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电商直播激活非遗美食 板桥灰粽借“云”出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09:07 1

摘要:端午临近,又到了罗平县板桥镇一年一度包灰粽的季节,灰粽商家开启了新一轮营业。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灰粽搭乘上了互联网直播的“顺风车”,开辟销售新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非遗美食注入“活水”。

直播间销售灰粽。

端午临近,又到了罗平县板桥镇一年一度包灰粽的季节,灰粽商家开启了新一轮营业。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灰粽搭乘上了互联网直播的“顺风车”,开辟销售新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非遗美食注入“活水”。

“我们的灰粽都是手工制作,里面的灰是选用‘糯谷草’烧制而成……”镜头前,主播一边包灰粽,一边热情地介绍着板桥灰粽的独特之处,从制作材料到手法,将每一个细节都娓娓道来,让网友更清楚地了解板桥灰粽。

“我们从去年开始突破传统的销售模式,通过与博主‘哥哥回村’合作,进行直播带货,今天已经卖出去大约两吨灰粽。近两年通过直播带货,灰粽的销量比以前翻了一番。”板桥万氏灰粽负责人万红艳说到直播销量,对互联网带来的红利感慨不已。

直播带货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了板桥灰粽,灰粽也在一次次直播中成功“出圈”,成为更多人端午节必备的佳肴。

“近一个月来,从洗粽叶到包粽子等流程,我们每天至少需要20个工人,每人每天的工钱在100元至200元不等。”万红艳说。近年来,板桥灰粽不断“出圈”,销量越来越高,用工需求也不断增加,为周边群众提供了1500余个季节性工作岗位。“每到包粽子的季节,我们都会来包粽子,工钱是通过计件来算,只要手脚麻利,一天拿到一两百元不成问题。”肖女士一边飞快地捆扎着手里的粽子,一边对记者说。

据悉,板桥灰粽制作技艺于2022年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板桥灰粽制作遵循传统技艺,始终以匠心守护“老味道”。当板桥灰粽遇上现代电商,非遗不再是被封存的记忆,而成为流动的文化符号,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便利。电商直播帮助灰粽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帮助灰粽及时对接各地市场,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传统技艺真正“活”在当下,也让当地群众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来源:掌上曲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