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浙江的企业都开始往外跑。平湖一家童车公司的经理带着团队去欧洲谈生意,第一天就签了四万美元订单。政府今年要组织上千个团队出国找市场,这事儿在二十年前还让人担心会把浙江经济搞空。现在港口天天有大船进进出出,装满锂电池的集装箱运往欧洲,同时又有满载原材料的货轮靠
最近浙江的企业都开始往外跑。平湖一家童车公司的经理带着团队去欧洲谈生意,第一天就签了四万美元订单。政府今年要组织上千个团队出国找市场,这事儿在二十年前还让人担心会把浙江经济搞空。现在港口天天有大船进进出出,装满锂电池的集装箱运往欧洲,同时又有满载原材料的货轮靠岸。
宁波舟山港的工人说他们这儿每天都在做买卖全球的生意。浙江人把地瓜藤蔓往远处伸的理论,其实是从以前领导那学来的。当时很多人觉得企业往外走会把本地产业搞垮,后来领导说这是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大家才慢慢想通了。现在全省有六百多万企业家在国内,两百万在国外,像地瓜藤蔓一样到处扎根。
我在舟山看到个有意思的事。这儿本来没石油,现在却成了全国最大的石化基地。政府搞自贸区后,这里聚集了一万多家企业,光油气相关的就有上万家。他们还搞出三百多项创新制度,其中十四项被全国推广。浙江人就爱琢磨怎么用新办法赚钱,虽然地方小资源少,但总能找到新路子。
杭州有个直播公司专门卖浙江货。他们靠政府给的便宜办公室和创业基金,把温州服装、宁波家电都搬到网上卖。物流那边有菜鸟公司帮忙,现在在欧洲北美开了四十多个仓库。以前浙江人靠跑市场,现在年轻人用手机就能把货卖到全世界。
绍兴有家做摄影器材的小厂,年初想进欧洲市场碰壁了。后来政府服务中心帮忙对接资源,现在产品在那边卖得挺好。浙江政府现在对企业挺上心,有问题找他们基本都有回应,但平时又不瞎管闲事。这种态度让企业觉得舒服,敢放心投资。
义乌最近开通了直达德国的货运航线,以前要绕道上海现在直接走。浙江今年还搞了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方便企业处理国际业务。虽然现在全球经济不太好,但浙江人还是铆足劲要扩大开放。港口、铁路、机场都在扩建,光中欧班列就跑了上万趟。
我在宁波港看到个细节,装货的工人说他们现在一天要处理上万个集装箱。浙江人把地瓜藤蔓伸得多远,根就在本地扎得多深。虽然企业往外走,但总部还是留在浙江,赚了钱还会回来投资。像传化集团这样的大企业,现在全国都有业务,但总部还是在杭州。
最近浙江又出台新政策,要建更多跨境电商园区,帮小企业出海。有个做箱包的老板说现在政府给补贴,物流成本降了三成。但也有担心,万一国外市场突然变差,这些伸出去的藤蔓会不会断?不过浙江人好像早有准备,一边扩市场一边搞技术创新,像数字贸易这些新领域都在布局。
现在浙江的工厂车间里,机器转得比以前还快。虽然很多企业都在外面开分公司,但本地工厂反而多了。可能是因为藤蔓吸收的养分多了,根部长得更壮了。政府最近还说要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觉得在这儿做生意就是划算。
港口的灯塔晚上亮着,货轮进进出出不停歇。浙江的地瓜经济到底能长多大?没人知道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那些伸向世界各地的藤蔓还在继续生长。
来源:小白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