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医的大错误,就是病名繁多,却不知病因。病名可以乱叫,病因却有定性。等于一个人的名字可以乱叫,可以叫上一千个名字,但是他的具体身份,却是确定不移的。西医的错误,往往只对病名用药,病因却置之不理。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顾表象,丢了本质。比如发热,高血压,前列
西医的疾病种类及亚类细目有22500种,而中医疾病在《伤寒论》中只分六种,加上《金匮要略》中的杂病病名,共计约五十种,就概括了所有的疾病现象。
西医的大错误,就是病名繁多,却不知病因。病名可以乱叫,病因却有定性。等于一个人的名字可以乱叫,可以叫上一千个名字,但是他的具体身份,却是确定不移的。西医的错误,往往只对病名用药,病因却置之不理。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顾表象,丢了本质。比如发热,高血压,前列腺炎,都只是疾病的名字,也叫表象,也叫症状,而不是病因。
什么才是万病的病因?水火寒热虚实,才是万病的病因。只会对病名用药,所以西医一个病也治不好。比如非典,新冠,德尔塔,等等,只是病名,或说只是病毒的名字,而不是病毒的寒热虚实属性。离开病人水火寒热虚实的具体属性,去讲如何治疗,去讲用什么药,只是瞎子摸鱼,盲人摸象。
更为可笑的是西医给疾病起名字非常的随意,毫无科学性可言。这不仅没有揭示出疾病的原因,也不利于人们认识与预防疾病。如新冠病毒肺炎,西医只是观察到新冠病毒像王冠一样,于是就叫新冠病毒,这既没有揭示新冠病毒产生的原因,也让广大民众无所适从,不知道预防方法。哪像中医对疾病的命名,如瘟病、伤寒等。瘟病揭示了疾病产生于湿瘟或瘟热,要用清瘟解毒的方来来预防与治疗;伤寒揭示了疾病产生于寒湿,要用祛湿与温阳和方法来预防和治疗,这些名字通俗易懂,既揭示了疾病产生的本源,又告诉了人们预防与治疗的方法。又如西医在命名疾病时以疾病发生的地方来命名,如川崎病、以疾病发生的身体病位来命名,如末梢神经疼,半月板损伤等,这样的命名方法只是多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病名而已,让人看着眼花缭乱,而与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没有丝毫意义!
面对西医的无数病名,没记得哪个是以病因作为命名的,全是以现象或病症作为依据。大量都是以什么症,什么综合症来命名,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各种炎病、癌症、美尼尔氏综合症、结石、各种痛症等等。
如三叉神经痛,为什么会痛?解释不了,就给它命名是神经痛。这个名称本身就很含糊的,它不是一个病因的命名,只知道神经痛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神经痛。如糖尿病,检测出血糖过高了,就给它一个名字,叫糖尿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后来,发现了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呢,又是找不到原因的。
还有高血压,什么叫高血压?因为检测出血压值高了,但是为什么会高呢?是不知道的。检查出得了高血压,终于知道得了什么病了,但是还得建议终生吃药,控制血压,无法根治。
病因的概念和分类: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称之为病因,又称作“致病因素”、“病原”(古作“病源”)、“病邪”。疾病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包括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疾病病因作用于人体之后,导致机体的生理状态被破坏,产生了形态、功能、代谢的某些失调、障碍或损害。换言之,病因是指能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而引起疾病的特定因素。病因包括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
更可笑的是西医一些疾病的命名太随意,以至“名不符实”,给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带来误导!王安石在他的《答司马谏议书》写道:“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他这段话强调“名实相符”,认为只有名实相符,“天下之理得矣”。
如西医的过敏性紫癜,从名称来看,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过敏反应引发的皮肤紫癜样疾病。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回事。
过敏性紫癜是我们对Henoch-Schönlein purpura(简写为HSP)的翻译。这个疾病在今天的命名是IgA vasculitis,简写IgAV。如果翻译为中文则是IgA血管炎。
追溯历史,在1780年代,William Heberden就描述了经典的表现:皮肤紫癜、关节炎、腹痛、血尿等。但当时对这类病变还不够让人熟知。
到19世纪,Johann Schönlein 和 Eduard Henoch 各自独立对这类病变做了详细的描述,并让医学界对该病变相对熟悉。因此后来就用这两个人的名字命名了该疾病,即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
在过去,我们对HSP的病理学了解不够深,不够准确。在今天,我们认识到HSP在病理学上是IgA沉积相关的免疫介导性血管炎,它伴补体沉积和中性粒细胞募集,因此应该叫IgA血管炎。其触发病因有很多,偏偏过敏反应并不是。
药物,食物的超敏反应的确可引发皮肤紫癜样病变。在国际医学界的曾有专有名词“过敏性血管炎(Hypersensitivity vasculitis)”来描述。后来随着研究的后续深入,目前更习惯的用词是“皮肤小血管炎(cutaneous small vessel vasculitis, CSVV)”。
尽管某些感染性疾病也可以引起皮肤小血管炎。但皮肤小血管炎的最常见原因还是药物超敏反应诱发。
由于我们曾把HSP命名为过敏性紫癜,这就导致国内医学界普遍误解该病是过敏反应所致。于是对IgAV病人(旧称HSP)反复查过敏原,强调什么食物回避,药物回避等等。这纯属以讹传讹。
这种把IgAV跟皮肤小血管炎混淆的局面就是因为“过敏性紫癜”这个错误名称所致。名不符实,害了整个中国医学界。说到底,名称代词还是要跟疾病本身的特征相符合。名实相符,则不容易误导误判。名实不符,则很容易误导临床实践,导致错误的诊疗行为。
来源:科普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