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进“满分机制”的过程中,调动每位老师的研究意识很重要。“人人参与小切口课题研究”是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小学部本学期提出的一个口号。期中阶段,小学高学段88位一线教师均提交了小切口课题研究经验,经过两轮筛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7人,二等奖28人。一等奖获得者分
在推进“满分机制”的过程中,调动每位老师的研究意识很重要。“人人参与小切口课题研究”是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小学部本学期提出的一个口号。期中阶段,小学高学段88位一线教师均提交了小切口课题研究经验,经过两轮筛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7人,二等奖28人。一等奖获得者分别于5月8日、14日、15日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大教研活动中,分享了实践经验和成果。
数学组 聚焦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 年彪
《合作学习在试卷讲评课的实践探究》
采用 “同质小组合作”,通过 “独立改错-组内互助-错题讲解-评价闭合” 四步法,让不同层次学生分工协作,教师针对性点拨,提升自主纠错能力与合作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 李翠丽
《小学生数学讲题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构建 “读-析-讲-总-拓” 五步讲题法,借助可视化视频示范流程,引导学生从 “做题” 到 “讲题”“编题”,培养深度思考与逻辑表达能力。
语文组 夯实基础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 刘亚涵
《大声朗读用好 “阅读圈”》
利用课前 5 分钟开展 “阅读圈”,统一朗读姿势、固定时间,结合教师示范、音频引领和积分奖励,提升语感与表达能力,让朗读成为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 乔丹
《任务・落实・检查——语文课堂闭环教学实践》
实施 “任务前理清思路-任务中手势确认-任务后多元互动” 闭环策略,生字教学通过 “自主找错-小组识记-错字巩固” 强化记忆,提升课堂参与度与效率。
英语组 创新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教师 霍秀燕
《“音形意联动・语用迁移” 双轮驱动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实践》
结合联想法、拆分法与趣味视频等多模态输入,通过语境造句、Chant说唱、角色扮演等活动,让词汇在生活场景中活用,破解记忆与运用脱节问题。
小学英语教师 孙世茹
《小学英语高学段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以单元主题串联读写,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句式,设计仿写任务迁移运用(如假期日记),实现 “以读促写、以写助读”,提升读写协同能力。
小学英语教师 吕菲
《英语课堂趣味朗读的方法》
创新 “特征分组朗读”“夸张语音演绎” 等形式,增加参与感与趣味性,后进生口语熟练度提升 70%,朗读积极性显著提高。
参与课题经验分享活动的还有来自元氏和井陉的老师们,大家认为这些课题经验很接地气,确实是一线教学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此次活动也为老师们继续推进满分机制带来了有益启发,大家纷纷表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何能实现每个学生‘课上学会’,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越是难、越是复杂,更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思考学习的本质是什么,那个本质往往就是很简单的动作,比如:语文就是要让学生读起来,亲近文字,就像刘亚涵老师分享的每天3分钟让学生站起来出声音地读;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写起来,三言两语不限字数,写自己的真实观察和真实情感,这个简单的动作一定是低门槛的,是人人都能做起来的,在坚持做的过程中自然会一点一点发生变化。”
除了动作要简单,还要关注细节。老师们提到:“数学讲题大家都在做,但是具体的做法不同,学生的变化也就不同,李翠丽老师分享的5步讲题,就对“有逻辑地思考”提出了具体要求,讲题过程中特别强调要有画面感、要能从做这一道题提炼出做一类题的通用做法;同样是学生自主识字,乔丹老师特别强调每个任务每个学生都要动脑去做,一个问题提出来,不是只叫一个人回答,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手心里写出答案,然后同桌一起亮出答案,或者每个人同时用一个规定的手势表达自己的答案。这些细节往往就是课堂上是否学会的关键。”
满分机制推进,需要继续关注这两个原则:作于易,作于细。
根据课题梳理汇报情况,结合课题研究深度、创新性,以及成果应用、教学实践转化等方面,各学科最终评选出优秀课题,并在大教研活动中进行了表彰。
数学
年彪《小组合作在试卷讲评课的实践探究》
李翠丽《小学生数学讲题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二等奖:
尹肖卿《问题停车场》
赵丹《审题习惯的培养》
傅凯《数学阅读课》
李文平《讲题习惯培养》
韩小先《如何培养学生的总结反思习惯》
张薇《单元系统整理归纳总结》
窦翠翠《培养解决问题“一读二勾三画四列”四步解题法》
张繁静《关于如何提高中下层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的实践与研究》
语文
一等奖:
乔丹《任务·落实·检查——语文课堂闭环教学实践》
刘亚涵《大声朗读——用好“阅读圈”》
二等奖:
高在心《三人小组实践手记》
齐精蕊《基于“作文病院”模式的同伴互评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王辰霞《字里乾坤》
王静宜《如何通过预习,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晓瑜《推动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
张瑜珈《“日有所记”——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微实践》
张志丽《学习家常课 培养好习惯》
刘东宇《六年级习作评改中"同伴互评量表"的设计与应用》
张静《高学段语文学科“三读一写”预习法》
李岩岩《如何有效利用日有所记,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与写作水平》
英语
一等奖:
霍秀燕《“音形意联动・语用迁移” 双轮驱动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实践》
孙世茹《小学英语高学段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吕菲《英语课堂趣味朗读的方法》
二等奖:
孔巍《小学高学段英语主题写作教学优化策略》
李莉《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
王立英《培养学生课外英文阅读的兴趣》
王越《新课标视域下小学生英语阅读思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闫世玉《朗读和背诵的检查》
赵霖《小学英语单元主题项目式作业设计与满分评价实践》
卢宽《联系生活的作业布置》
何思瑜《小学高学段英语阅读理解中非连续性文本表格题的作答策略研究》
高振霞《小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袁金月《小学英语 “胖体” 规范书写训练策略研究-基于四线三格与横格书写标准》
持续的探索与实践,是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满分机制的推进过程中,“小切口” 课题研究成果,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总结,更是未来探索的起点。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小学高段将持续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推广好的做法,更好地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更多学生受益。
来源: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