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2025年西安市教育局发布的最新政策及相关解读,以下是西安市小升初的核心政策规定总结。
根据2025年西安市教育局发布的最新政策及相关解读,以下是西安市小升初的核心政策规定总结。
一、招生方式与基本原则
1. 公民同招
公办与民办初中同步招生,统一通过陕西省“教育入学一件事”管理平台进行网上报名,确保公平竞争。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摇号),全程录像并接受监督。
2. 就近入学与学区划分
公办学校严格按学区划分招生,优先录取户籍与房产地址一致(“房户一致”)的适龄儿童。房产需为父母持有,且户籍与房产地址一致。
各区县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等科学划定学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3. 民办学校招生规范
民办初中招生范围限定在审批地(区县或开发区),不得跨市域招生。若报名超额,通过全市统一平台摇号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可申请补录。
二、户籍与学籍要求
1. 房户一致
学生户籍需与父母房产地址一致,且父母至少一方持有房产。不满足条件者可能被统筹安排至其他公办学校。
2. 城六区与五区二县差异
城六区(碑林、新城、雁塔、莲湖、未央、灞桥)与五区二县(长安、高陵等)的招生政策独立,跨区域入学需满足特定条件。
跨区入学需提供居住证明、工作证明等材料,且难度逐年加大。
3. 学籍管理
学籍随就读学校迁移,小升初阶段学籍需与户籍一致方可直升对口初中。非户籍生需通过统筹或积分入学。
三、特殊群体照顾政策
1. 随迁子女入学
实行“以居住证为主”的政策,需提供父母居住证、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由区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2. 优待政策
烈士子女、军人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等可优先入学,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3. 多子女家庭便利
双胞胎或多胞胎可申请绑定摇号,确保同校就读;多子女家庭可申请未入学子女与在读子女同校。
四、报名流程与材料简化
1. 线上报名为主
统一通过“教育入学一件事”平台完成信息填报、材料上传及审核,减少线下排队。
2. 材料要求
户籍生:户口簿、房产证明。
随迁子女:居住证、租房合同、父母工作证明。
特殊群体:相关优待证明文件。
3. 招生时间节点
4月:各区公布学区划分及招生方案。
5月:网上报名与信息审核。
6月:公办学校录取及民办摇号。
7月:补录及统筹安排。
五、其他重要规定
1. 严禁违规招生
禁止学校组织考试选拔生源,不得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费用,严查“内部名额”等违规行为。
2. 分班考试与学籍管理
初中入学后可能进行分班考试,但不得以成绩分重点班。学籍严格实行“人籍一致”,禁止空挂学籍或违规转学。
3. 中考改革影响
2026年起中考科目减少(化学、生物、地理不计入总分),小升初阶段需提前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核心学科,并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总结建议
家长需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1. 户籍与房产规划 :确保“房户一致”,提前了解学区划分。
2. 民办学校选择 :理性评估摇号风险,避免盲目跟风。
3. 材料准备 :及时办理居住证、社保等证明,避免错过报名时间。
4. 政策动态 :通过教育局官网或官方平台获取最新信息,警惕虚假宣传。
具体政策细节可参考西安市教育局发布的[《2025年陕西西安小学、初中招生入学政策》](https://www.51test.net/show/11207497.html)及各区实施细则。
来源:孙家旮旯臭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