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年代》几个主角,其历史原型到底是谁?

B站影视 2024-12-11 11:13 2

摘要:曾经在央视热播过的谍战大剧《风云年代》,绝对是被低估了的一部国共决战的大片。《风云年代》塑造了解放战争国共双方角力中的四个人物:梁铜、武梦祥、胡子奇、曾光希,外加一个柳飞云。

曾经在央视热播过的谍战大剧《风云年代》,绝对是被低估了的一部国共决战的大片。
《风云年代》塑造了解放战争国共双方角力中的四个人物:梁铜、武梦祥、胡子奇、曾光希,外加一个柳飞云。

首先说梁铜,这是剧中一位登峰造极式的中共战略间谍——国民党国防部战略司司长。

之所以说他是中共的战略间谍,绝非夸大其词。《潜伏》的余则成,《风筝》的郑耀先,《悬崖》的周乙,都是以刺探敌方某一方面的战术情报,然后反馈给我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余则成、郑耀先、周乙等,刺探的都属于小打小闹的情报,比如某次战役的行动计划、潜伏特务名单等等。

但是,《风云年代》里的我党特工梁铜,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他完成的任务,则是彻底影响战争走势,改变战场态势,最后影响战争胜负的决定性贡献。《风云年代》描述的主角梁铜,就是我党打入国民党阵营,能够完全影响战争走向的一个人。

那么,问题来了。像梁铜这种战略性间谍,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出现过呢?让我们翻阅开尘封的历史档案,看看《风云年代》这部谍战剧背后的故事。

梁铜这个名字颠倒过来,就是铜梁。在近代史上,和铜梁有关系的,你还别说,我们还真的找到一个人,他就是郭汝瑰,重庆铜梁人。很显然,《风云年代》的编导在制作这部谍战大剧的时候,这个男主角梁铜的原型,就是我党红色间谍郭汝瑰。

郭汝瑰,人称郭小鬼,陈诚土木系13太保之一,堂兄为川军军阀郭汝栋。黄埔5期生,北伐战争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失去组织联系,脱党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回国后又进入陆军大学进修,抗战时期以出色的军事谋划能力获得陈诚的赏识,纳为心腹。

郭汝瑰在国共内战期间一路升迁,成为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后,重新与中共建立联系,秘密会见中共南方局负责人董必武,从此成为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核心成员,他不畏艰险地将国民党方面的绝密军事情报提供给中共中央。

在国共决战的关键时刻,郭汝瑰以自己在国民党军事决策层的特殊地位,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奇功,后在宜宾率72军起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保密的需要,未公开身份,仅按投诚将领对待,直到改革开放后他重新入党,享受副兵团司令级待遇。

郭汝瑰晚年,曾经主编数百万字的中国军事史和抗战正面战场史,并出版回忆录自述其传奇经历。1997年,不幸遭遇车祸逝世。在郭汝瑰同志的追悼会上,中央军委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赞颂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些情报史研究认为,他是中共插入国民党内部最大的红色间谍之一。显然,《风云年代》中的梁桐正是以郭汝瑰为原型创作的。“梁桐”的名字,应该来源于郭汝瑰的家乡重庆桐梁。
剧中的其他一些重要角色在历史上也有历史依据。

比如剧中梁桐的陆大同学,曾在总统侍从室就职的武梦祥将军,是一个具有强大背景优势的人。他早年在蒋介石侍从室,妻子是宋美龄的干女儿;岳父是驻外大使馆参赞,生气时可以一拳把大特务曾光希打得口鼻流血;他本人又做人圆滑,非常仗义,在军中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好人。在剧中,他打牌时经常故意输钱给下属军官,赢得一片喝彩声,手下军官声称愿意为他两肋插刀。他在内战中担任桂系班底的86军军长,在山东会战中,武梦祥故意采取自杀式的指挥,带头冲锋受伤而被我军俘获,后又潜回南京重新获得任用。这一情节显然是以被称为深入虎穴的中共四大传奇将军之一的韩练成将军为原型。

韩练成,宁夏固原人,曾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与在西北军开展兵运的刘志丹等人有过接触。中原大战中,蒋介石被冯玉祥包围,韩练成率部救过蒋介石的命。蒋介石特许韩练成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列入学籍,被人称为“赏穿黄马卦”的天子门生。

抗战爆发后,韩练成升任副军长,调任重庆总统侍从室高级参谋。在重庆期间,他受周恩来、董必武、李克农等人的影响正式加入革命,周恩来没有给他明确的任务,只是让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为抗日救国出力,关键时党会派人和他联系。蒋介石发动内战后,韩练成出任原属桂系的国民党第46军军长,率部进攻山东解放区。

1947年2月,在莱芜战役的关键时刻,韩练成故意“失踪”,使46军群龙无首,陷入无统帅的混乱境地中,进而导致敌司令长官李仙洲指挥失控,人民解放军赢得了包围全歼李仙洲集团的机会,促成了莱芜战役的迅速胜利。

莱芜战役以后,韩练成冒险返回南京,重新获得蒋介石的信任,担任甘肃省保安司令。后由于身份暴露,韩练成在张治中的帮助下,取道香港撤回到东北解放区。据张治中说,直到韩练成出走香港后,蒋介石仍然不相信韩练成是中共地下党,认为韩练成投共是被何应钦等人逼迫的。蒋经国称韩练成是在“总统身边隐藏时间最长、最隐秘的隐形将军”。

建国后,韩练成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军区副参谋长、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及甘肃省副省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在北京逝世。

《风云年代》中还有一位地位一度比梁桐还高的中共卧底,他就是桂系的高参柳飞云。在就任国防部战略司司长的候选人中,他是梁桐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且柳飞云的职务原来就比梁铜高,此前就担任过国民党军委会参谋部次长。

国民党军委会改组为国防部以后,柳飞云成为战略司司长,专门领衔制定国民党军事战略战术计划。柳飞云利用自己强大的桂系的背景,提出一个守江必守淮的主张,给国民党内部造成很大混乱。他多次在军事决策中作出有利于桂系但不利于国民党全局的方案,他在工作中,故意与梁桐唱对台戏,暗示梁铜和自己在工作中唱反调。他们相互攻击对方为共谍,在国民党军事指挥上人为制造出更大的混乱。让本就人心惶惶的国民党阵营中,搞不清究竟谁对谁错。最终,为了掩护担任战略司司长的梁桐,柳飞云在香港率先公布了自己的中共身份,漂亮地完成了自己的情报任务。

根据剧中柳飞云的所作所为,他的原型应该是人称民国三个半军事家的那半个军事家,曾在抗战和内战期间当了11年参谋次长的刘斐。“柳飞”是“刘斐”的谐音。
刘斐,字为章,桂系出身,曾留学日本陆军大学,为人恃才傲物,连蒋介石都避让他三分,因此,在国民党序列中,人称刘斐为霸王次长。

新中国成立后,刘斐在香港通电起义,曾任国防部研究组组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中南水利部长,政协副主席等职。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有人认为他是共党的卧底,说因他一人才导致党国的失败。不过这种说法过于牵强,缺乏史料依据。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对共产党发起全面进攻,蒋介石于1946年5月宣布改组军事机构,裁撤原军令部,设立国防部,白崇禧为国防部部长,陈诚为参谋总长,刘斐为参谋次长。国民党方面指控刘斐为共党的最有力证据,是新六军军长罗友伦的口述回忆与郑介民的对话。

郑介民讲到大陆沦陷后,国防部一行迁入香港,在一幢旅馆,刘斐曾跑来策反他,郑介民才知道他是共党。可事实上,中共从未承认刘斐是秘密党员,直至其追悼会,中央领导人来告别,主持人乌兰夫仍然称刘斐为非党人士。在台湾的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据此仍然并不认为刘斐为共谍。而国民党要员中不认为刘斐是共谍的还有白崇禧,白崇禧认为刘斐直到建国初才从北京逃到香港,若是共谍就没必要到香港了。

而杜聿明认为,在郭汝瑰和刘斐二人中,郭汝瑰最像共党,因为郭汝瑰在国军将领中是罕见的廉洁自律、洁身自好,说郭汝瑰家中的清贫程度比他自己都严重。而刘斐不仅有三房妻妾,还抽大烟。白崇禧评价刘斐:“他言论是左的,享受是右的,他不满现状,但自己生活不严谨,吃、喝、嫖、赌、唱戏无一不来,油得不得了”。

根据现有的解密材料,刘斐立场的转变是在蒋介石下野,李宗仁派代表团赴北平和谈,国民党政权失败已成定局之后。刘斐在解放战争中的重要贡献,是帮助程潜起义,加速了湖南的解放。他还不顾个人安危,秘密飞抵广州,争取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二人起义,但没有成功。最终,他与44名在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军政要员、知名人士,联名宣布起义,随后应邀北上,到北平出席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第一届政协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刘斐历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部长,体委主任,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1983年4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风云年代》中的四位南京陆大的同学,他们原本亲如兄弟。其中梁桐和武梦祥是中共秘密党员,而胡子奇和曾光希则是国民党中的死硬分子。

胡子奇这个人物,在淮海战役开始时,他看到同学曾光希的母亲去世,触景生情,请假回家照顾病重的父亲,这些剧情设定,很明显是以国民党陆军上将胡琏为原型。

胡琏,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属陈诚的土木系,是国军中的著名将领,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11师的师长。剧中的胡子奇是十八军军长,十二兵团副司令长官。

抗日战争中,胡琏部于鄂西石牌保卫战中立功,荣获青天白日勋章。解放战争中,他率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战,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他只身逃脱。后来曾指挥金门战役,重创华东野战军攻台部队,阻止了解放海岛台湾的步伐。

胡琏与国民党军中另一位大将胡宗南并称“二胡”,胡琏号称“金门王”,胡宗南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普遍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至于剧中的军统特务头子曾光希,应该是虚构的一个人物。在他的身上有着不少国民党大特务的影子。他死于1956年,和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去世时间相同。曾光希在二战中,曾经参与盟军的情报外交工作,和郑介民的经历相似。曾光希与周佛海的秘密联系,这是戴笠所为。也就是说,曾光希应该是戴笠、郑介民、毛人凤几个人的合身综合体。

在《风云年代》中,梁桐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一是向世人公开了美英苏三国雅尔塔密约的内容,从而影响了抗战最后阶段和战后国共双方的战略布局。二是进入国民党军事决策核心部门——国防部战略司任司长,负责国民党方面制定对共军的战争方案,特别是最后国共大决战的作战方案,从而让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集团遭到彻底覆灭。

为了让梁桐顺利完成这样的任务,中共方面动用了潜伏在国民党高层内部的众多秘密关系,比如总统侍从武梦祥、桂系高参柳飞云、美军司令迈克阿瑟将军的私人代表米兰妮,还有梁铜的地下党上级联络人罗浩彬等,他们或明或暗地都支持保护过梁桐,有的是为他传递信息,有的是为他舆论造势,有的是为他提供人脉支持,有的是为他制造混乱,有的是为他剪除对手。

这种种行为,最终使国共决战的淮海战役出现了这样一种神奇局面:就是国民党一方的军事计划决策,是由一位共产党员一手制定的,战争还没有开始,胜负已见分晓。

在这样的剧情下,战争的结局,几乎是多年前的一次绝密潜伏所决定了的,似乎一场规模宏达的战争结局是几个人就可以决定了的,这显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应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

作为一种表现英雄主义题材的影视剧,这种手法不是不可以,但是,作为演绎革命战争题材的年代剧,历史剧,我们必须要分清历史和现实的界线。

在上世纪轰轰烈烈的这场解放战争中,战场遍及全国各地,战役的场合和次数更是以百千计,每个历史人物在这场革命战争中,所起的历史使命,虽然各有不同,也有大有小,但某个单独的个体所起的历史作用,并没有那么大,至少不可能是决定性的,这是我们在观看这些历史题材年代剧时,必须要明确的一件事。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那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前进的动力。”

另外,《风云年代》也给我们解读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侵华第一战犯血债累累的冈村宁次为什么没有受到正义的审判?作为淮海战场国军实际上的指挥官的杜聿明,既要承担国军失败的责任,其实又没有多少战役实际指挥权,标标准准就是一个替罪羊。

来源:净水如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