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前行,四川大学2天内连发Science和Nature Chemistry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8 19:03 1

摘要:今年以来,以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代表的传统强校在CNS三大顶刊的表现亮眼。其实今年还有一所西部高校今年的科研表现也十分给力,就在前两天,该校又接连在顶刊Science和化学顶级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了2篇重要研究成果。

今年以来,以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代表的传统强校在CNS三大顶刊的表现亮眼。其实今年还有一所西部高校今年的科研表现也十分给力,就在前两天,该校又接连在顶刊Science和化学顶级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了2篇重要研究成果。

5月15日,四川大学张跃林带领团队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李昕团队合作在顶刊Scienc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两种病原真菌中单倍体染色体分配至独立细胞核的过程。该研究发现病原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会将它们的染色体分配到单个细胞内的多个细胞核中。通过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染色体计数、荧光原位杂交、基于流式细胞术的DNA测量以及单细胞核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研究证实了这种不寻常的染色体分布现象。这一发现挑战了细胞生物学中关于细胞核组织的基本假设,并为染色体生物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

总之该研究发现了一种真菌染色体分配的全新机制,这挑战了传统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理论。本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为四川大学,最后通讯作者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李昕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四川大学张跃林。张跃林目前为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他在加入川大前,还曾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终身教授等。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遗传学,植物免疫,系统获得性抗性和植物抗病的分子设计等。

5月16日,四川大学朱剑波与蔡中正合作作为共同通讯在化学顶刊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通过立体和序列可控聚合实现高性能可回收聚合物。该研究报道了基于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5H-1,4-苯并二噁英-3(2H)-酮单体(M)的立构和序列可控聚合,从而合成了一系列等富集的AB型二嵌段聚合物P(cis-M)-b-P(trans-M)和ABA型三嵌段聚合物P(trans-M)-b-P(cis-M)-b-P(trans-M)。其中P(cis-M2)900-b-P(trans-M2)38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韧性和延展性,可与商品塑料全同立构聚丙烯相媲美;而ABA型三嵌段聚合物P(trans-M2)26-b-P(cis-M2)900-b-P(trans-M2)26则显得更柔软,类似于低密度聚乙烯。

这些不同材料均可完全转化为单体M。立体和序列可控聚合的建立不仅提供了一种在分子水平上定制聚合物性能的有效且稳健的策略,还提供了各种可化学回收的材料,这些材料可重新转化为单体。

四川大学为本文的唯一完成单位,本文最后通讯作者为朱剑波,他2009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他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后任Research Scientist),2019年他回到了母校四川大学,目前为该校化学学院教授,他主要从事有机化学与高分子化学交叉学科研究。

综上,四川大学在两天内接连发表了1篇Science和1篇Nature Chemistry。值得一提的是,本篇Science文章也是四川大学今年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的第4篇CNS顶刊了(1篇Nature和3篇Science),这已经超过了四川大学去年全年的发文数量了,目前四川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应该是同以4篇CNS并列西部高校第一。

来源:科技大满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