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 万起的星纪元 ES,凭啥让年轻人放弃特斯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12:33 1

摘要:当一款 C 级豪华纯电轿车把价格打到 20 万以内,还标配 800V 高压平台、700km + 续航和零重力座椅时,这个市场注定要掀起一场风暴。刚刚上市的 2025 款星纪元 ES 纯电版,正在用一套 “价格屠夫 + 配置狂魔” 的组合拳,重新定义年轻人的第一

当一款 C 级豪华纯电轿车把价格打到 20 万以内,还标配 800V 高压平台、700km + 续航和零重力座椅时,这个市场注定要掀起一场风暴。刚刚上市的 2025 款星纪元 ES 纯电版,正在用一套 “价格屠夫 + 配置狂魔” 的组合拳,重新定义年轻人的第一辆豪华电动车。

价格战里的 “田忌赛马” 策略

在 18 - 27 万这个区间,星纪元 ES 纯电版巧妙地玩起了错位竞争。对比特斯拉 Model 3 后驱版(23.19 万起),它用更大的车身尺寸(C 级 vs B 级)、更长的续航(705km vs 606km)和更多的标配配置形成碾压;面对比亚迪汉 EV(20.98 万起),又在智能驾驶(全系 Orin - X 芯片)和补能速度(800V 高压)上建立优势。

最狠的是配置策略:直接把 23 扬声器音响、副驾零重力座椅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选装项变成全系标配。这种 “入门即顶配” 的做法,让消费者不再陷入 “加钱上高配” 的消费陷阱。某新势力门店销售坦言:“现在客户拿着星纪元 ES 的配置单来比价,我们只能强调品牌溢价了。”

新能源时代的 “安全牌” 新打法

电池安全始终是消费者的最大焦虑。星纪元 ES 的解法很聪明 —— 用可视化数据说话。比如:电磁辐射仅 1.5 个手机量级(母婴级标准);电池包针刺测试 48 小时不起火(国标要求 5 分钟);120km/h 对撞试验电池零热失控。

这些具象化的安全承诺,配合中汽中心背书的碰撞测试视频,比空谈 “军工品质” 更有说服力。特别是在近期多起电动车起火事件后,消费者对安全的敏感度显著提升。星纪元 ES 选择在上市前密集释放安全测试内容,可谓精准踩中市场痛点。

智能化的 “实用主义” 突围

面对新势力们铺天盖地的 “城市 NOA” 宣传,星纪元 ES 的智能驾驶策略显得更务实:功能分级明确,Pro 版主打高速场景,Max/Ultra 版才配备城区功能,避免用户为用不上的功能买单;终身免费政策,猎鹰智驾系统不搞订阅制,直接终身免费(限高配版);场景化演示,重点展示地下停车场自动泊车、窄路会车等高频痛点场景。

这种 “不画大饼” 的做法,反而赢得了务实派消费者的好感。从实际体验看,其自动泊车成功率和匝道通过率已接近头部新势力水平,可见传统车企的智能化反攻正在见效。

续航营销的 “场景化” 创新

纯电车主最怕的 “续航焦虑”,被星纪元 ES 用两招化解:真实挑战背书,7000 公里四线续航挑战,百公里电耗仅 3.234L;场景化对比,强调 “77 度电池 = 15 杯奶茶钱”,“充一次电 = 上海到南京”。

更聪明的是充电网络布局。通过适配 110 + 种主流充电桩,解决了第三方充电兼容性问题。有车主实测,在特来电快充桩上从 30% 充到 80% 仅需 18 分钟,这种真实用户体验的传播,比官方数据更有杀伤力。

潮改营销的 “年轻化” 密码

在杭州 LUBACK 咖啡举办的潮改发布会,暴露出星途的年轻化野心:用户共创,让车主参与外观改装设计,首批潮改方案已落地;场景植入,将展车开进露营基地、滑板公园等年轻人聚集地;社交货币,晨曦红 / 云英紫车色加价仅 2000 元(同级普遍 5000+)。

这种 “不端着” 的营销方式,正在改变消费者对传统品牌的刻板印象。数据显示,星纪元 ES 增程版 70% 车主为 25 - 35 岁人群,证明这套打法确实击中了年轻群体。

重新洗牌的时刻到了

当一款车同时做到:比新势力更安全、比合资车更智能、比竞品更便宜时,市场格局注定要变。星纪元 ES 纯电版的入场,不仅给 Model 3、汉 EV 等竞品带来压力,更预示着 20 万级纯电市场即将进入 “配置内卷” 新阶段。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 —— 曾经需要 30 万才能享受到的豪华纯电体验,现在 20 万就能落地。正如当下用户所说:“当传统大厂开始玩性价比,新势力们真的要睡不着了。”至于哪个版本更适合你,Pro 版(18.98 万):适合高速通勤刚需用户;Max 版(22.98 万):城区智驾爱好者的性价比之选;Ultra 版(26.98 万):四驱 + 满配的享受之选。

来源:波帆说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