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天津大学和天津美术学院的百余名师生走进素有“北国江南·年画之乡”美誉的杨柳青古镇,以青年视角活化古镇,用短视频创作、美术写生等形式将课堂理论转化为文化传播实践,为杨柳青古镇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注入青春动能。
日前,天津大学和天津美术学院的百余名师生走进素有“北国江南·年画之乡”美誉的杨柳青古镇,以青年视角活化古镇,用短视频创作、美术写生等形式将课堂理论转化为文化传播实践,为杨柳青古镇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注入青春动能。
在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天津大学的学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用心感受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斗争。在这里,学子们纷纷拿起相机,用视频记录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这座见证解放战争关键战役的历史建筑,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技术碰撞出璀璨火花。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学生王亚男说:“一直都有听说杨柳青古镇,今天终于来到了现场。我看到了年画、泥塑娃娃、古风古韵的文创,也来到平津战役作战指挥部了解到那段历史峥嵘的岁月。我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所以我也带了相机过来,想通过自己的一点专业知识,让更多人知道咱们这么好的杨柳青古镇。”
在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天津美术学院的学子们随着讲解员的介绍,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韵味的年代。他们背着画板,穿梭于文化馆,看着一幅幅精美的年画和琳琅满目的民俗文物展品,用画笔记录下了古镇的市井风貌,把对杨柳青的感受翻译成年轻人的视觉语言。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基础教育学院学生王姝晗说:“今天来到杨柳青古镇参观,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觉得这里的东西非常的新奇、漂亮。这里的建筑和产品都很有历史底蕴,比如说年画、泥人,还有一些很漂亮的景色。我也学到了新奇的配色以及制作的手艺,我用把它们运用到创作当中。”
天津大学的学子们用镜头记录下的不仅是杨柳青的砖瓦年画,也是文明传承的青春火炬;天津美术学院的学生们用画笔勾勒的不只是运河光影,也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自信。此次“我和我求学的城市”大学生体验日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的练兵场,更是青春与古镇的双向奔赴,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来源:西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