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九小场所” 星罗棋布,它们为大众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这类场所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所谓 “九小场所”,具体指建筑面积 300 平方米以下的小商场、额定就餐人数 100 人以下的小饭店、床位数 50 张以下的小旅馆,以及小型的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九小场所” 星罗棋布,它们为大众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这类场所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所谓 “九小场所”,具体指建筑面积 300 平方米以下的小商场、额定就餐人数 100 人以下的小饭店、床位数 50 张以下的小旅馆,以及小型的公共娱乐、休闲健身、医疗、教学、生产加工、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等场所。由于其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且经营业态复杂,加强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九小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消防设施配备与维护问题
不少九小场所因资金有限或重视不足,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常见的灭火器可能数量不够、压力不足或超过使用期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更成为“奢望”。同时,已有的消防设施缺乏定期维护与保养,如消火栓阀门生锈无法正常开启,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损坏不亮等,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设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隐患
这类场所用火用电用气频繁。部分小餐饮场所,燃气胶管老化、破损,接口处未紧固,燃气泄漏风险高;厨房用火时无人看管,油锅内油温过高引发火灾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用电方面,私拉乱接电线现象屡见不鲜,电线未穿管保护,大功率电器设备过多导致线路过载发热。一些小生产加工企业,使用的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在易燃易爆环境下极易引发爆炸。
安全通道与建筑结构隐患
许多九小场所为了增加经营面积或存放货物,擅自堵塞、占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如在通道内堆积杂物、停放车辆,安全出口被锁闭或安装影响疏散的栅栏、广告牌等。此外,部分场所建筑不规范,耐火等级低,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进行装修、隔断,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迅速,且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人员安全意识与管理漏洞
九小场所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普遍未接受过系统的消防安全培训,对火灾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知识与技能。场所负责人安全责任意识淡薄,未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安全检查巡查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管理上的混乱无序进一步加大了安全风险。
九小场所安全管理办法
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明确责任人职责:九小场所的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包括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等。例如,某小旅馆老板应定期检查旅馆内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等。
签订安全责任书:场所经营者与相关管理部门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与目标,将消防安全纳入日常经营管理考核体系,对未履行消防安全责任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法追究责任。
加强消防设施建设与维护
按标准配备设施:依据场所的性质、规模和火灾危险性,严格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小商场应根据营业面积和货物种类,合理设置灭火器的类型与数量;小医院要确保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的充足与完好。
定期维护检查:建立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委托有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或安排专人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每月对灭火器进行外观检查和压力检测,每季度对消火栓系统进行放水测试,每年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全面检测等,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规范用火用电用气管理
用火管理:小餐饮场所应加强厨房用火管理,炉灶、烟道等设施要定期清洗,防止油垢积聚引发火灾;动火作业(如电气焊)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落实防火措施,安排专人监护,作业前清除周围易燃可燃物,作业后检查确认无遗留火种。
用电管理:对场所内的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排查,更换老化、破损的电线,对电线进行穿管保护;合理配置用电设备,避免线路过载;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和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电气故障隐患。
用气管理:使用燃气的场所要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确保其正常运行;燃气设备、管道要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更换条件的场所储存、使用燃气;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严禁动用明火和开关电器,及时报修。
保障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畅通
老化、损坏的部件;严禁在不具备安全
严禁堵塞占用:九小场所必须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阻,严禁在通道内堆放杂物、停放车辆、设置障碍物;安全出口不得锁闭,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等影响疏散的门。
设置明显标志: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位置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并保持完好有效;疏散指示标志应清晰明确地指示疏散方向和距离,应急照明的照度应满足疏散要求。
强化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
开展定期培训:场所负责人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消防安全培训,使员工达到“一懂三会”(懂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的要求。培训内容包括火灾的预防知识、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疏散逃生的基本技能等。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消防安全宣传海报、播放消防安全警示教育片、发放消防安全宣传资料等方式,向从业人员和顾客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在场所内显著位置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定期更新消防安全知识和提示信息。
建立健全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机制
日常检查巡查:九小场所应建立每日防火检查和巡查制度,明确检查的内容、部位、频次和责任人。检查内容包括用火用电用气是否规范、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等。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期间应至少每两小时进行一次防火巡查,营业结束后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
隐患排查治理: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及时进行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消防安全。例如,某小网吧发现电线老化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区域,安排专业人员尽快更换电线,在整改期间加强巡查,防止火灾发生。
九小场所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努力,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鄄城县融媒体中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