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重拳整治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山东已排查项目14817个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15:10 1

摘要:吕伟东:当前,受内、外部复杂因素的影响,经济犯罪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扩张,更有手段的翻新,给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和影响。2025年,省公安厅将建立经济犯罪协同共治工作体系纳入十项重点工作,拟通过进一步密切与经济管理、行政监管、检法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公安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人民公安报记者:

打击经济犯罪需要公安机关和经济管理、行政监管、检法机关协作配合。请问公安机关在加强部门协作方面有什么样的工作打算,工作重点有哪些?

吕伟东:当前,受内、外部复杂因素的影响,经济犯罪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扩张,更有手段的翻新,给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和影响。2025年,省公安厅将建立经济犯罪协同共治工作体系纳入十项重点工作,拟通过进一步密切与经济管理、行政监管、检法机关协作配合,建立健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常态化协作机制,不断完善经济犯罪协同共治工作体系,努力实现风险防控与打击治理效能双提升。

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建立案件协作机制。对防范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会商研究解决办法。强化经济犯罪线索发现、移送,加强行刑衔接,健全完善会商研判等工作机制,形成打击治理合力。

二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各单位部门优势,建立健全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机制,依法依规共享数据,全力打造“数据高地”,提升经济犯罪治理工作的支撑能力。例如,在侦破机动车保险诈骗案件过程中,行政监管部门依法共享投保理赔数据,协助公安机关主动研判发现“购买高档二手车—异地投保—制造事故—异地维修—理赔骗保”等犯罪链条,凝聚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了案件的顺利侦办。

三是建立预警防范机制。聚焦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早处置,密切关注经济金融重点领域,依法依规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加强经济犯罪形势分析。探索建立防范宣传协作机制,协同开展各类经济犯罪防范宣传工作,切实提升防范水平。比如,今年5月15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省公安厅就联合22家协作单位,在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了“深化协同共治、共筑经济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四是建立前端治理机制。注重以打击战果推进治理成效,深入研究分析经济犯罪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治理问题,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推动源头防范和前端治理。

中宏网记者:

我了解到,去年以来,山东多个部门单位在全省部署开展了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请问,目前效果如何?下一步还有什么新的举措安排?

林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去年4月以来,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公安厅等14个部门单位协同发力,在全省深入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一年来,共排查项目14817个,查处问题3945个,办理串通投标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4名,省发展改革委与省公安厅联合通报了6起违法典型案例,形成了较好的警示震慑效应。

去年5月,省发展改革委与省公安厅签署了《招投标数据资源共享合作备忘录》,共享招投标全环节5个方面60余类交易数据信息。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技术手段优势,运用大数据等实现智能分析、精准打击。今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与省公安厅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又制定印发了《招标投标行刑衔接机制工作方案》和《问题线索移送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规则和工作程序,使数据共享和问题线索移送更加便捷、精准、高效。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全省公安机关根据移交线索立案数占到了全部串通投标案件立案数的45.8%。

自今年4月1日开始,山东已部署开展第二轮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省纪委监委也将其列为“群腐”集中整治省级项目。下一步,将以整治围标串标、虚假招标、规避招标、违法分包和转包为重点,坚持重拳出击“当下治”与健全制度机制“长久立”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安、纪委监委和审计等部门职能作用,加大行刑、行纪、行审衔接力度,实现协同共治,在全省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新黄河记者: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公安机关是打防经济犯罪、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请问,山东公安在规范涉企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是怎样发挥职能优势的?

吕伟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山东公安以法治公安建设为引领,以规范涉企执法为抓手,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首先,严厉打击涉企犯罪活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打击,依法严惩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以及企业内部人员的职务犯罪等行为。去年以来,全省共立涉企经济犯罪案件65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3.33余亿元,赢得受害企业及社会各界的肯定。例如,桓台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辖区一企业关于招投标犯罪的报案后,迅速启动快反机制,当天受理立案,当月便抓获犯罪嫌疑人 10 名,为企业挽回损失6000余万元。

其次,严密防范涉企风险隐患。省公安厅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打防经济犯罪协同共治工作机制,与省工商联共同印发《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协作机制的意见》,助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省公安厅编印了《侵害民营企业常见经济犯罪防范手册》,常态化召开警企恳谈会,广泛征集企业意见建议,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活动。开展预警研判,及时发布预警告知书上千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疑问300余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第三,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去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聚焦涉企案件重点执法要素,对强制措施适用、涉案财物管理等重点环节及重点案件,开展“小专项”“小切口”执法巡查评查,全面排查整治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公安厅还健全完善了涉企案件地域和层级管辖、异地办案、法律审核、报告报备等工作机制,规范涉企案件办理流程,强化涉企案件立案审查,依法审慎处理刑民交叉案件,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评估,依法规范适用涉财产类强制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更好地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犯罪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升级。在此,山东公安向广大群众和企业郑重提示:谨慎签订经济合同,加强企业内控管理。若发现经济犯罪线索,请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来源:山东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