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路领先、再创佳绩,张晓辉教授团队移植领域研究成果

B站影视 2024-12-11 17:24 3

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疾病有效乃至唯一的治愈方式,“北京方案”解决了供者来源匮乏的重大世界医学难题,为移植后复发提供了中国式解决方案,引领人类移植医学进入“人人有供者”的新时代。在2024年12月7~10日召开的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


编者按: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疾病有效乃至唯一的治愈方式,“北京方案”解决了供者来源匮乏的重大世界医学难题,为移植后复发提供了中国式解决方案,引领人类移植医学进入“人人有供者”的新时代。在2024年12月7~10日召开的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作为“北京方案”的原创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张晓辉教授团队有11项研究获选展示,其中4项是关于移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期特整理这4项研究内容,供大家了解移植领域的前沿进展。

移植壁报一

01

摘要号:2938

英文标题:Molecular 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 before Transplantation Independently Predicts Survival and Relapse Risk in Adult KMT2A-Rearrang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中文标题:移植前分子学微小残留病灶独立预测成人KMT2A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存和复发风险

第一作者:汪露露

展示时间:2024年12月8日下午6:00至8:00(当地时间)

展示地点:Halls G-H (San Diego Convention Center)

介绍

KMT2A重排(KMT2A-r)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在成人群体中占5%~10%,在诊断时被划为中危和高危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似乎是唯一可能的治愈性治疗选择。然而,在成人群体中,移植前分子KMT2A重排基因的可测微小残留病(MRD)状态的预后价值很少被评估。

方法

纳入205名成年KMT2A-r AML患者(≥18岁),这些患者在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之间达到完全缓解并随后接受了allo-HSCT。使用TaqMan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髓样本中的KMT2A融合基因、EVI1及其他基因。同步测量融合和内参(ABL1)转录本水平,定量结果以融合基因和ABL1转录本水平的百分比表示。对于KMT2A-PTD,本研究定义KMT2A-PTD/ABL1≥0.08%为MRD阳性,KMT2A-PTD/ABL1

结果

在205名纳入患者中,108名(53%)为女性,接受HSCT时的中位年龄为37岁(范围18~67岁)。在91名(44%)患者中检测到KMT2A-r MRD阳性,114名(56%)为KMT2A-r MRD阴性。KMT2A-r MRD患者的3年OS(57.7% vs. 82.1%;PPPP=0.13)均低于KMT2A-r MRD阴性患者。根据多因素回归模型,分子MRD独立预测OS(风险比[HR]=3.77;95%CI:2.08-6.85;PPPP=0.032),LFS为32.4%和61.0%(P=0.027),CIR为64%和29%(P=0.009)。分子MRD和MFC-MRD的组合根据不同的OS [KMT2Apositive/MFCpositive HR=1.27(P=0.70);KMT2Apositive/MFCnegative HR=2.95(PP=0.003),以KMT2Anegative/MFCnegative为参考)],LFS [KMT2Anegative/MFCpositive HR=1.38(P=0.57);KMT2Apositive/MFCnegative HR=3.05(PP=0.001),以KMT2Anegative/MFCnegative为参考)]和CIR[KMT2Anegative/MFCpositive HR=2.09(P=0.17);KMT2Apositive/MFCnegative HR=3.02(PP

结论

移植前残留分子学KMT2A-r基因独立预测移植后生存和复发风险,对这部分患者,应考虑供体淋巴细胞输注或移植后维持治疗。

移植壁报二

02

摘要号:2187

英文标题:Comparison of Outcomes between Haploidentical and Matched Related Donors for 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A Multicenter Real-World Study

中文标题:CMML患者半相合及全相合移植预后比较: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展示作者:吴利新

展示时间:2024年12月7日下午5:30至7:30(当地时间)

展示地点:Halls G-H (San Diego Convention Center)

介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是一种异质性髓系肿瘤,具有骨髓增生性肿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重叠特征,发病率约为每年1~4/10000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CMML的唯一治愈策略。许多研究报告了allo-HSCT对这些患者的益处,特别是依据风险适应的CMML特异性预后评分系统(CPSS)。然而,接受半相合cCMML患者结局的相关报道却很少。

方法

为了比较接受半相合供者(HID)和全相合亲缘供者(MRD)移植物的CMML患者HSCT的结局,并探索可能受益于HID的特定亚组,研究设计了一项来自中国28个中心的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一共招募了117名符合条件的HID(北京方案)CMML患者和75名MRD CMML患者。主要终点是无事件生存期(E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累积复发率(CIR)和非复发死亡率(NRM)。单因素分析中P

结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包括年龄、性别、细胞遗传学、诊断时和HSCT前血细胞计数和骨髓原始细胞、FAB和WHO分类等,P>0.05)。所有患者在移植28天内中性粒细胞植入,HID组的植入时间更早(中位数,MRD vs. HID,15 d vs.13 d,P=0.003)。

92.3%的患者在移植后60天内血小板(PLT)植入。MRD组血小板植入率略高于HID组(95.7% vs. 90.1%,P=0.173),两组血小板植入时间相似(中位数,14 d vs. 15 d,P=0.496)。MRD组和HID组在移植后100内III-IV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8%和9.4%(P=0.520)。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率也相当(MRD vs. HID, 48.7% vs. 41.0%,P =0.308)。HID和MRD组在EFS (MRD vs. HID,45.6% vs. 58.1%, P=0.263), OS(61.8% vs. 70.2%,P=0.503), CIR (32.8% vs. 19.1%,P=0.114) 和NRM (21.6% vs. 22.8%, P =0.794)上无显著差异。有趣的是,HID组中在2020年后(2020~2022年)招募的患者的EFS有所改善(53.0% vs. 75.7%, P =0.028)。自2020年以来,因新冠疫情,外周血(PB)成为移植物来源的主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与MRD组不良的预后相关(PB vs. PB+BM, EFS, 43.0% vs. 55.3%,P=0.082; OS, 50.6% vs. 86.6%,P=0.012),但HID组则没有差异(PB vs. PB+BM,EFS, 53.0% vs. 59.6%, P=0.590; OS, 66.1% vs. 73.1%, P=0.663)。

对于HSCT前白血病疾病负担较高的患者,HID具有更强的抗白血病作用,从而降低了复发率,改善了外周血原始细胞升高患者的EFS(≥1%; 23.1% vs. 67.5%,P=0.028)和脾大患者的EFS(42.8% vs. 62.6%,P=0.034)。此外,CPSS中较低风险患者从HID获益更多,EFS更高(15.5% vs. 77.8%,P=0.013)。多因素分析表明,高龄(P=0.002)、诊断时贫血(P=0.018)、供者关系(父母供子女,P=0.006)、移植前血小板计数较低(P=0.035)和无cGVHD(P=0.006)与HID组更差的EFS独立相关。

结论

本研究数据表明,CMML患者接受半相合移植的结局与全相合移植相当,这说明HID是无MRD的CMML患者的有效替代方案。在某些条件下,如外周血移植或CPSS低风险的情况下,HID更加占优。更高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血小板计数和更年轻的供者可能会增强这种益处。总之,本研究为CMML患者的移植提供了新的了解。

移植壁报三

03

摘要号:1486

英文标题: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Nomogram for Therapy-Rel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中文标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列线图

第一作者:李梦琳

展示时间:2024年12月7日下午5:30至7:30(当地时间)

展示地点:Halls G-H (San Diego Convention Center)

介绍

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Therapy-rel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t-AML)占新诊断AML病例的10%-30%,对传统细胞毒性疗法更具耐药性,与新发AML相比复发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t-AML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传统移植前评分系统在t-AML患者中的适用性仍然不确定且缺乏特异性。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并验证经典评分系统在t-AML患者中的实用性,本研究回顾性地检查了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t-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建立了预后列线图。本研究旨在开发一个专门针对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t-AML患者的预后列线图,以评估生存结果并做出治疗决策。

方法

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间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t-AML的患者。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于检验协变量对生存的影响。单因素分析中P

结果

共纳入154名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t-AML患者被纳入以建立和验证预后列线图,所有患者均为开发队列。诊断t-AML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2岁和43岁(范围 18~73岁;18~75岁)。AML诊断时骨髓(BM)原始细胞的中位百分比为45%(范围 19%~95%)。最常见的既往疾病是乳腺癌(24.7%)、淋巴瘤(16.9%)和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3.6%)。从细胞毒性治疗或放疗到AML诊断的中位时间间隔为3.5年。1年和3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5.5%和69.3%。两个队列的临床基线特征没有显著差异。在OS分析中,AML诊断时的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高危细胞遗传学;移植前的遗传学异常和MRD阳性;HSCT前BM或外周血原始细胞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移植前血红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天数;间期;原发疾病年龄;AHD-AML;原发疾病复发,被确定为潜在的预后因素。根据多因素Cox分析,AML诊断时的白细胞计数≥7×109/L(P=0.016)、移植前的遗传学异常(PPP=0.010)和原发疾病复发(P=0.006)被确定为独立的预后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的回归系数,研究构建了一个名为LGPAR的预后列线图(白细胞59分,遗传异常83分,血小板植入100分,原发疾病年龄62分,原发病复发63分)。LGPAR预后列线图可通过免费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计算器获得,网址为https://limenglin.shinyapps.io/LGPAR-nomogram/。在开发队列中进行了1000次Bootstrap重抽样内部验证,1年、3年和5年OS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901、0.876和0.884。根据校准图,估计和实际死亡风险高度一致。此外,DCA曲线证实,该模型带来了可观的净收益。

结论

本研究为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t-AML患者制定了预后列线图。该列线图能有效提高t-AML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生存率和预后,并促进对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

移植壁报四

04

摘要号:2128

英文标题:Comparison of Engraftment Syndrome after 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ALL and AML

中文标题:ALL和AML患者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综合征风险因素的比较

第一作者:包昱成、蔡璇

展示时间:2024年12月7日下午5:30至7:30(当地时间)

展示地点:Halls G-H (San Diego Convention Center)

介绍

植入综合征(Engraftment syndrome,ES),以非感染性发热、皮疹、非心源性肺水肿、肝功能障碍和体重增加为特征,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尽管既往许多文献已经报道了ES,但对于ES的风险因素、结果和治疗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因为不仅各项研究的描述缺乏一致性,并且研究之间的证据也相互矛盾。一项meta分析发现,ES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ES患者。然而目前尚无识别aGVHD高危ES患者的策略,尽管这对于早期预防aGVHD和改善患者预后很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大样本的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ES患者,并描述ES患者II-IV aGVHD的危险因素、结局并建立模型。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2013年至2022年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384例半相合HSCT后ES患者。首先进行了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以确定ES的风险因素,并根据移植时间和随访时间为每个病例随机选择了三个对照。ES患者队列进一步分为包含258例患者的开发队列和包含126例患者的验证队列。研究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半相合HSCT后ES患者II-IV aGVHD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通过评估区分度[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校准图)和净效益[决策曲线分析(DCA)]来评估预后模型的性能。

结果

384例在半相合HSCT后诊断为ES的患者中,ES的中位诊断时间为移植后11天,接近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其中252例(65.6%)发生aGVHD,123例(32.0%)发生II-IV型aGVHD。发生II-IV aGVHD的ES患者的3年死亡率为17.1%(21/123),而没有II-IV aGVHD的ES患者为4.3%(11/252)(PP=0.039;OR,12.60;95%CI:1.30~194.14)、既往妊娠史(P=0.09;OR,3.42;95%CI:0.83~18.45)、诊断到移植的时间≥6个月(P=0.027;OR, 2.73; 95%CI:0.97~8.50)、较高的MNC(≥9×108)(P=0.003;OR, 4.39;95% CI:1.70~12.41)和在预处理期间输注较多血小板(≥2u)(P=0.007;OR,4.04;95%CI:1.51~11.73)。根据回归系数,肥胖分得2分,其余危险因素1分,研究建立了一个II-IV aGVHD的预后模型TOPMAP(诊断到移植的时间,肥胖,既往妊娠史,高MNC回输,年龄和大量血小板输注)。患者被分为3个风险组:低风险组(0~2)、中风险组(3~4)和高风险组(5~7),低风险组II-IV aGVHD的发生率为15.9%,中等风险组为39.2%,高风险组为83.3%(P

结论

研究者报告了半相合HSCT后ES的最大规模研究,并探讨了ES发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开发了首个直接的评分模型(称为TOPMAP),该模型结合了临床和实验室风险因素,用于预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S患者发生II-IV aGVHD的高危人群。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ES患者,根据II-IV aGVHD的风险来划分,进而预防aGVHD,改善患者预后。

张晓辉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 博士/后导师

学术任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副所长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组长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血液工作委员会 主任委员兼理事长

临床与科研

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自然-重点项目3项、国自然-面上项目8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重点攻关项目等;主编血液领域专著5部,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授权21项,第一/通讯发表SCI 论文141篇Nat. Immunol, J Hematol Oncol, Lancet Heamatol, Blood, Nat. Commun, Leukemia等;

获“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以第一完成人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以共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来源:肿瘤瞭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