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幼童突发腹痛 竟是胆结石作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14:29 1

摘要:近日,3岁的嘉嘉(化名)因反复腹痛、呕吐被紧急送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影像检查显示,其胆总管内卡着一颗直径7.7毫米的结石,已引发急性胆管炎,幼小的生命危在旦夕。这起病例警示家长:儿童持续性右上腹痛需警惕胆道疾病,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ERCP术中实时影像。

近日,3岁的嘉嘉(化名)因反复腹痛、呕吐被紧急送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影像检查显示,其胆总管内卡着一颗直径7.7毫米的结石,已引发急性胆管炎,幼小的生命危在旦夕。这起病例警示家长:儿童持续性右上腹痛需警惕胆道疾病,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急症,典型症状为右上腹剧痛、黄疸及寒战发热。儿童胆道纤细,结石一旦嵌顿易引发急性胆管炎、胰腺炎甚至感染性休克。嘉嘉的结石直径达7.7毫米,远超儿童胆管平均宽度,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

面对复杂病情,广医三院小儿外科张刚主任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联合消化内科、麻醉科、介入科等专家制定方案。经评估,团队决定采用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微创取石——该技术通过内镜直达胆总管,可同步完成诊断与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尤其适合儿童患者。

手术当日,麻醉科为嘉嘉定制麻醉方案,介入科提供实时影像导航。小儿外科与消化内科团队操作超细十二指肠镜,在毫米级胆管内精准定位结石。凭借精细操作,专家团队成功取出结石并置入胆道支架,全程无出血,术后未出现胰腺炎等并发症。目前,嘉嘉已康复出院,腹痛、黄疸等症状完全消失。

“儿童胆道管腔仅为成人三分之一,内镜操作容错率极低,稍有不慎即可能损伤黏膜或诱发术后并发症。”术后,消化内科孙嫣主任强调,此次手术成功得益于多学科无缝协作:小儿外科提供病情评估,内镜中心攻克技术难关,麻醉科保障术中安全,儿科团队全程监护患儿恢复。

张刚主任提醒家长,若儿童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呕吐伴发热、皮肤发黄等症状,需高度警惕胆道疾病,切勿误认为普通肠胃炎而延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发展,ERCP已成为儿童胆总管结石首选方案,但需严格把握适应症并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

□白恬

来源:点点医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