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域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落实上级教育政策、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等重要职责,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文化风貌。在广袤而深厚的教育沃土上,各地区“贴地行走”,深入观察教育领域的各类问题,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伴随超前学习、学历
区域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落实上级教育政策、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等重要职责,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文化风貌。在广袤而深厚的教育沃土上,各地区“贴地行走”,深入观察教育领域的各类问题,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伴随超前学习、学历贬值等现象的涌现及演变,教育“内卷”已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普遍问题。为了构建更为理想的教育生态,破除“内卷”式的恶性竞争势在必行。
在“双减”政策浪潮的冲击下,区域层面可以做出哪些探索?又遇到了什么样的现实问题?贵州省赤水市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积极尝试,开启了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反“卷”实验。它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部分根植于各自的独特背景及条件,另一部分则映射出区域教育生态之变。
让“大树”长出几条新“枝丫”
“教育太‘卷’了,这样无休止地‘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在一通电话中,赤水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勇与同行交流时,对当前观察到的教育问题深感忧虑,并感慨道:“现在是到了非退‘卷’不可的时候了。”
赤水地处西南腹地,与贵州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在教育资源方面算不上“高地”,竞争本不是特别激烈。近些年来,教育“内卷”同样席卷了这座城市。何勇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身边愈演愈烈的教育焦虑:与过去相比,人们愈发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对教育的关注点多聚焦于孩子能在全校排多少名、学校每年有多少毕业生被名校录取,等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教育问题。
目睹这一切,从基层乡村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何勇希望能为学生做些什么。他所提出的退“卷”主张,正反映了他对于这一现象的深切思考。“ ‘退’卷’并不意味着放弃努力,而是要改变过去那种仅追求高分,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单一教育形态。”他解释道,“如果把区域的教育生态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我们不能因为一味追求它迅速朝着一个方向生长,给它过度‘截肢’。让树干上长出几条新枝丫,整棵树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
树木会因地方水土的不同而展现出独特的生长姿态。何勇认为,教育亦应遵循同样的道理。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他见过不少区域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有的得以顺利落地生根,有的则在半路夭折,其背后共同指向了因地施策的重要性。比如,因为与上海市普陀区建立了良好的联系,赤水几年前曾效仿这一教育强区的教育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结果收效甚微。
那么,赤水这片土地适合让“大树”长出什么样的新“枝丫”?2023年末,赤水市约有16.5万乡村人口,在城市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当地乡村人口依然占据了总人口超过一半的比例。然而在教育领域,赤水实施撤点并校等改革措施后,乡村学校的数量与乡村人口所占的比例并不相称,且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对于这样的现实,何勇在短期内难以推动其发生改变,但他希望能够借助乡村教育的优势托举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在他看来,从小在乡村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更能磨砺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这是西部地区赋予他们的独特优势。与学生拼命“卷”成绩相比,何勇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们能培养出较强的意志力、生存力和持续发展的潜能。“即便他们将来未能进入名校,只要具备这三方面的特点,他们未来的发展就不会差。”他说道。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何勇提出了活化利用区域内乡村闲置校舍,打造“功能校”的构想。具体而言,即在乡村开发建设具有特定功能的拓展型、沉浸型、提质型三类学校。拓展型和沉浸型“功能校”旨在让城区学生整班轮流到乡村学校分别学习一周和半年,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劳动实践、特色文化等增值性课程。提质型“功能校”则专门为那些成长于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家庭教育资源不足的初三学生提供支持,对他们集中进行班级重组,并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何勇强调,这样做的目的并非让学生换个学校继续“卷”,而是希望为那些想要改变自身学习状态,特别是由于家庭原因尚未养成良好习惯的孩子提供另一种选择。
在“功能校”中,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将知识学习与生活技能培养相结合,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展现出学校教育的另一种样貌。比如,插秧研学课程就是一种项目式学习,借助乡村得天独厚的土地条件,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实践直观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及规律,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播种的密度,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于农耕文化的体悟。内务整理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使他们从学会自我服务开始进行劳动实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从构想到实施,推进一项举措落地往往需要克服很多挑战。对于“功能校”的探索,筹备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师资的匮乏。“通常情况下,如果条件允许,二三十岁的教师一般会倾向于到城区发展,只有等到孩子上大学或工作以后,照顾家庭的负担得以减轻,才会有一些教师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何勇分析道。无论是从个人职业发展还是照顾家庭需要的角度出发,他都表示能够理解。为了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他协调教体局与人社局,向愿意调任至“功能校”的教师作出承诺:在聘期内,他们的原聘任岗位及职称保持不变;调任满三年后,可以返回原任教学校或有对应职称空缺的其他学校参与职称评聘;即便调任不满三年,这段经历也可算作支教经历,并为其提供乡村教师生活补贴。
实施“功能校”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一旦学生成绩有所下滑,就容易引发家长的质疑。分数的高低,是当下人们评判一项教育举措成功与否时一个难以回避的标准。何勇坦陈,刚开始推行这一改革时,所采用的部分宣传内容略显功利,因为“只有拿出点‘成绩’,才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进而支撑我们继续探求理想的教育形态”。为了向家长证明改革的效果,“功能校”采取了开放透明的策略,通过展示学生的学习监测情况和生活状态,让家长亲眼见证学生的“向上成长”。家长们欣慰地发现,原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不仅能够实现生活自理,还学会了珍惜与感恩,甚至有的孩子回家后开始主动分担家务。经过班级重组的学生直言自己摆脱了“差生”的标签,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也由此生长出探索新鲜事物的内驱力。
这些积极的改变,促使人们对这场探索给予了不少正面反馈。当然,何勇也听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在他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他也乐于听取不同的声音。此前,他还专门为教师开过一场“吐槽大会”,了解他们对当前教育工作的看法和意见。根据这些反馈,何勇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与取舍,并在几股对冲的力量之间作出合理的调和,为扎根于赤水的“大树”寻找新的生长方向和空间。
减少竞争、适当竞争、良性竞争
一个县级行政区拥有600多所学校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教育生态?仅统计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数量,佛山市顺德区便已达到了这个数字,容纳了超过50万名在校生和约3.3万名专任教师。庞大的师生规模,给教育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同样也对教育行政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提出了不小挑战。
针对教育当中的实际问题,顺德区早在2011年就进行了改革尝试,当时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取消重点校、重点班的设置,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不过,这一做法并未能收获预期的理想效果。面对这样的结果,顺德区的教育管理者们进行过深入的反思与讨论,最后得出的共识是:“一刀切”式的教育改革能在短期内促使教育资源趋于平均化,但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让教育走向优质均衡发展,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是大多数教育者的心愿。这一理念听上去简单明了,真正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在人才选拔的大背景下,当前的教育竞争是无法避免且相对公平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内卷”的界限,减少过度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顺德区明确反对过分依赖重复性、机械性刷题,单纯以追求高分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并提出了一条贯通式工作思路:小学尽可能减少竞争压力,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初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高中倡导良性竞争,鼓励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激励中共同进步。
顺德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海源认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构建当地区域教育生态这项任务中承担着最重要的引领与推动的职责。在新高考、“双减”、新课标的背景下,顺德区全面开展了多项教育综合改革措施,并于2024年提出了构建“四优”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即学区有优校、校校有优师、生生有优教、人人有优长,还为此配套制定了二十条翔实的具体措施,希望从师资建设、育人方式变革、学生发展、教育评价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缓解教育“内卷”现象。
将具体的措施或倡议真正落实至学生层面,需要教师这一关键主体发挥积极作用,要求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恰当的教育智慧,能够结合实际学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不少教师陷入了以反复刷题为代表的固定教学模式,一旦抛开这种模式,反而不知该如何教课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教师让学生苦练大量习题等做法确实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分数,帮助他们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这也导致一些教师逐渐对这种方法产生了过度依赖。随着教育评价日益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些做法的效果已大不如前。遗憾的是,一些教师面对变化,并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反而试图通过增加刷题量和延长学习时间这样的做法来弥补教学效果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越来越“卷”。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方式的革新,顺德区一方面向教师们发出了明确的倡导,并以课程、课堂、作业三大改革为抓手,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与学习,摆脱单一的教学方式,减少布置低效的机械性作业,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在区级层面开展教师教学述评行动,从试点学校开始逐步推广,要求教师定期对每个学生进行细致的学业述评,倒逼教师了解每一名学生,并根据学情开展教学反思,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育局还积极从优质高校招聘新教师,鼓励他们探索并实践前沿的教学方法,丰富区域内现有的课堂样态。
在推进教育走向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普职分流是另一个引发公众教育焦虑的重点议题。尽管顺德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正稳步上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学生过早走上社会、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表示担忧。为了纾解这一现状,顺德区今年在一所公立中职学校探索设立了两个综合高中实验班,在不影响普通高中原有招生指标的基础上,招收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初中毕业生。入学第一年,实验班同时为学生提供普高与中职课程,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学业表现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灵活选择继续深入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或转入感兴趣的中职专业。这样的设计在短期内为学生保留了未来生涯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同时,对于那些希望进一步提升学历的中职生,学校也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安排他们进入实验班学习等方式灵活处理,为他们提供文化课学习方面的有力支持。
反“内卷”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不断优化的过程。在对未来的规划中,何勇希望能够再为赤水的乡村学生创设一些到城区学校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打通城区和乡村学位的互动循环。李海源则期望顺德的教育举措能够真正落地,让更多孩子以舒展的姿态,身心健康、阳光、自信地成长,进而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这场探索中,现有的教育举措未来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能够收获多大成效?是否会在更大范围内触发“蝴蝶效应”?我们暂时难以得出准确的答案。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每一次探索都有意义,因为,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大树”以适合自己的方式生长,整片“森林”中的每一个生命体才能获得更加适宜的发展空间。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