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元和年间,昭潭旁住着一位叫高钰的隐士。一天夜里,他在岸边的船里休息,忽然看到水面上出现三朵荷花,硕大红艳。三个穿白衣的女子各站在一朵荷花上,容颜美丽,如仙女一般。
鱼妖
唐元和年间,昭潭旁住着一位叫高钰的隐士。一天夜里,他在岸边的船里休息,忽然看到水面上出现三朵荷花,硕大红艳。三个穿白衣的女子各站在一朵荷花上,容颜美丽,如仙女一般。
一个女子说道:“今夜风清月明、水平如镜,正是赏景怡情谈玄论妙的好时候。”另一名女子说:“旁边有一条小船,不要让人偷听了我们说话。”先前女子说:“这里哪有什么高人,凡夫俗子听到我们谈话又如何!”
于是,三个女子开始高谈阔论起来。其中,一人喜欢儒教,一人喜欢道教,一人喜欢佛教,她们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三教的精髓主旨,见解非常高明。
谈论许久,第二个女子说:“昨夜我做了一个不祥之梦。”另外二人问何梦,女子说:“我梦到被人驱逐、宅第漂流,子孙仓皇奔窜。”另外两个女子安慰道:“梦本虚幻,不要在意!”
接着她们换了话题,说起明日的早餐。三人嬉笑啰嗦,高钰还是听懂了,她们明天的早餐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吃一个书生,一个和尚,一个道士。这时已过午夜,三朵荷花慢慢没入水下,女子们不见了。高钰醒悟到,这是三个妖怪,明日很可能要吃三个人。
次日巳时,一艘小船驶来,上面站着一个和尚,当船行驶到潭水中间时一阵颠簸,和尚落水不见。高钰大惊,下决心救下后来之人。不一会儿,果然又来了一个道士,坐着另外一艘小船儿。高钰大声呼喊,告诉他昨晚的听闻,并说刚才已经验证,一个和尚落水消失。
道士却不相信,说道:“那只是偶然,我与同道之人约定在对岸见面,不可失信于人。”遂坚持前行。船到中流,道士也落水而没。
高钰惋惜慨叹间,又走来一个书生,站在岸边呼唤船只,准备到对岸去。高钰拦住他说了刚才发生的事。书生说:“我朋友不幸亡故,今日必去吊唁,生死有命,就算命丧昭潭而无悔。”高钰紧紧拉着他的衣袖不放,书生奋力挣脱。正争执间,一条白练从潭中飞出,缠住书生,把他拖入水里。高钰见三人命丧眼前却毫无办法,不由呆呆站在潭边流下眼泪。
不久,又有一艘路过的船停靠到岸边,船上是一个老翁一个少年。老翁看到高钰呆立落泪,于是登岸询问。高钰详细叙述了整个事情的始末,老翁怒道:“妖物竟敢如此大胆!”说完立刻取出朱笔写了一道符,吩咐那少年:“马上持符咒入水,命妖物迁往东海,从此不准害人。”
少年领命,拿着那张符跳入水里,片刻后回来禀报:“弟子潜入水底行大约百丈,看到一个大洞窟,里面非常明亮。弟子潜入洞窟,里面有三条大鱼正在睡觉,旁边围绕小鱼数十。大鱼被弟子惊醒,化身三个女子与我对话。她们看了符说,在这里已经住了几百年,请您宽恕,不要让她们背井离乡。”说完又拿出两颗明珠,说是鱼妖敬奉。
老翁把明珠抛入水里,说道:“再去通知她们,马上离开,不然就派六丁神斩杀。”少年再次跳入水里,返回的时候,潭底涌起巨浪,三条几丈长的大鱼浮出水面,后面跟着数百条小鱼,向远处游去。
老翁对高钰说:“老朽是唐勾鳖,今日能驱除昭潭之害,不虚此行。”遂告辞。其后,昭潭再无妖害。《唐传奇》
狐精
唐朝贞元年间,江陵司马有个十岁的儿子,聪明伶俐,样貌清秀。后来这个孩子生了病,非常虚弱,几乎无法下床。司马很着急,把全城的名医都请来看病,过了七八天却毫无效果。
这天有人登门,自称姓高,是个术士,自告奋勇要给公子看病。他看到孩子后说:“这不是普通的疾病,是被狐妖纠缠导致,没关系,我能治疗。”
高术士念咒作法,忙碌了好一阵儿,司马公子忽然从床上坐起要东西吃。司马大喜,高术士说:“尚未根除,今日法力已尽,如若痊愈,需改日继续调治。”于是,司马与他约定了日期,厚赠礼物恭敬送出门去。
司马家公子身体已无大碍,能够起床吃饭,但神志出了问题,或笑或哭不可琢磨。司马又添新愁,只好等待高术士的到来。
就在约定日期的前一天,又有一人登门,自称姓王,也会治疗妖病。他看到司马儿子后吃惊地说:“这是被狐妖祟惑,魂魄已失,如不赶快治疗就会终生不愈。”司马说已经与一个姓高的术士约好,王术士说:“您怎么能相信陌生人?也许贼喊捉贼,他就是作怪的狐精。”
正说话间,高术士从外而入,大声说道:“司马为何让一个妖狐登堂入室?”王术士也站起来说:“我果然没有猜错,的确是你这只妖狐在作祟。”二人随即对骂,接着挽起袖子要对打。司马家人惊愕万分,难辨真假一时呆住。
这时看门人来报,有一个道士求见,言称能降服狐精。司马赶快把那道士请进来,吵架的二人一齐指着道士大骂:“死狐妖,为何来趟浑水?”道士也骂道:“两只野狐,不在荒郊中觅食,跑到这里骗人。”随即三人厮打起来,桌椅尽皆碰倒,杯壶摔得粉碎。司马呼喝不住,于是带着家人远离,关上了房门。
大约两顿饭的功夫,房间里没了打斗的声音。司马命家童打开门,三人都变成了狐狸躺在地上,累得张口喘气,动弹不得。司马把三只狐狸杀掉,孩子的病慢慢好了。《宣室志》
来源:沧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