更多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与项目,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旅体验 。

来源:乡情乡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