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引来的杀手,1999年武汉市“1·13”两女被害案侦破始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10:37 1

摘要:1999年1月10日,这一天是星期日。晚上,家住湖北武汉的赵女士给家里打电话,母亲告诉女儿一直陪伴她的小保姆小娟家里催她回河北老家结婚,小娟近日就要走了。母亲已79岁了,身边没人照顾可不行。这两天赵女士天天打电话回家问小娟什么时候走,准备再给母亲另请个保姆。

1999年1月10日,这一天是星期日。晚上,家住湖北武汉的赵女士给家里打电话,母亲告诉女儿一直陪伴她的小保姆小娟家里催她回河北老家结婚,小娟近日就要走了。母亲已79岁了,身边没人照顾可不行。这两天赵女士天天打电话回家问小娟什么时候走,准备再给母亲另请个保姆。

1月13日一早上班后,赵女士又往母亲家打电话,铃声响了10多遍也没人来接。

“是不是小娟已经走了?为什么不事先通知我们找好人再走呢?”赵女士不放心了。她赶忙处理好手边的急事,上午约10点多钟,向单位请了假赶去母亲家探望。

母亲家在某大学宿舍院内。母亲原是一家大工厂的干部,已经离休多年了。10年前父亲病逝后,母亲就一直独居在这座二层小楼内。近年来母亲身体越来越弱,操持家务、做饭的琐碎事已力不从心,家里便没断了请保姆。这个叫小娟的河北姑娘来了不到半年,活干得还不错,但又要回家去结婚了。春节前正是外地打工妹集中返家过节的时候,找保姆是很不容易的。想到这些赵女士心里不由得很烦。

门铃按响了好几次,就是没有人来开。这种情况是以往很少发生的,怎么回事?小娟果真走了?是母亲耳背听不见,还是……不知为什么,赵女士的心突突速跳了几下,一阵发慌。她不敢再往下想了,慌忙跑去找来干休所的管理人员,撬开窗户跳进屋里看个究竟。

眼前残酷的一切令人无法接受:小楼内一片狼藉,母亲躺在二楼房间的沙发上,小娟倒在一层卧室的地上,两人都已死去多时了。

接到报案已近中午,市公安局刑侦处大案队的侦查员立即驱车赶往位某大学宿舍39号楼一单元的现场,与武昌公安分局的民警以及刑侦处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的技术人员一同对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勘察。

39号楼一单元为上下两层的小楼,共12间房屋。一层西侧卧室地上躺着一年轻女性,据辨认是这家的小保姆、23岁的河北省新乐县来武汉务工人员成聪娟。成聪娟头部有钝器伤,颈部用老式电话线缠绕,地上扔有一把斧子。据分析成聪娟是被斧柄缠绕电话线,越勒越紧窒息而死。二层一间房子内的沙发上,赵女士79岁的母亲亦同样是被老式电话线缠颈,凶手是用一只舀汤的大勺勺柄缠绕电话线将老太太勒死的。

两名死者衣着齐整,胃空。成聪娟体内有精斑。厨房案板上有切了一半的蔬菜,有摆在台子上的鸡蛋,煤气灶上有小米粥以及蒸水果。

侦查员根据如上情况分析,两人死亡时间大约在24至36小时之内。

现场其他房间均有翻动。经赵女士检查,发现母亲存放在抽屉里的现金、存折等均已不见。侦查员从现场提取到两种带血的可疑足迹。据现场综合情况初步分析,作案者为两人或两人以上,作案动机是图财,作案性质为杀人抢劫。凶手有可能是与小保姆成聪娟认识的人,亦不排除与赵老太太相识者。

访问死者周围人的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赵老太太的亲属、邻居以及成聪娟在武汉和老家的亲友都在被访问之列。

赵女士提供的情况是宏观的:母亲素有早饭吃蔬菜、蒸蛋羹、蒸水果的习惯;母亲年事已高,不怎么与人来往;不久前刚做了直肠癌手术,几乎不出家门。

与39号楼相对的43号楼一位离休干部提供的情况比较具体:1月12日凌晨约6点多,她开窗换空气时看见对面39号楼赵老太太家二层窗帘拉开着,有一男一女正在说话。

与成聪娟相好的女朋友和成聪娟在河北新乐县老家的亲属分别向侦查员提供,成聪娟性格外向,好交友。她总共有过5个男朋友。第一个是她的中学同学,还有3个是她分别在1995年、1996年、1997年认识的,都是她河北老家的人,其中一个是她准备结婚的对象。不过这个“未婚夫”,是父母为她选的,成聪娟自己并不满意,所以她一直拖着不愿意回去与其完婚。

对这4个曾经与成聪娟有过较亲密关系的人,尤其是她的“未婚夫”,侦查员一一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因他们或没有作案时间,或人不在发案城市等各种因素均被排除了作案嫌疑。只有那个叫“程刚”的,也就是成聪娟非同学非老乡的第5个男朋友,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

因为刑侦技术部门对现场进行再复查的过程中,在成聪娟的遗物当中,发现一个类似日记本的旧笔记本,上面许多文字提及了“程刚”这个名字。

从成聪娟的记载看,她认识这个叫“程刚”的人是在1997年。那时,成聪娟在一个旅馆做临时工,“程刚”是来住宿的客人,出来进去天天见面,两人便熟识了,但当时也没有更多的来往。“程刚”走了没多久,成聪娟也找到新的工作离开了那家旅馆。

第二年6月,成聪娟在做工时,一次休息,她去找一女朋友玩,在公共汽车上又遇到了这个“程刚”。邂逅重逢,谈得就多了,言语之间颇觉投机,俩人均感彼此“有缘”。从此便你约我,我找你,一起看电影、逛商场,来往密切起来。成聪娟在当天的日记上写道:与程刚再次相遇,是我们俩的缘分。

成聪娟在几个月后的日记中,有一行没有前因后果的文字:1998年12月5日失去一切。

这里所称的“一切”是指什么?是否标明两人的关系又“近”了一步?这一天离发案不到一个月。

在成聪娟的日记本中,记有一个地址。据侦查员分析,不排除是“程刚”的地址。于是派人前去调查,结果证实此地确曾是“程刚”的暂住处,但房东告诉侦查员,很不巧,那个叫“程刚”的外地青年已于1月9日搬走了。

人走了,查证件。“程刚”是在住旅馆时与成聪娟认识的,那家旅馆应该有住宿客人的登记。于是派侦查员前去查登记在成聪娟与“程刚”相识的那家旅馆的旅客身份证号码,确认了“程刚”为无锡人。继而到发证地江苏省无锡市调查,但调查结果却令人失望:在旅馆登记簿上的“程刚”确为江苏无锡人,可他的身份证早在几年前就在当地丢失了,他本人近几年并未到过武汉。可见此“程刚”非彼程刚。

好在世间终不会“山重水复疑无路”,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世界上有这么个人,就不会找不到他!

经过警方的进一步调查访问,“程刚”的房东又提供了一条线索:元旦前,一位自称是“程刚”远房亲戚的人来找“程刚”,当时“程刚”不在家,那位亲戚就留下一个联系电话。

侦查员打这个电话找到此人后,他说“程刚”是江苏省淮阴市灌南县新安乡袁闸村人,到武汉两三年了,具体干什么不清楚。“程刚”的父兄均姓袁,至于他为何不随父姓,这位拐着弯的亲戚不得而知。

这位老先生告诉前来调查了解情况的侦查员,“程刚”与另一个男青年1月12日上午大约9点多钟到过他家,取走了存放在这里的东西,说是和那人一同回江苏老家了。

1月12日上午,按照现场勘察及尸体检验后的推断,正该是案发后的时间。

目标有了!

侦查员火速赶往“程刚”的老家——江苏省淮阴市灌南县新安乡袁闸村,通过当地公安部门了解到,袁闸村有个叫袁中成的外逃人员极有可能就是北京警察找的那个“程刚”。袁中成1995年在当地与人打架,将对方打入河中,落水人几次挣扎爬上岸边都被袁中成踢下水,最后筋疲力尽溺水淹死。袁中成杀人后逃逸,一走3年多,至今未见踪影。

“程刚”,或者袁中成并没有回到江苏灌南县新安乡的老家。

刚有的线索又断了。

武汉警方一面派人在江苏当地调查寻找“程刚”,一面积极查找新的线索。经过一遍又一遍的仔细调查访问,侦查员了解到“程刚”在北京除成聪娟外,还有一个女朋友,住在汉阳区。

经过做工作,那位女青年向警方提供,“程刚”经常与一个叫韩德宝的男青年在一起,韩德宝与“程刚”是老乡,同为江苏省淮阴市人,但可能不是一个县的。

“程刚”对他的亲戚说回江苏老家,灌南县新安乡袁闸村不见人,会不会回韩德宝的老家呢?但在整个淮阴市各县、乡、村寻找韩德宝还需要耗费相当多的人力和时间。

正当武汉警方部署下一步工作方向时,“程刚”的武汉籍女朋友接到一个传呼,是一位“程先生”请她回电话,BP机上显示的“0517”正是江苏省淮阴市的电话区号!

这个信息表明,“程刚”目前正隐藏在淮阴市境内,而且很可能与韩德宝在一起。于是警方全力投入到查找韩德宝的工作中。

通过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查到淮阴市涟水县某乡有个叫“韩德宝”的男青年与武汉方面提供的韩德宝特征相似,这个“韩德宝”前一段时间确在武汉做工。公安机关通过韩德宝本村的村干部提供的情况得知,韩德宝是前些天从武汉回到村里的,目前没有再外出的迹象。村干部说村里有人看见韩德宝昨天还同别人一起打麻将,一桌的四个“牌友”中有一人不是本村的!

信息传回武汉,武汉方面立即指示在江苏的侦查员:即刻抓捕犯罪嫌疑人“程刚”、韩德宝!

此时已是1月17日凌晨两点,来自武汉的侦查员与当地公安机关决定,趁夜色立即行动。

隆冬的黑夜,万籁俱寂,正值农历腊月初一,无月亦无风,只有满天星斗在眨着不眠的眼睛。几名武汉的侦查员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悄然摸进韩德宝所住的村中。劳碌了一天的村民早已睡去,“当当当”,村东头韩家响起了有节奏的敲门声。

自以为远离武汉无人追捕的“程刚”、韩德宝此时正在酣然大睡,忽听一阵敲门声,韩德宝从梦中惊醒,睡眼惺忪地起身打开了门。

“你叫什么名字?”几个陌生人闯入厉声发问。

“叫韩、韩德宝。”见来人中有穿警察制服的人,韩德宝立刻全醒了。

“床上躺着的是谁,叫什么?”警察又问。

“是、是、是我的一个朋友,叫、叫‘程刚’。”

“我们是武汉来的警察,有事情要问你们,跟我们去派出所。”

武汉来的警察,去派出所,“程刚”心里全明白了。

大势已去,他自知再瞒下去也没有用了,在去派出所的路上,就向武汉来的侦查员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自己杀人的罪行。他还交代自己的真名叫袁中成,“程刚”的身份证是几年前在家乡偷的,因为有杀人案在身,于是便一直借用“程刚”的名字在北京混事。

在武汉的几年,除去在几家饭馆做过厨师,便是混在公共汽车上偷窃。韩德宝是自己在做厨师时认识的江苏老乡,几天前是自己勾结韩德宝一起杀的在武汉当小保姆的成聪娟和她的雇主赵老太太。杀人后,他们又从赵家翻走3000多元现金和许多国库券及几张银行存单。

1999年1月20日中午,抢劫、杀人犯罪嫌疑人袁中成、韩德宝被押解回武汉。

关于杀人动机,分别关押的袁中成和韩德宝各有一番说法。

袁中成说,1月11日中午成聪娟呼他,说有要紧的事要马上告诉他。晚上8点多钟,袁中成约了韩德宝一起去成聪娟做保姆的赵家。赵老太太年事已高,吃过晚饭就不再出自己的房门。他们三人边看电视边聊天,不觉天色已晚,赵家房子多,成聪娟便留他俩住下了。当夜,袁中成与成聪娟发生了两性关系。

第二天清晨,成聪娟突然告诉他自己准备回老家结婚,最近几天就走。他非常气愤,问成聪娟为什么脚踩两只船,快结婚了才告诉他。为此就与成聪娟大吵了起来,说成聪娟是骗子,这么长时间一直在骗他的感情。成聪娟边哭边解释,说结婚是父母的意思,自己并不情愿可又不能不服从。袁中成不相信成聪娟的话,俩人越吵越凶,袁中成一怒之下就杀了成聪娟,之后又怕赵老太太告发,于是又将赵老太太也一同杀死。

而韩德宝却交代,袁中成从成聪娟口中得知赵老太太很有钱,到赵家一看,果然气派非凡,光房子就十几间,于是动了杀人抢劫之念。

孰是孰非,从袁中成“脚踩两只船”的事实中便可辨出些真伪,而最终的审判结果也会证实一切。

最可悲的是被一根电话线勒得气绝身亡的成聪娟,竟然自做多情相信什么“缘分”。应该说是这虚无缥缈的“缘分”引来的杀手,在她“失去一切”不到一个月后,便残忍地断送了她的包括贞操和生命的“一切”,还搭上了她的雇主赵老太太一条无辜的性命。

来源:探寻历史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