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第二届“湖北精品”认定名单出炉:汉川福星科技的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天基生物能源的生物柴油、际华三五零九纺织的功能性纱线榜上有名。截至目前,汉川共有6个产品获得“湖北精品”认定,认定数量居孝感市首位。
全媒体记者焦志新 通讯员张健翔
日前,第二届“湖北精品”认定名单出炉:汉川福星科技的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天基生物能源的生物柴油、际华三五零九纺织的功能性纱线榜上有名。截至目前,汉川共有6个产品获得“湖北精品”认定,认定数量居孝感市首位。
“湖北精品”是我省为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设立的品牌认证项目,入选产品需在技术、质量、服务等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企业获得“湖北精品”认证背后,有着怎样的高质量发展密码?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25年深耕小小“一根线”
5月7日,走进湖北福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百台设备机器轰鸣,智能化生产线飞速运转,一根根钢丝从机器中“吐露”而出,缠绕成圈,拉拔、热处理等各项工序有序运转。
而少有人知道这些机器高速运转的背后,藏着企业25年深耕“一根线”,向品质挖潜力、要效益的秘密。
钢帘线,作为线材中的尖端产品,被誉为金属制品“皇冠上的明珠”。在生产过程中,钢帘线用钢往往要被拉细至0.15—0.38毫米并捻制成绳,拉拔过程中数百公里不断丝。因此,钢帘线生产对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包装、运输等工序要求都极为严格。
“我们始终坚持‘精品制造’理念,将产品质量摆在首位,公司最细的钢帘线可达0.15毫米,相当于2根头发丝的直径。”公司技术总工徐志雄介绍,别小看这细如发丝的钢丝,其技术壁垒在于材料强度与韧性的完美平衡,核心竞争力在于高强度与高稳定性。
尽管是小小的部件,但同样能“撬动”大市场。深谙此道的福星新材料,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公司自2000年以来,每年投资3000万元用于技改和设备升级,并密切与中钢金属制品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推进产品品质持续提升。
2023年,由于受国内轮胎行业产能短期过剩局面影响,钢帘线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瞄准新能源汽车钢帘线需求,苦练技术内功,先后推出超高强度、特高强度系列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
“我们超高强度系列产品的抗拉强度已超过3500兆帕,顺利实现大规模量产,产品性能和质量居行业领先地位。抗拉强度超过3800兆帕的特高强度产品也已进入大样试用阶段。”徐志雄说,凭借优异的产品实力,公司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深受玲珑、中策、赛轮、双星等轮胎巨头企业青睐,去年年产值达10亿元,占据公司整体销售份额的80%。
获评“湖北精品”,是福星新材料质量跃升的里程碑。目前,该公司子午轮胎钢帘线先后获得“湖北名牌产品”“冶金产品实物质量认定证书金杯奖”“国家级火炬项目计划”等荣誉。“有了‘湖北精品’加持,产品销量、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将会持续攀升。”徐志雄自信地说道。
转型精品智造之路
纱线“搭乘”自动化轨道精准输送,智能小车快速完成纱线生头工作……走进马口镇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气流纺生产现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进口A9气流纺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生产的“九连环”牌功能性纱线产品正有序下线。
眼下,该公司正通过持续技改升级,全力聚焦功能性防护性纺织品赛道,专注功能性、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公司今年预计投入7000万元,引进2.83万锭智能纺纱线和76台高速喷气织机,全面向功能性面料市场转型。”公司技术中心主管田玉菡说,技改升级后,可有效提升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能力,产能同比提升60%。
近年来,公司聚焦功能性纺织品赛道,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引进世界一流的全自动转杯纺纱机,研发出气流纺生产线,可年产功能性气流纺纱线3500余吨。推出的天丝系列紧密纺高支纱、赛络纺高支纱等多款纱线,因纱条毛羽少、条干均匀度好、强力高,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去年公司实现年总产值5亿元。
“公司的功能性面料融入了多项新型纺织技术,纯天丝纤维高支纱开发更是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自主研发的‘九连环’牌功能性纱线天丝系列产品成功入选‘湖北精品’目录。”田玉菡介绍,转型高品质精品路线让公司尝到“甜头”,以阻燃防护、特高支多组分混纺面料为例,去年上新设备和产线后就实现年销售额超600万元,今年预计可突破2000万元。
向精品智造进阶是竞逐面料市场的“加速器”。近年来,汉川积极推动“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代”,同时成功培育“九连环”“铁树王”“妙虎”“海花”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向上向新发展。以际华三五零九、雅利达制衣、名仁纺织、蜀峰线业等为代表的企业累计投资30余亿元,购置国内外先进设备1300多台(套)。智能化技改之后,纱线疵点减少了10倍,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产品在品牌加持下,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竞逐“绿动力”提升含金量
步入湖北天基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专业生产线,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甘油酯化技术,将餐厨垃圾地沟油等废弃资源高效转化为生物柴油出口,成为国际碳汇市场的绿碳贡献者。
“我们的超清洁生物柴油是典型的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相比传统石化柴油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再生四大优势,因而成功入选‘湖北精品’目录。”公司行政主管汪超介绍,围绕国际市场碳减排等需求,公司解决了利用废油脂资源生产超清洁生物柴油不能在充分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保和安全等制约生物柴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难痛点问题。
眼下,公司自主研发建设第三代“超清洁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生产线”已实现稳产量产并持续产生效益,在清洁生产、安全环保等方面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相继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孝感百强工业企业等荣誉。2023年实现出口1.1亿美元,2024年4月,公司入选全国22个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名单。
天基生物的“逆袭”之路,是汉川推进质量强市、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的一个缩影。如今,汉川金属制品、纺织服装、新能源等一批重点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添绿、产业向新、增长向绿,以产品“含绿量”升级发展“含金量”。
数据显示,汉川目前已有7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7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制造名单,企业制造技术绿色化率、制造过程绿色化率等指标显著提高,产业“绿动”分外鲜明。
祥源新材加工的塑料基片厚度仅0.06毫米,打破境外垄断,出口日韩和东南亚;作为集装箱底板市场细分龙头,康欣新材依托高强度板材基础,发力装配式木结构建筑……近年来,汉川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发动23家经营主体申报,积极开展“湖北精品”培育创建行动,推动企业以质量塑品牌,助力培育全链条、全领域精品。
与此同时,联合科技、经信等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主角,强化技术成果转化运用,推动打造一批名品精品、经典产业,为汉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本文来自【孝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