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走进卢龙县刘田各庄镇柳河北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坡面勾缝和混凝土压顶浇筑,远处的挖掘机伸展着长臂,有条不紊地对坡岸进行平整作业。柳河北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从点到面,全面提速。几个月后,这里的“毛细血管”将逐渐疏通,成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
本报讯(通讯员李碧琦 王梓任)近年来,卢龙县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水利工程,惠泽万千百姓。
近日,走进卢龙县刘田各庄镇柳河北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坡面勾缝和混凝土压顶浇筑,远处的挖掘机伸展着长臂,有条不紊地对坡岸进行平整作业。柳河北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从点到面,全面提速。几个月后,这里的“毛细血管”将逐渐疏通,成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柳河北山小流域位于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小流域土地面积40.5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4.16平方公里。现有的经济林地整地标准低、保水保土效果较差,流域内多条沟道岸坡缺少防护,岸坡坍塌连通性差,一遇暴雨,洪水冲毁沟两岸的耕地,为农民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针对该流域现状,卢龙县水务局启动了卢龙县2025年柳河北山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
“项目涉及刘田各庄镇11个行政村,总投资1016.4万元,主要布置谷坊、浆砌石护岸、干砌石田坎、蓄水池、水保林、封禁等水土保持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平方公里,推动林草覆盖率从57%提升至70%,全面提升小流域生态功能与人居环境。”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许静波说。
据介绍,项目于今年3月20日开工,预计年底正式完工。项目完工后,将全面提升该流域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小流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立足区域生态特点,项目创新采用了浆砌石护脚、护坡等工程措施,结合油松补植等生物手段,构建“拦、蓄、治”立体防护体系。在预防保护区补植油松1.65万株,设立封禁牌31个,封禁治理2127.81公顷,促进自然植被恢复。在综合治理区实施坡改梯8.07公顷,新建干砌石谷坊18道、铅丝石笼谷坊13道,修复田间混凝土路1450米,配套蓄水池4座、排水沟534米,减少坡面水土流失。在生态修复区,新建浆砌石护岸3460米,修复损毁护岸5处,建设植物保护带600平方米,提升沟道防洪与生态景观功能。
项目完成后,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将达到91.05%,年减少土壤流失1.37万吨,保水量45.6万立方米。流域内将新增经济林11公顷,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村庄绿地率有效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90%以上,生活污水原位消纳,水质达标,人居环境同步蝶变。
小流域连接着一方水土,照应着一方百姓。“十四五”期间,卢龙县累计实施燕河、柳河等4条流域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4平方公里,实现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