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会谈后,汽车行业影响几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09:03 1

摘要:“事实证明,关税最终给美国企业带来的痛苦让特朗普难以承受。”《纽约时报》5月13日的报道表示,“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最终证明对美国企业来说过于痛苦,特朗普总统无法承受。

【文/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高莘】“事实证明,关税最终给美国企业带来的痛苦让特朗普难以承受。”《纽约时报》5月13日的报道表示,“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最终证明对美国企业来说过于痛苦,特朗普总统无法承受。

“受益于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双方相互下调关税的决定,中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对美国市场重新具有吸引力。”,“美国客户依然对中国生产的零部件有强烈需求。”《南华早报》5月14日的报道称。

路透社5月15日也报道称,在中美经贸会谈后,特斯拉美国工厂也计划从5月底开始进口用于生产Cybercab和Semi车型的中国零部件。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供应链企业原本笼罩在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阴影之下。但在中国“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坚定立场下,中美双方此次达成的会谈结果为汽车行业带来了乐观的信号。

但长期来看,鉴于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反复,目前达成的关税暂停协议在90天的期限后是否会生变,仍有待观察。

汽车行业仍面临较高关税

根据中美双方5月12日发布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下文简称《联合声明》),中美双方承诺于5月14日前实施以下措施:美方将14257号行政令中对华商品24%的关税(含港澳地区)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保留10%关税,同时撤销14259号及14266号行政令加征关税。

美对中“对等关税”税率变化 《纽约时报》

中方将同步调整税委会2025年第4号公告对美商品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并保留10%关税,取消第5、6号公告加征关税,并终止4月2日起实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中对美反制“对等关税”变化 《纽约时报》

目前,特朗普在2月和3月两轮对中国征收的20%的关税仍然存在(特朗普政府将其称为所谓“芬太尼关税”)。

《联合声明》削减关税内容 复旦发展研究院

聚焦到汽车行业,美国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半导体、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商品的301条款关税和针对钢铁和铝制品及衍生品、乘用车、汽车零部件等商品的232条款关税仍将继续维持原税率。

“复旦发展研究院”的分析表示,目前,美对华全品类商品的关税税率可以用下图方式计算。

美对华全品类商品的税率计算方式 复旦发展研究院

举例来看,美国目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总税率依旧高达132.5%(基础税率2.5%+301条款关税100%+芬太尼关税20%+对等关税10%)。

同理,美国目前对中国的电动车动力电池征收的关税也高达58.4%(基础税率3.4%+301条款关税25%+芬太尼关税20%+对等关税10%)。

作为对比,国际智能汽车工程协会的数据表明,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此前平均面临的关税在70%左右。

市场明显回暖,但需考虑长期风险

从目前的关税政策来看,美国对中国的汽车电动车征收的关税幅度依旧较大,短时间内中国电动车依旧没有足够的空间发展美国市场。

但从锂电池和其他零部件来看,关税的暂时降低有效促进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恢复。

《南华早报》引用浙江一位印刷电路板工厂的负责人的话表示,就算需要支付降低后的额外关税,美国客户依旧愿意购买中国产品。

一些供应链业内人士也表示,如果下调后的关税政策在90天的缓冲期后维持不变,大多数美国客户仍将优先采购来自中国的电池、轮胎、光学设备和车轮等产品。

路透社也报道称,在中美《联合声明》发布后,特斯拉美国工厂计划从5月底开始进口用于生产Cybercab和Semi车型的中国零部件。

特斯拉Semi 特斯拉

此前,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45%后,特斯拉已暂停运输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并对特斯拉大规模生产Cybercab和Semi的计划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美国媒体“Investopedia”报道称,受到中美联合会谈结果的刺激,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的股价均明显上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车企和汽车零部件企业仍然对未来缺乏信心。

美国车企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因此其经营极易受到关税政策波动的影响。

此前,通用汽车警告称,关税将导致其全年利润减少40亿美元至50亿美元。由于特朗普带来的贸易不确定性,福特、Stellantis均暂停了全年业绩预期。

特斯拉首席财务官瓦伊巴夫·塔内贾(Vaibhav Taneja)则表示,关税同样损害美国本土的资本投资,因为特斯拉不得不从美国之外、特别是中国引进设备,以扩大国内生产线。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规避关税的其中一个可能性是在美国本土建设工厂。但是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表示:“建立本地化供应链可降低成本,但需应对USMCA规则的限制。政治风险也不容忽视,中美关系波动可能导致特朗普政府政策突变,企业需准备预案。”

《南华早报》也报道称,一些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坦言,特朗普政府频繁变动的关税政策扰乱了他们的全球布局规划。

他们表示,生产与物流成本评估、定价策略制定等工作,远远跟不上贸易政策的变化节奏——在这样的环境下,风险管控已成为当务之急。

S&P Global(标普全球)的分析师在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注意到,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对关税变化极为敏感。当前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海外投资方面,使得企业的整体规划难以推进。”

美联社也在2025年上海车展的报道中称,面对美国关税的不确定性,许多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求多元化的市场布局。

例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投资任何市场的一个基本标准是政策稳定。”他表示,鉴于美国关税如此之高,长城汽车可以把重心放在其他地区。

零跑国际的首席执行官忻天舒也表示,美国市场并不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如果你已经在墨西哥、泰国设有分支,或在欧洲布局了服务本地市场的产能,那么你的全球战略已经具备雏形。”咨询机构Automotive Foresight(上海)公司总经理张豫表示,“我的建议是,别在现在这种形势下作出任何贸然决策。”

目前仍处于谈判的窗口期

尽管中美达成了90天的关税暂停协议,部分媒体和机构认为,这一暂时性“休战”未能触及导致中美贸易争端的根本性问题,后续仍需面对多重挑战。

路透社在5月12日的报道中写道:“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为贸易战暂时踩下刹车,全球股市应声飙升。然而,这一暂时的停摆并未解决导致中美争端的根本性分歧。”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延斯·埃斯克伦德(Jens Eskelund)也警告:“由于关税只是暂时暂停,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余翔向观察者网表示,从目前来看,5月12日双方在日内瓦达成的共识短期内可能改善中国汽车产业赴美发展的趋势,但长期趋势仍取决于后期的谈判成果。

来源:观察者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