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军人被炸瞎双眼,邻巷姑娘:难道打一辈子光棍?婚后恩爱52年

B站影视 2024-12-10 03:32 2

摘要:1969年的扬州古巷丁家湾,一位穿着黄军装的年轻军人戴学仁引起了街坊邻里的关注。他曾是一名充满希望的高中毕业生,梦想成为军旅作家,却在服役仅124天后遭遇意外,双眼被炸瞎。回到家乡后,23岁的戴学仁面临着未知的未来。

1969年的扬州古巷丁家湾,一位穿着黄军装的年轻军人戴学仁引起了街坊邻里的关注。他曾是一名充满希望的高中毕业生,梦想成为军旅作家,却在服役仅124天后遭遇意外,双眼被炸瞎。回到家乡后,23岁的戴学仁面临着未知的未来。

就在这时,18岁的邻巷姑娘魏树华听闻了戴学仁的故事。她的父亲,一位老八路,对这位年轻的伤残军人赞不绝口。然而,当父母提议她嫁给戴学仁时,魏树华断然拒绝。她怎么可能嫁给一个瞎子?

命运却有着奇妙的安排。一次偶然的相遇,让魏树华见识到了戴学仁的才华和乐观。她开始频繁造访戴学仁,听他讲故事,为他朗读。渐渐地,魏树华的心意发生了变化。

然而,当魏树华下定决心要照顾戴学仁一辈子时,变故却接踵而至。她的父母被下放劳动,她也被下乡。家人不再支持这段婚姻,流言蜚语四起。面对重重阻碍,这对年轻人能否坚持自己的选择?他们的未来将会如何?

1968年,22岁的戴学仁高中毕业。那个年代,高考被废除,许多年轻人的命运因此改变。戴学仁也不例外,他原本学的是俄语,梦想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深造。然而,时局动荡,大学之门对他紧闭。

面对现实,戴学仁并未消沉。他听从父亲的建议,报名参军。这个决定让他离开了熟悉的扬州古巷,来到了遥远的内蒙古,成为了一名铁道工兵。

初到部队,戴学仁面临的是艰苦的环境和繁重的任务。内蒙古的气候多变,冬季寒风刺骨,夏季酷暑难耐。作为铁道工兵,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开山炸石,为铁路建设铺平道路。

尽管条件艰苦,但戴学仁却乐在其中。他天性乐观,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工作之余,他常常拿出笔记本,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未来写作的素材。他暗自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旅作家,用文字记录下战友们的故事。

然而,命运却在这时开了个残酷的玩笑。1968年7月26日,是戴学仁入伍的第124天。那天,他和战友们如往常一样进行开山作业。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工地的宁静。

原来是一枚"哑炮"突然爆炸。戴学仁和三名战友被炸飞,瞬间失去了知觉。当他再次醒来时,眼前已是一片漆黑。医生告诉他,爆炸的冲击波和碎石严重损伤了他的眼球,双眼已经失明。

这个噩耗对年轻的戴学仁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曾经憧憬的未来,似乎在一瞬间化为泡影。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手术,医生们努力地从他身体里取出嵌入的碎石。然而,尽管身体在慢慢康复,他的双眼却再也无法恢复视力。

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戴学仁经历了巨大的心理煎熬。他常常在黑暗中惊醒,分不清方向,不知身在何处。最简单的事情,比如倒杯水,都变得异常困难。有一次,他不小心把暖瓶塞碰到地上,趴在地上四处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气得他把暖瓶摔了。

然而,戴学仁骨子里的乐观和坚强很快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他开始学习使用盲杖,尽管每次听到盲杖点地的声音,他都会想起郭沫若的诗句:"得得得的竹竿点路声,是走向墓地的进行曲......"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1969年3月,被评为特等伤残军人的戴学仁终于回到了扬州老家。起初,他只能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出房间,来到院子里。渐渐地,他鼓起勇气走出院子,在熟悉的巷子里独自行走。

虽然双目失明,但戴学仁并未放弃自己的梦想。他开始尝试用盲文写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完成自己的军旅小说。同时,他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人。

就这样,23岁的戴学仁开始了他的新生活。虽然前路漫漫,充满未知,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强。他相信,只要不放弃,生活总会给他新的希望。

1969年的扬州,古巷丁家湾里流传着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一位年轻的退伍军人戴学仁,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双眼,回到了家乡。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邻巷住户魏家的耳中。

魏树华的父亲是一位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八路。当他听说戴学仁的遭遇后,立即前去探望。回来后,他对家人讲述了戴学仁的事迹,言语间充满了赞叹和敬佩。

"湾子街有一个在部队负伤退役的小伙子,叫戴学仁。"魏父对着全家人说道,"这孩子才23岁,在部队服役时为了保护战友,双眼被炸伤失明了。可他一点也不消沉,反而乐观坚强,还说要继续为国家做贡献呢!"

魏树华听着父亲的话,心中泛起了波澜。她今年18岁,正是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年纪。父亲口中的这个年轻军人,虽然遭遇不幸,但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担当,这不禁引起了她的好奇。

然而,当父母提议让她去看看戴学仁,甚至暗示可以考虑这门亲事时,魏树华却断然拒绝了。"我怎么可能嫁给一个瞎子?"她脱口而出,随即又为自己的直白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尽管如此,魏树华还是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一天,她借口帮母亲送东西,来到了戴学仁家附近。就在这时,她看到一个穿着黄军装的年轻人正在院子里练习使用盲杖。那人就是戴学仁。

魏树华躲在墙角,偷偷观察着戴学仁。她看到他虽然行动不便,但神情却很坚定。忽然,戴学仁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转头问道:"谁在那儿?"魏树华吓了一跳,赶紧躲开了。

这次偶遇后,魏树华更加好奇了。她开始打听戴学仁的事,得知他不仅性格开朗,还很有学问,高中时就学习俄语,还梦想成为一名作家。

不久后,魏树华在一次社区活动中再次遇到了戴学仁。那天,街道办组织居民观看电影。魏树华和闺蜜李娟一起去看,恰巧坐在了戴学仁旁边。

电影开始后,戴学仁虽然看不见画面,但却认真地听着对白。在一个情节转折处,他突然低声对身边的人说:"这里应该是男主角发现了真相吧?"

魏树华听到后很是惊讶,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戴学仁笑着解释:"从对白和音乐的变化可以猜到。我以前很喜欢看电影,现在虽然看不见了,但还是能从声音中感受到很多。"

这番话让魏树华对戴学仁有了新的认识。她发现,失明并没有夺走这个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知能力。

从那天起,魏树华开始频繁造访戴学仁家。起初,她只是抱着好奇和同情的心态。但随着接触的增多,她逐渐被戴学仁的才华和乐观所吸引。

戴学仁虽然看不见,但记忆力惊人。他能背诵大量的诗词和故事,每次魏树华来访,他都会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分享自己的想法。魏树华则会为他朗读报纸和书籍,两人常常就某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魏树华发现戴学仁远比她想象的要坚强和乐观。他不仅没有因为失明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思考。他告诉魏树华,他正在学习盲文,希望有朝一日能用盲文写出自己的小说。

魏树华被戴学仁的精神所感染,心中的偏见也在不知不觉中消散。她开始思考,也许照顾这样一个人一辈子,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然而,就在魏树华的心意逐渐明朗时,变故却接踵而至。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开始波及到扬州这个小城,魏树华的父母因为历史问题被下放劳动。魏树华自己也面临着即将下乡的命运。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魏树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她要嫁给戴学仁,照顾他一辈子。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为他们之后的生活埋下了伏笔。

1970年的扬州,古巷丁家湾笼罩在一片沉重的氛围中。魏树华的决定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她要嫁给失明的退伍军人戴学仁,这个消息很快在街坊邻里间传开,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魏树华的父母最先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他们虽然admire戴学仁的品格,但却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失明的人。魏父甚至以绝食相威胁,希望女儿能改变主意。

"你还年轻,不知道照顾一个残疾人有多么艰难!"魏母哭着劝说,"你真的要把自己的一生都葬送在这样一个人身上吗?"

然而,魏树华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定。她对父母说:"戴学仁虽然失明了,但他的精神比很多人都要强大。我愿意照顾他,陪伴他。这不是葬送,而是我自己的选择。"

面对女儿的决心,魏父魏母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一个更大的变故降临了。由于历史问题,魏父被下放到农村劳动,魏母也不得不跟随。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

魏树华的婚事一时陷入了僵局。她的亲戚们纷纷劝说她放弃这门亲事,有的甚至介绍其他对象给她。然而,魏树华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与此同时,戴学仁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的父母虽然支持儿子的婚事,但也担心魏树华日后会后悔。邻居们议论纷纷,有人称赞魏树华的善良,也有人认为她太过冲动。

面对种种非议,戴学仁曾多次表示要退出,不想连累魏树华。但每次魏树华都坚定地握住他的手,说:"我们一起面对。"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魏树华不得不面临另一个难题:下乡。当时的政策要求城市知青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魏树华虽然不愿离开,但也无法违抗政策。

1971年春,魏树华被分配到了扬州郊区的一个农场。临行前,她紧紧握住戴学仁的手,说:"我一定会回来的,你要等我。"

在农场的日子并不好过。魏树华每天要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忍受其他知青的闲言碎语。有人说她傻,放着好好的前程不要,非要嫁给一个瞎子。但魏树华从不为自己辩解,只是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

每个月,魏树华都会抽时间回城看望戴学仁。她给他带去自己种的蔬菜,告诉他农场的趣事,为他读新买的书。虽然相处的时间短暂,但两人的感情却在这样的考验中越发深厚。

戴学仁也没有虚度光阴。他开始学习按摩技术,希望将来能够自食其力。同时,他还在继续练习使用盲文,坚持着自己的写作梦想。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不肯轻易放过这对恋人。1972年冬,戴学仁突然病倒了。多年前的炸伤导致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这次更是高烧不退。魏树华得知消息后,立即请假赶回城里。

看到躺在床上、瘦了一圈的戴学仁,魏树华心如刀绞。她日夜守在病床前,细心照料。然而,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戴学仁的病情一直反反复复,迟迟不见好转。

这段时间,魏树华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积蓄。她甚至想过去求助于父母,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她知道,只有证明自己能够独立面对困难,才能让父母真正接受这段感情。

就在魏树华几乎陷入绝望的时候,戴学仁的病情终于开始好转。看着逐渐恢复健康的戴学仁,魏树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次的经历,让两人的感情更加牢固。

1973年初,魏树华终于结束了下乡的日子,回到了城里。她立即向单位提出了结婚的申请。然而,等待他们的又是一连串的波折。单位的领导认为魏树华还年轻,不应该这么早结婚,更不应该嫁给一个残疾人。他们以各种理由拖延,迟迟不肯批准。

面对这样的困境,魏树华和戴学仁并没有放弃。他们决定,即使没有结婚证,也要先举行婚礼。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们筹备了一个简单而温馨的婚礼。

1973年5月1日,在丁家湾的一个小院子里,魏树华穿上了借来的红色旗袍,戴学仁则穿上了他珍藏的军装。虽然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众多的宾客,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场婚礼,是他们对所有质疑和阻碍的最好回答。从此以后,他们将携手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共同谱写属于他们的爱情篇章。

1973年的婚礼之后,魏树华和戴学仁正式开始了他们的共同生活。然而,现实的考验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酷得多。

首先面临的是住房问题。由于当时的住房政策,他们无法立即获得属于自己的房子。起初,两人只能暂住在戴学仁父母家的一间小屋里。狭小的空间里挤满了两代人的生活用品,每天晚上,魏树华都要将桌子搬开,铺上一张草席作为临时床铺。

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打倒这对新婚夫妇。魏树华白天在纺织厂上班,晚上回家后还要照顾戴学仁和料理家务。戴学仁则努力学习按摩技术,希望能够为家庭做出贡献。

1974年春天,一个好消息传来。通过单位的调配,魏树华和戴学仁终于分到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只有十几平方米,但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一个温暖的家了。搬家那天,邻居们纷纷来帮忙,大家你一件我一件,很快就把新家布置好了。

然而,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因为有了新家而减轻。魏树华的工资有限,而戴学仁的按摩技术还不够熟练,收入微薄。为了维持生计,魏树华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手工活,比如给邻居们缝补衣服、编织毛衣等。

有一次,魏树华接了一个大单子,要赶制50件毛衣。她每天下班后就开始编织,常常忙到深夜。戴学仁心疼妻子,便提议由他来帮忙。虽然看不见,但他的触觉异常敏锐,很快就学会了简单的编织方法。就这样,夫妻俩常常一个编织,一个数针脚,配合默契。

1975年冬天,魏树华怀孕了。这本该是件喜事,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挑战。怀孕期间,魏树华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工作变得越发吃力。戴学仁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天晚上,魏树华突然腹痛难忍,情况危急。戴学仁虽然看不见,但他冷静地用盲杖引路,搀扶着魏树华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医院。幸运的是,经过医生的及时救治,母子平安。

这次经历让戴学仁意识到,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他开始向邻居学习一些家务技能,比如洗衣做饭。虽然过程艰难,常常弄得满身水渍或被烫伤,但他从未放弃。慢慢地,他开始能够承担起部分家务,减轻了魏树华的负担。

1976年夏天,他们的儿子出生了。面对嗷嗷待哺的婴儿,这对年轻的父母既喜悦又忐忑。照顾婴儿对任何新手父母来说都是挑战,对于一个视力正常的母亲和一个失明的父亲来说,这个挑战更是艰巨。

魏树华每天都要在工作和照顾孩子之间奔波。有时候,她甚至要把孩子带到工厂,在工作间隙给孩子喂奶。戴学仁则负责在家照看孩子。他学会了用触觉来判断孩子的体温,用听力来分辨孩子的哭声是因为饿了还是不舒服。

然而,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垮这对夫妻。相反,他们在困境中更加珍惜彼此。每天晚上,当孩子入睡后,他们会坐在一起,魏树华为戴学仁读书,戴学仁则讲述他构思的故事情节。这成为了他们每天最期待的时刻。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戴学仁的按摩技术日益精湛,开始在社区小有名气。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他的收入也逐渐增加。魏树华则在工厂里凭借勤奋和智慧,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

生活虽然依旧艰辛,但他们的日子正在一天天好起来。他们开始有能力给孩子买新衣服,偶尔还能改善一下伙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感情在这些共同经历的艰难岁月中变得愈发深厚。

1979年,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国家开始实施扶持残疾人的政策。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戴学仁有了机会参加专业的按摩培训。这不仅提高了他的技能,也让他接触到了更多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极大地拓宽了他的社交圈。

同年,魏树华所在的纺织厂响应改革号召,开始实行责任制。她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很快成为了一名小组长。工资的提高让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尽管生活在好转,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曾经的艰辛。他们常常会帮助邻里中有困难的家庭,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他人。在街坊邻里眼中,魏树华和戴学仁的家庭成了相濡以沫、共度难关的典范。

1980年代初,他们的故事开始被更多人知晓。本地报纸对他们进行了报道,称赞他们的爱情和毅力。这次报道不仅让他们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残疾人所具有的潜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80年代中期的扬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魏树华和戴学仁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1985年,戴学仁在参加了多次专业培训后,终于获得了正式的按摩师资格证。这不仅是对他多年努力的肯定,也为他打开了新的事业大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戴学仁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残疾人朋友一起,在扬州市中心开设了一家按摩诊所。

诊所开业之初并不顺利。很多人对盲人按摩还存有疑虑,生意冷清。但戴学仁并未气馁。他和同事们坚持不懈地提高技术,用真诚和专业赢得客户的信任。渐渐地,诊所的口碑开始在城里传开。

与此同时,魏树华在纺织厂的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她所在的小组在一次技术革新比赛中获得了全厂第一名,引起了厂领导的注意。1986年,魏树华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成为了工厂里为数不多的女性管理者之一。

事业的成功让魏树华和戴学仁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1987年,他们终于有能力购买了一套80平米的新房子。搬家那天,街坊邻里都来帮忙,大家都为这对夫妻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

然而,成功并没有让他们忘记初心。相反,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回报社会,帮助更多和他们有相似经历的人。

1988年,戴学仁的按摩诊所已经小有名气。他决定利用这个平台,为其他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他主动联系了当地的残联,表示愿意免费培训有意学习按摩技术的残疾人。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响应。很快,诊所就成了一个小型的培训基地,不断有新的学员加入。

魏树华也没有闲着。她注意到工厂里有不少残疾工人,但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不尽如人意。她开始在工会会议上积极发声,呼吁工厂为残疾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在她的努力下,工厂专门设立了一个残疾人工作小组,负责改善残疾员工的工作环境。

1989年,魏树华和戴学仁的事迹被省级媒体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被邀请到多个城市分享经验,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些经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奋斗历程,更可能成为激励他人的力量。

1990年,戴学仁受邀参加了全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一次会议。在会上,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立一个专门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的学校。这个提议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支持。

回到扬州后,戴学仁立即着手筹备这所学校。他四处奔走,寻找资金和支持。魏树华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她利用自己在纺织厂的人脉,为学校争取到了一批缝纫设备,用于培训残疾人学习裁缝技术。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1992年春天,扬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学校正式成立。学校不仅提供按摩、裁缝等传统技能培训,还开设了电脑操作等现代化课程。开学当天,来自全市各地的数十名残疾学员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校园,开始了新的人生篇章。

学校的成立是魏树华和戴学仁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1993年,魏树华在工厂的建议下,成立了一个专门雇佣残疾人的服装加工车间。这个车间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成为了学校学员的实习基地。

1994年,戴学仁的按摩诊所发展成了一家连锁企业,在扬州市内开设了多家分店。每家分店都优先雇佣残疾人,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同年,魏树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她将这份荣誉归功于所有和她一起奋斗的同事们。

1995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残疾人年"。作为残疾人事业的先行者,魏树华和戴学仁夫妇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残疾人事业表彰大会。在会上,他们的事迹得到了高度赞扬,被誉为"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楷模"。

这次经历让魏树华和戴学仁更加坚定了继续为残疾人事业奋斗的决心。回到扬州后,他们开始筹划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希望能为残疾人提供从培训到就业、从医疗到康复的一站式服务。

1996年底,在各方的支持下,扬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不仅延续了职业学校的培训功能,还增设了康复医疗部门和法律援助窗口,全方位满足残疾人的需求。这个中心很快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学习的典范,吸引了众多城市的参观团。

步入1997年,魏树华和戴学仁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的故事被编入了中学课本,成为了激励青少年的典范。然而,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成就感不是个人的名利,而是看到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体面的工作,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来源:达人风采聚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