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定乾坤:老农种花生留对这距离,亩产多收300斤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8 18:52 1

摘要:在种花生这件事上,很多人总以为苗种得越密产量越高,其实这是个误区。科学安排株距和行距,才是让花生增产的诀窍。就像人住房子要有合适空间,花生苗之间留够地方,通风透光好,根也能舒展开,结的果自然又多又饱满。

在种花生这件事上,很多人总以为苗种得越密产量越高,其实这是个误区。科学安排株距和行距,才是让花生增产的诀窍。就像人住房子要有合适空间,花生苗之间留够地方,通风透光好,根也能舒展开,结的果自然又多又饱满。

种单行垄的时候,行距保持在35到45厘米,株距13到15厘米最合适。要是种双行垄,行距要放宽到40到45厘米,株距调到15到18厘米。这么安排既能防止叶子挤在一起捂出病,又不浪费地里的养分。就像给花生苗排座位,既不让它们胳膊肘打架,又能让每株都晒到太阳。山东有些农户试过这种法子,原先贫瘠的地块每亩多收了三百多斤花生,效果实实在在。

不同地方种法也得变通。广西雨水多,行距留到40厘米以上,地里通风好了,叶斑病少了四成多。西北干旱地区反过来,把株距缩到15厘米,让花生苗互相遮着点阴凉,反而能保住水分,一亩地多收百十来斤。山坡地更得讲究,沿着等高线开沟,行距压到35厘米,雨水冲不走土,贵州山区的农户这么干,收成比以前稳当多了。

选品种也得看脾气。早熟品种像“豫花23号”,株距20厘米密着种,120天就能收果。蔓生型的“鲁花14号”就得把行距放到45厘米,株距留18厘米,要不然藤蔓缠在一起,下面的花生容易烂。去年我在河北试验田里照这个法子种,不管啥品种,亩产都涨了两成半。

现在种地也讲究科技了。手机下个App,输入地里肥力、花生品种,两分钟就能算出该留多宽间距,比老把式拿尺子量快得多。河南周口上千亩的花生地,用无人机带着摄像头飞一圈,哪片苗太密了马上能发现,去年靠这个少损失了十八万。播种机更是省事,说好株距15厘米,误差不到一厘米,苗出得整整齐齐,江苏盐城的农户对比过,机器种比人工种多收三成,还省下一成半的种子。

说到底,种花生就像给人安排住处,太挤了谁都长不好,太松了又浪费地方。留好合适的间距,让每株花生都能吃饱喝足晒够太阳,这才是增产的门道。以前靠经验摸索,现在有了科技帮忙,普通农民也能种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收成。往后要是用上卫星定位播种、电脑预测长势,咱们的土地还能打出更多粮食,这才是新时代种田的真本事。

来源:田园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