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称帝次数最多:武则天一生两次称帝(武周政权),是唯一正统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之一(67岁)。
1、最短在位记录: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仅1小时,刚即位就遇蒙古军破城,死于乱军之中。
2、百天皇帝:东汉殇帝刘隆出生仅100天登基,1岁夭折,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
3、最长寿皇帝:乾隆帝享年89岁,在位60年,还当了3年太上皇,堪称“帝王寿星”。
4、称帝次数最多:武则天一生两次称帝(武周政权),是唯一正统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之一(67岁)。
5、娃娃皇帝专业户:东汉中后期11位皇帝中,7人未满16岁登基,汉冲帝刘炳2岁即位,3岁驾崩。
6、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沉迷木工,手艺堪比大师,曾用木头雕刻出“乾清宫模型”,却把朝政交给魏忠贤。
7、宠物达人:唐玄宗李隆基为宠物犬“猧子”设立专属官职“猧儿使”,这只狗曾搅黄过杨贵妃与梅妃的争宠。
8、乞丐皇帝体验卡:北齐后主高纬曾在宫中搭建“贫儿村”,自己扮成乞丐行乞,体验“民间疾苦”。
9、皇帝的“高考”:清代皇帝每天凌晨4点起床学习,课程包括满汉蒙文、骑射、经史,比现代学生还卷。
10、避名讳的脑洞:唐太宗名“世民”,为避讳,民部改称“户部”;唐高宗时,“民”字改用“人”代替(如“民部”→“户部”)。
11、皇家快递员:唐玄宗为博杨贵妃一笑,用“八百里加急”从岭南运荔枝,累死多匹战马。
12、热衷当“活佛”的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沉迷藏传佛教,自封“大宝法王”,在宫中设佛堂,与僧侣同吃同住。
13、专业杀手皇帝: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以杀人为乐,曾把叔父刘彧装进猪笼称体重,戏称“猪王”。
14、爱给大臣起外号:明太祖朱元璋称徐达为“徐兄”,称刘伯温为“刘先生”,但转头就能砍了他们。
15、Cosplay爱好者:隋炀帝杨广下江南时,让宫女穿“仙裙”扮成仙女划船,自己扮成玉皇大帝坐在船上。
16、被老婆打怕的皇帝:隋文帝杨坚曾被独孤皇后逼得离家出走,躲在深山里哭诉说:“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17、最会生孩子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有80多个子女,被金兵俘虏后还在金国生了6个孩子,生育能力堪称“帝王天花板”。
18、禁止吃猪肉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属猪,曾下“禁猪令”,但因祭祀需要猪肉,不久后自己打脸废除。
19、最早的“天气预报官”:商代国王兼任“巫师”,通过占卜预测天气,甲骨文记载了中国最早的气象记录。
20、用密码治国的皇帝:武则天发明“飞白书”(一种特殊字体),用于秘密诏书,防止内容泄露。
21、化学实验爱好者:唐太宗、嘉靖帝等多位皇帝沉迷炼丹,嘉靖帝因长期服用含汞丹药,性格暴躁多疑。
22、史上最懒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帝)28年不上朝,创下“消极怠工”纪录,但王朝仍运转如常。
23、用星座治国的皇帝:隋文帝杨坚笃信天象,曾因“荧惑守心”(火星靠近心宿),诛杀宰相虞庆则以“应天象”。
24、诗人皇帝: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流传千年,但治国却是一把烂牌,最终成了亡国之君。
25、画家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书法和《千里江山图》堪称艺术巅峰,却因“靖康之变”沦为俘虏。
26、音乐制作人:唐玄宗李隆基创作《霓裳羽衣曲》,还在宫中设“梨园”培训乐工,被尊为“戏曲祖师爷”。
27、数学学霸:元世祖忽必烈的谋士刘秉忠精通天文历法,他主持修订的《授时历》,比欧洲早300年。
28、旅行博主鼻祖: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蒙古,还派郑和下西洋,自己则是“御驾亲征”的旅游达人。
29、“压岁钱”的由来:传说唐玄宗赐给杨贵妃的养子“洗儿钱”,演变成后来的压岁钱,寓意驱邪避灾。
30、粽子的政治隐喻:唐玄宗曾写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用粽子比喻朝臣争宠,堪称“舌尖上的权谋”。
31、元宵节放假起源: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燃灯供佛,后来演变成全国性节日,唐代时放假3天。
32、“吃醋”的典故:唐太宗赐给房玄龄美人,其妻卢氏拒绝,唐太宗以“毒酒”威胁,卢氏一饮而尽,原来只是醋,“吃醋”一词由此而来。
33、给动物封官的皇帝:北齐后主高纬封爱马为“赤彪仪同三司”(相当于宰相),狗为“开府仪同三司”,荒唐至极。
34、象兵部队的皇帝:宋文帝刘义隆曾用大象阵对抗北魏骑兵,但大象受惊反踩自家军队,堪称“猪队友”操作。
35、用鹤治军的皇帝:卫懿公姬赤爱鹤如命,给鹤封“将军”爵位,让鹤乘车出行,最终因士兵拒战而亡国。
36、最后一位“动物保护者”:溥仪在紫禁城养过蚂蚁、蛐蛐,还曾给一只叫“佛格”的小狗写过“宠物日记”,记录它的饮食起居。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
来源:人文历史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