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晦暗到光明,从狭隘到辽阔,从浅薄到深邃,改变往往发生在一念之间。这种转变瞬时发生、瞬间明悟。转念,不为外界所困。当负面情绪来袭时,及时调整心态,用积极的方式面对问题。一个念头的改变,就能带来新的出路与希望。利他,是获得回报最好的方式。拥有正向的心态,能让人充
从晦暗到光明,从狭隘到辽阔,从浅薄到深邃,改变往往发生在一念之间。这种转变瞬时发生、瞬间明悟。转念,不为外界所困。当负面情绪来袭时,及时调整心态,用积极的方式面对问题。一个念头的改变,就能带来新的出路与希望。利他,是获得回报最好的方式。拥有正向的心态,能让人充满能量地投入生活和事业中。如果真想摆脱不利处境,就必须脚踏实地、稳步努力,积累更多成果。爱出者爱返,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坚持利他,会发现人际关系更加融洽,生活更有活力,形成一种良善的滋养循环。命运藏在心念里,一个念头转变了,天地也随之开阔。
真正的自由常常始于转念的那一刻。去年深秋,在敦煌鸣沙山,我望着驼队载着游客翻越沙丘。突然,一峰骆驼停在半坡,任凭主人挥鞭抽打,只是倔强地跪坐在沙地上。牵驼人蹲下身,轻轻抚摸骆驼耳后的绒毛。不过三五个呼吸的时间,这峰骆驼竟主动起身,继续前行。原来困住生命的不是沙漠,而是看待沙漠的方式。
这让我想起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那个缝补纽扣的老人。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记载:当其他人都在为失去自由痛苦时,这位老人每天把囚服上的纽扣拆下来重新缝制,他说这是在给衣服绣上星星。三年后集中营解放,他是唯一眼睛依然明亮的人。转念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为苦难镶上金边。
19世纪英国运送囚犯去澳大利亚的船上,有些船舱死亡率高达33%,而另一些却不到1%。后来人们发现,那些幸存者被允许在甲板刻下诗句,母亲可以给孩子留下书信,木匠可以用边角料雕刻小船。这些小小的表达空间,让他们在绝望中保留了对生活的期待。最坚固的牢笼不是铁窗,而是那种觉得自己不配拥有阳光的执念。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说的:“有些鸟儿的羽毛太鲜艳,关不住的。”他在监狱广播室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那个下午,所有囚犯都尝到了自由的味道。当狱警破门而入时,安迪只是微笑着调大音量——他早已在莫扎特的旋律中完成了精神上的越狱。
转念,是生命的重启键。史铁生在地坛枯坐的那些年,轮椅压出的车辙里藏着个惊天秘密。医生宣布他永远站不起来那天,他盯着病房窗台上的蚂蚁看了整整三个小时。后来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当我看清蚂蚁搬运的不是面包屑,而是整片天空时,突然明白残疾馈赠给我的,是常人看不见的维度。”苦难像块黑布,有人用它蒙住双眼,有人用它裁剪星辰。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有幅“降魔成道图”,描绘佛陀在菩提树下遭遇群魔围攻。画师没有刻画刀光剑影,而是让妖魔化作缤纷落花。千年风沙过后,壁画上的飞天花雨仍在诉说:当你的心成为道场,所有磨难都是供养。
转念之处自有莲花开。老茶师千利休有次布置茶室,弟子们摆弄半天都不满意。老人走进来,伸手推开临湖的窗子。满池白莲倒映进茶碗的瞬间,所有人都怔住了。我们总在寻找更好的角度,却忘了真正的美,生于看待万物的眼光。
日本有个“枯山水”匠人,专治寺院里干涸的沙盘。有次京都大旱,他蹲在龟裂的沙地上三天三夜。第四天清晨,人们发现他往裂缝里撒了金粉。晨光中蜿蜒的金色纹路,竟比往日的流水更显禅意。所谓绝境,不过是尚未绽放的机缘。
心,是宇宙的开关。走出敦煌那天,我又遇见那峰倔强的骆驼。它正在沙丘上悠闲地嚼着红柳枝,背上驮着七岁的哈萨克女孩。孩子手里举着风车,转动的光影洒在驼峰之间,恍若流动的星河。原来当我们停止与命运角力,万物都会来成全。
禅宗公案里说,有人问赵州禅师:“如何是道?”禅师答:“吃茶去。”此刻若你正困在某个执念里,不妨推开窗看看——或许有片梧桐叶正在坠落,那飘摇的弧线里,藏着整个宇宙想要告诉你的秘密。一念转变处,十万莲花开。
你是否有过“转念改变人生”的奇妙体验?此刻,你心里是否也有片沙漠等待开花?欢迎在评论区种下你的故事,让千万个转念相遇,长成一片绿洲。
来源:点点生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