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黄子韬卫生巾品牌“朵薇”正式上线,首场直播中15分钟售出19.5万件,销售额破千万。
5月18日,黄子韬卫生巾品牌“朵薇”正式上线,首场直播中15分钟售出19.5万件,销售额破千万。
这场被网友称为“魔幻商战”的销售奇迹,延续了此前1分钱试用装4.95万单秒罄的疯狂——彼时二手平台甚至出现“黄牛”以188元高价转卖试用装,溢价超万倍。
蝉妈妈数据显示,当晚直播间观看人次达779.6万,峰值在线人数47.8万,弹幕刷屏“抢不到”“求补货”,黄子韬当场承诺“产能翻倍,月底再战”。
透明工厂VS行业黑幕:顶流男星的“破局宣言”
黄子韬的卫生巾生意始于对行业乱象的愤怒。
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卫生巾“废料翻新”“菌落超标”等黑幕后,他斥资数亿收购浙江金华工厂,打造“24小时直播车间”,安装9个摄像头实时公开生产流程,并宣称产品通过17项国家检测,达到医护级标准。
直播中,他展示金属探测仪、污渍筛查等环节,喊话“每个环节都敢晒,欢迎全网监督”。
这一策略精准击中消费者痛点。
据《新京报》调查,87%女性担忧卫生巾“黑心棉”,80%品牌依赖代工导致品控不稳。
黄子韬的“透明化”承诺,让“朵薇”迅速成为焦虑投射对象,甚至有粉丝直言:“买不到试用装,但我信他不敢砸招牌”。
争议漩涡:掉粉46万与性别议题交锋
尽管销量火爆,黄子韬的跨界仍引发两极争议。
官宣做卫生巾后,其抖音粉丝从3728万暴跌至3682万,流失46万。
部分网友质疑“男性不懂女性需求”,批评其“用妻子试用当挡箭牌”的做法强化性别偏见。
更有人翻出工厂前股东“千芝雅”曾涉3·15丑闻,质疑“换壳重生”。
对此,黄子韬在直播中哽咽回应:“我不是救世主,但想用流量做点实事。”
其团队透露,已邀请200名女性用户参与产品测试,并计划开放工厂参观,让消费者“亲手摸原料”。
行业地震:高毛利诱惑下的明星跨界潮
黄子韬并非孤例。
小米、凡客、东方甄选相继宣布入局卫生巾赛道,雷军更因网友喊话申请相关商标。
这背后是行业的暴利诱惑——卫生巾平均毛利率达45%,头部品牌如七度空间毛利率超63%,但研发投入占比不足3%。
黄子韬以“15元/包”定价(低于国际品牌30%)撕开价格战序幕,却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应对恒安、百亚等传统巨头的市场份额挤压,又要提防“重营销轻品质”的行业惯性反噬。
未来赌局:明星信誉能否重塑行业信任?
这场实验的成败,或将改写明星跨界商业逻辑。
若成功,“透明工厂”模式可能倒逼行业升级;若失败,则坐实“流量收割”质疑。
目前,首批试用者反馈两极:有人盛赞“蚕丝面层透气”,也有人吐槽“日用款长度缩水”。
黄子韬押注的不仅是数亿资金,更是顶流信誉。
正如他在直播中所说:“赌上一切,只为证明明星跨界也能认真做产品。”
这场男性流量与女性刚需的碰撞,终将验证一个真理:在卫生巾这片“血染的红海”,唯有品质能穿透所有喧嚣。
来源:阿西娱乐