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食闻】二〇二五年贵州省委一号文件发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15:18 1

摘要:本报讯近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2025年贵州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公布。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2025年贵州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公布。

《意见》明确,贵州省在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锚定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目标,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根据《意见》,贵州将持续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深入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57万亩以上。深入实施粮油生产能力提升行动,在整建制推进县打造万亩高产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力争全省粮食单产提升2%左右。

要把大宗农产品稳定供应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做好肉菜蛋奶等稳产保供。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猪基础产能,推进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力争“四肉”产量增长2%。加强省级禽蛋保供基地建设,提高禽蛋供给能力,推动保供稳价。加快提升奶业产能,推进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强化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布局生产冬春喜温蔬菜等季节性缺口农产品,稳步提升自给水平。

此外,贵州省将加强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崖州湾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南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水稻、玉米、油菜等突破性品种和制曲小麦、辣椒等特色品种选育。有序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生物农业。加快丘陵山区适用农机研发应用与推广,提升乡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

同时,贵州省将继续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持续实施大豆、油菜种植补助政策。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支持马铃薯深加工和脱毒种薯繁育。支持产粮大县提升农田水利设施、农技推广体系等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

《意见》提出,贵州省将构建食物多元化供给体系与节约长效机制。适度开发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粮库”。推动红托竹荪等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提升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增殖渔业等生产水平。加强农产品检验检疫能力建设,做好重大疫病防控。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意见》强调,贵州省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贵州省级主抓肉牛、茶叶、辣椒3个重点产业和中药材、食用菌、刺梨、油茶、竹5个优势产业,省内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研发推广一体化。加快培育一批农业“链主”企业。开展农产品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推动绿色食品等优质基地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国知名“贵”字号农业品牌。深入实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动“接二连三”。支持贵州酸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乡村休闲、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电子商务发展“十百千万”工程。

《意见》指出,为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贵州省健全农产品品种、基地、龙头、品牌、政策支持体系。茶产业围绕“两红三绿一抹”,开发新茶饮、提升“贵”品质。辣椒产业注重提升酱辣椒、糟辣椒、泡椒生产能力,开发调味品、丰富休闲食品。中药材产业狠抓GAP基地建设,发展“贵天麻”产业集群。食用菌产业重点开发即食食品、调味品和饮品等。擦亮“金刺梨”品牌,开发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推动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开展“以竹代塑”产品、笋竹功效成分精制提取等开发。

在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方面,贵州省将坚持市场导向,强化品种、加工、品牌、销售体系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建立工作机制,统筹整合资金,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推动全产业链发展。肉牛产业聚焦五大体系建设,开展贵州肉牛品种培优研究,推进种公牛站、保种场和育种场建设,实施优质基础母牛扩群增量,加大秸秆、酒糟饲料化利用,推进专业化、精细化、机械化分割加工,做强“贵州黄牛”等区域公用品牌。鸭鹅产业匹配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制定政策扶持主体,统筹推进基地建设,支持禽肉精深加工和休闲食品开发。

(杜涛)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