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救火机械臂、蜘蛛机器人……长沙一对父子一起手工打造玩具不仅走红网络,相关视频还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转发、评论:“一位铁杆爸爸为儿子制造的机器人玩具,这完全是科幻大片里的场景。”
救火机械臂、蜘蛛机器人……长沙一对父子一起手工打造玩具不仅走红网络,相关视频还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转发、评论:“一位铁杆爸爸为儿子制造的机器人玩具,这完全是科幻大片里的场景。”
▶ 全职奶爸在阳台上开创“造梦工厂”,和儿子一起手搓玩具
姚聪是个85后,常在名为“造梦小懿”的抖音号发布短视频,展示他和儿子小懿手工打造的各种玩具。不少网友都以为他是富二代。
有人留言:“要不怎么能在家全职带娃玩?制作那些黑科技玩具很烧钱!”
姚聪回复:“其实我就是个小镇青年,如果家里真有钱,我和儿子早就‘玩出新高度’了。”
姚聪的家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麻垌镇,父母靠摆摊卖手工竹编生活,小时候他也学着编过竹筐。
随着年龄增长,姚聪开始尝试更复杂的手工制作,比如用废弃零件拼装简易风扇,还曾设计过一个可以自动开关的小门。虽然这些手工作品做工粗糙,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让他成为乡亲们眼里的“发明家”。
上初中后,姚聪对美术课情有独钟,而且有一定的绘画天赋,常在父母制作的竹编上画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让他们的产品比同行更畅销。见姚聪很喜欢绘画,父亲后来咬牙支持他系统学习了美术。
2003年,姚聪被华侨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录取。上大学期间,他又对建筑学产生了兴趣,常到建筑系的教室去旁听,并由此结识了女友邓嫚——一个读建筑设计专业的长沙姑娘。
2005年,姚聪和邓嫚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并通过努力夺得了奖杯。
大学毕业后,两人供职于北京一家建筑设计公司,不久便结了婚。
2015年,邓嫚怀孕后思乡情切,夫妻俩便放弃了北京的工作,辞职来到邓嫚的家乡长沙。
为了给孩子赚些奶粉钱,姚聪工作之余承接各种建筑设计方案,但因整个建筑市场不景气,他收入不高而且不稳定,最艰难的时候夫妻俩不得不借钱还房贷。
等到儿子小懿满周岁时,因房地产行业陷入寒冬,姚聪索性辞职做起了全职奶爸,照顾儿子、操持家务,让妻子安心工作。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姚聪经常带小懿自制各种小玩具,父子俩还买来乐高一起拼。
小懿像爸爸一样喜欢动手,3岁时拆解了家里所有的遥控器,5岁时用磁铁让电视机屏幕上飘满“雪花”。为了支持儿子动手实践,姚聪不顾妻子的埋怨,在阳台上搭起了简易工作台,并挂上了“懿星人造梦工厂”的纸牌子。
为了激发儿子的奇思妙想,姚聪买回玩具汽车和机器人零件,以及各种电子小元件,父子俩一起捣鼓。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零件,经父子俩巧手组合,变成了一辆辆会跑的玩具车、一个个会动的机器人甚至酷酷的玩具机甲。
▶ “学习知识不能光靠书本,这种手工创造的素质教育能调动孩子的思考能力,达到启智的目的。”
妻子不太支持姚聪:“儿子4年幼儿园读下来,你买乐高和各种玩具零件的钱都能买个玩具店了!从下个月开始,你来还房贷!”
姚聪不得不想办法省钱,用常见的饮料瓶、木头块、铁丝、旧电池等替代以前需要花钱买的各种手工材料。
虽然用料变了,但父子俩做的手工作品依然很棒:两节电池和一组磁铁拼接在一起,变成了可发射“弹药”的“电磁炮”;两块小木板和几根缠绕着细铁丝的钉子组合在一起,通电后变成了“电子烟花”……
周末,姚聪经常带儿子去废品站寻宝。一个普通的矿泉水瓶,他剪开瓶身给儿子示范:“这是机器人的胸腔。”
小懿也很有创意,把可乐瓶盖组合起来:“这是齿轮!”他们用输液管当液压管、易拉罐做关节,拼出一只会摇头的机械狗。邓嫚拍下父子俩自制玩具的视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引来大量点赞。
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姚聪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完成一件作品。每次创作前,父子俩会一起讨论设计思路,从构思到选材,再到实际操作,每一步都充满探索的乐趣。姚聪鼓励小懿大胆尝试,即使失败了,也会引导他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改变思路继续探索。
2022年5月,姚聪注册了抖音号“造梦小懿”,用于记录儿子的手工制作过程。他希望儿子长大后,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
姚聪发布的第一条视频里,小懿正为机械臂抓不起鸡蛋而懊恼。姚聪指导他:“试试增加手掌曲率。”经过三次尝试,机械手指终于稳稳捏住了蛋壳。
当蛋黄滑进碗里时,视频弹幕炸开了锅:“这爹太硬核!”“小懿也好有才呀!”这条视频最终收获23万播放量。
更令姚聪父子惊喜的是,东莞一个网友寄给他们一台二手3D打印机,包装箱里有一张字条:“请替我儿子圆梦!”
邓嫚也一改以往的态度,不但“特批”了一笔购买零件的资金,还开始催更。
为了制作“电磁炮”,父子俩在旧书网淘到一本《电磁学原理》。小懿举着磁铁,观察着铁屑的舞动轨迹,嘴里嘟囔着:“同极相斥就能发射?”姚聪点头称是。
当“电磁炮”发射的钢珠“砰”地击穿纸箱时,还是小学生的小懿随即在本子上画出一幅歪歪扭扭的洛伦兹力示意图,俨然一个小科学家。
小懿的商业意识也随之觉醒:发现同学痴迷《火影忍者》,他用3D打印机批量制作手里剑和忍者镖,周末到公园摆摊售卖,广告牌上写着:“另可定制《火影忍者》小玩具,带夜光的加8元。”一个周末,他竟卖出200多元的货。
有人质疑:“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吧?”姚聪却说:“学习知识不能光靠书本,这种手工创造的素质教育能调动孩子的思考能力,达到启智的目的。”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点赞,“硬核父子”圈粉百万
2024年冬,父子俩的“钢铁蜘蛛机器人”项目启动。姚聪带儿子蹲在工地上,通过观看挖掘机和吊车的工作原理,构思他们的新作。父子俩还从报废的摩托车上拆下减震器,加以改造利用。
组装玩具过程中还出现了一次险情——廉价注射器改装的液压缸,在负重测试时突然爆裂,液压油喷了姚聪一脸。
姚聪在打造钢铁机器人
除夕之夜,邓嫚和父母忙着准备年夜饭,姚聪父子俩却在围着失控乱转的蜘蛛机器人改写代码……当跨年的钟声响起时,他们的程序也终于跑通,钢铁蜘蛛灵活地弹跳着为全家人跳了一支机械舞,逗得一家人开怀大笑。
2025年3月初的一天,“造梦小懿”发布了一段新视频:蜘蛛机器人灵活穿梭于泥泞中,六只机械足交替前行,伸出机械爪精准抓起石块,稳稳地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姚聪以画外音介绍:“这种机器人还可以用来救火、排险等,很具有开发潜力和实用价值!”
这条视频很快走红网络,并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转发和评论:“一位铁杆爸爸为儿子制造的机器人玩具,这完全是科幻大片里的场景。”一夜之间,“造梦小懿”账号增加粉丝数十万。截至7月中旬,“造梦小懿”已拥粉180多万。
姚聪父子拍摄的另一条视频,是关于机器人救火的现场测试。当机器人用长长的机械手抓起燃烧的木块精准投入水桶时,小懿难掩兴奋与自豪。
视频结尾的“翻车集锦”更好玩:机器人陷进泥坑打滑,甚至被野狗追着咬掉了零件……这些狼狈镜头引发网友强烈共鸣。
有网友留言:“正是这一次次失败和坚持,成就了今天的‘造梦小懿’!”
父子俩走红网络后,也接到了一些合作邀约。经过考察,姚聪最终选择与一个扫地机器人厂家合作,通过卖设计方案,为家里赚回一笔可观的收入。
一天晚上,姚聪在家里教小懿用焊枪连接信号线,烙铁不小心碰到了桌布,迅速燃起了火苗。父子俩手忙脚乱将火扑灭后,发现墙上的机器蛇设计图被熏黑了一角。“正好改成战损版。”小懿的幽默化解了尴尬。
墙上一幅幅图纸,则承载着他们新的梦想:能钻进地震废墟的机器蛇、运送救灾物资的机器狗……灯光下,钢铁蟑螂的复眼结构图铺满桌面,那是姚聪为管道检测设计的仿生机器人。
为了提升技术水平,今年姚聪开启了“闭关模式”。微信好友删得只剩37个,朋友聚会的邀约他经常婉拒。他说:“以前推杯换盏两小时,不如现在写通一行代码。”
书架上,一本《深度学习导论》里夹满了便笺,这位由艺术生转型的“硬核老爸”,不光要给儿子“手搓”一个“科幻王国”,还立志要创造出多种用于抢险救灾的机器人,造福全社会。
如今,小懿的初中生活也悄然发生改变:科学课上,他演示自制的机械臂和小飞机后,被校长特许成立一个“造梦社团”。
社团招新当天,20多个孩子挤满了物理实验室。小懿被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围着,朗声讲解3D建模基础,“小专家”的派头十足。
来源:现代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